張永麗
【摘要】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和研究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它關系到大型集團企業資金有效運行方式。好的管理模式是集團企業日常運行及高速民發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從資金管理模式分類、運行及相關風險等相方面,對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深入探討,指出利弊,供各運營實體參考決策。
【關鍵詞】資金 集中管理 模式 優勢 風險
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是現行規模經濟實體對自有資金所采用的主要管理方式。在實體經濟運行中,經過不斷的變革,運作模式日趨完善??v觀現行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運行模式,具有以下幾個類型。
一、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一)總部財務統收統支模式
采用此種模式,強調了集團的集中收付權限,下屬成員企業不對外單設賬號,不再對自有資金具有自由使用權,體現了企業集團對成員企業資金收支的審批權高度集中。此種模式有利于企業集團實現全面收支平衡,提高資金周轉效率,減少資金沉淀。集團內部統一資金調配,降低資本成本。但不利方面是,不利于成員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時調配資金,有可能影響成員企業生產經營的有效運轉,降低其成員企業的積極性。
(二)總部財務備用金撥付模式
這是大中型企業最常采用的資金管理模式。根據企業集團資金預算安排,按資金審批流程撥付下屬成員企業一定規模資金使用額度,成員企業在額度內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權。當資金支付完成后,可以依據相關憑證到集團財務部門補足額度。該種模式,即給予成員企業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又將權限限定在一定的額度內,使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與企業集團整體利益相一致。
(三)總部結算中心模式
此種模式是在總部設立資金結算中心,該中心的主要業務致力于,成員企業內部間現金收付和往來款項結算業務。
(四)財務公司模式
財務公司是單獨經濟實體,是企業集團內部經營部分銀行業務的機構,其經營范圍較廣,包含貨幣結算、資金貸款、外匯業務、包銷債券、財務咨詢等。成員企業間通過財務公司進行資金往來,權責明確,運行獨立。
(五)內部銀行模式
是將社會銀行的基本職能與管理方式引入企業而建立的內部管理機制,主要職責是進行企業或集團內部日常和往來結算和資金調撥。
二、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優勢
(一)規范集團資金使用,增強總部對成員企業的財務控制力
成員企業資金納入集團統一管理,有利于集團及時掌握成員企業資金流入流出及存量,避免出現財務危機。又有利于對下屬公司收支行為進行監管,從而規避不當經濟業務風險,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二)增強集團融資與償債能力
成員企業加總資金實力遠遠大于個體。一方面以企業集團的名義對外融資,能獲得比較優惠的利率及較高的授信度,有力的增強集團融資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內部融資,當某一成員企業出現資金短缺,而另一成員企業有資金結余時,就能通過企業集團進行融合,有效的進行資金調配,從而減少整體融資成本。
(三)優化資源配置
通過企業集團這一平臺,各成員企業可以盡顯其自身優勢。成員企業間優勢互補,增強集團整體實力,有效的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運行效率。同時由于使用內部結算系統,不需要支付任何額外費用,節約了財務費用。
(四)加速集團內部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由于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是本企業集團內部資金調配,大大加快了周轉速度。相比從外部融資,簡化周轉環節和節約時間,減少籌集資金手續,從而節省了在途費用消耗。劃轉速度快,能有效增強資金使用效率。
三、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風險
(一)戰略風險
主要集中在企業集團對外投融資流程中曾發生或易發生錯誤的業務流程與環節??紤]到國內外宏觀經濟政策及經濟運行情況、本行業狀況、國家產業政策等,在集團治理與財務公司決策層面,如戰略目標落實不到位,新業務拓展風險,戰略環境變化等與業務發展不匹配等產生的風險。
(二)信用風險
包含企業集團對外信譽受損,企業集團發生對外經濟業務時,所承攬責任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圍,對新項目盲目上馬,對外超出財務承受能力,不能按期支付而信譽受損。又包括對外信貸方面,因審核不嚴而產生收不回欠款,引發財務危機。
(三)市場風險
產品及服務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原材料供應的充足性穩定性變化,主要客戶信用狀況發生變化,國家稅收法津法規調整,竟爭者及其主要產品對市場的影響發生變化。企業集團在市場判斷及財務管理上發生偏差。
(四)操作風險
主要體現在企業集團日常運行中,在業務流程環節出現偏差。資金管理不善監控不嚴,致使貨幣資金被盜。審批流程執行不嚴格,遭遇財務欺詐。操作失誤發生結算差錯等。
(五)財務風險
相比于單一企業融資渠道與能力,企業集團有明顯的融資優勢。企業集團強勁的盈利能力與抗風險能力,有利于增強企業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融資實力。另外企業集團財務資源一體化優勢,資金集中管理,發揮內部資本市場功能,大大加強了企業集團的融資能力。在對外融資時,外部銀行能給予較高的授信額度。與此同時,企業集團往往在財務上高杠桿化傾向,加大企業集團財務風險。
(六)運營風險
企業組織效能、管理現狀,企業集團文化,高中屋管理人員和重要業務流程中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企業內外部人員的道德風險致使企業集團遭受損失或業務控制系統失靈。
(七)法津風險
簽訂重大協議和有關貿易合同中本企業發生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對外信貸利率及相關條款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
四、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風險的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現代企業集團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明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模式,保障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有法可依有序可循
設置獨立的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風險機構,全面落實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風險責任。將企業集團資金管理風險提高到集團治理結構高度。
(二)風險應對措施與企業集團戰略目標相一致,降低戰略風險
綜合考慮國內外宏觀經濟政策及經濟運行情況、本行業狀況、國家產業政策等,在集團治理與財務公司決策層面,如戰略目標落實不到位,新業務拓展風險,戰略環境變化等與業務發展不匹配等產生的風險,采取適當風險應對措施,一定與企業集團戰略目標相一致。單一成員企業經濟利益與企業集團利益沖突時,要以成員企業服從于企業集團利益。
(三)風險規避
加強企業集團員工的業務辦理能力和提高其道德修養水平,避免高中屋管理人員和重要業務流程中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欠缺造成損失,及企業內外部人員的道德風險致使企業集團遭受損失或業務控制系統失靈。對外合約中,組建相應業務結構團隊,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有效避免簽訂重大協議和有關貿易合同中發生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在對外信貸中,所簽訂相關利率及相關條款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符合企業集團根本利益。
(四)嚴格控制擔保制度
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擔??刂?,如企業集團為集團外的其他公司提供債務擔保,被擔保單位不能在債務到期時償還債務,就形成企業集團或有負債,從而存在較高的財務風險。所以,企業集團要嚴格控制擔保事項,控制擔保風險。建立以總部為權力主體的擔保審批制度。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辦理擔保業務,未經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辦理擔保業務。明確界定擔保對象,并且除總部外,成員企業不得對外提供任何擔保。建立反擔保制度,規避提倡擔保所造成的損失。
(五)風險降低
常采用的措施是控制資產負債率。明確企業集團融資可以容忍的負債規模,以避免因過度使用杠桿而導致企業集團整體償債能力下降。包括企業集團整體資產負債率控制和母公司子公司層面資產負債率控制。
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完備的方案還有待于開發,期待各位經濟界精英的加入。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8月31日通過).
[2]《高級會計實務》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3]鄭平.集團資金管理模式的探索與研究.財經界(學術版);2012年01期.
[4]蔣成效.外貿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探討.財經界(學術版).2012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