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勇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企業化管理,就是采用管理企業的方式來進行事業單位的管理,并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來完成事業單位各項活動和資源的協調,進而達到特定目標。基于此,文章重點分析了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創新途徑以及實施策略,有利于事業單位向著企業化管理的方向不斷發展。
關鍵詞 新聞媒體事業單位 企業化管理 創新途徑 實施策略
一、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復雜性、多樣性特點突出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概有130多萬個新聞媒體事業單位,它們在職能性質、活動范圍、經營方式、隸屬關系、資金來源以及組織形態等方面也存在著很大差別。由此可見,新聞媒體事業單位從內部組織結構方面來看存在一定的復雜性、多樣性特點,使得新聞媒體事業單位在改革時期的經營方向和發展趨勢存在差距,形成循環,加重這一復雜屬性,導致事業單位的改革無法順利進行。
(二)事業單位只進不出、人員冗余
一般情況下,政府職能的轉變進程比較緩慢,很難實現政事的順利分割,再加上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不是特別好,如果強制進行改革,很有可能會出現裁員的現象,實行競爭上崗制度。每次政府機構在改革時,總有一些人使盡各種手段想要擠進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為了有效避免被裁員,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規模越來越大,人員冗余現象也非常嚴重,對事業單位的改革造成了嚴重影響。
(三)事業單位管理機制僵化
我國新聞媒體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基本都仿照黨政機關的待遇、級別以及規章制度等進行相關規程的制定,使新聞媒體事業單位變的更加官方化。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失去了相應的活力,僵化現象過于嚴重。另外,在用人機制方面,新聞媒體事業單位雖然在形式上采用了聘用制,但是實際卻和黨政機關一樣,對于人員能進能出、待遇忽高忽低等問題沒有順利解決,使事業單位管理機制變得過于僵化。
(四)資產清算與處置問題
目前,大部分新聞媒體事業單位都是國有單位,在改革過程中,一些經營性單位、社會中介機構以及公益性機構等與政府相脫離,對于這些單位的資產一定要進行清算、評估。但是,因為與政府脫離現象嚴重,所以導致利益受到損害,會對改革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現象。
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創新途徑和實施策略
(一)構建科學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
1.突破身份職稱的限制,統一采用聘用合同制。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過程中,可以采用聘用合同的形式對單位與員工之間的人事關系、雙方利益關系等進行確定。為了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中充分發揮出聘用合同的作用,可以有效應用聘用、解除、終止合同等手段,在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的基礎上,解除身份終身制,體現出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公正、公開、公平原則,提高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用人制度的靈活性,確保人才能夠自主就業,進而真正實現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企業化管理,完善廣電系統的綜合性。
2.加強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按照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發展情況,在企業化管理的前提下,以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基礎,進行崗位的合理設置,同時明確各個崗位的任職條件、職責以及崗位要求等,真正實現社會化聘用。此外,要積極轉變以往按照身份進行管理的形式,采用崗位管理形式,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務,人事管理制度應該轉變思想,重點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確保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
3.注重聘后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工作人員在與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簽訂聘用合同之后,要對聘后管理引起重視,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加強管理水平。考核是選拔人員、人員進修、人員獎懲、人員任用以及工資報酬的根本依據,因此,一定要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并發揮出該制度的激勵作用。
4.構建合理的用人機制。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中引進選人、用人的競爭機制,轉變以往的選人制度及形式,通過公開考錄、競爭上崗的形式來選擇人才,進而形成人員職務可上可下、待遇可高可低的用人機制。另外,形成更加靈活的柔性用人制度,比如,掛職鍛煉、人員輪崗等,從而開拓人員視野,提升工作水平,為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企業化管理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建立靈活多樣的分配激勵制度
為了實現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還應該建立靈活多樣的分配激勵制度,具體措施如下:首先,認真遵守效率第一、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則,并按照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工作績效等合理發放工資報酬,使其具有一定的差距,從而打破以往的平均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做出相應的貢獻;其次,有效結合按勞分配原則及按生產要素分配原則,在對應的崗位職責基礎上進行年薪的確定,同時,加強年度業績獎懲制度、特殊貢獻獎以及其他靈活激勵分配制度的完善,促進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企業化管理;再次,加強對人才的重視,在發放工資報酬時有目的的照顧一些特殊崗位及優秀人才,另外,還應該加大腦力勞動人員及體力勞動人員之間的工資差距,彰顯出人才知識的重要性,為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提供幫助;最后,促進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的有效改革,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基礎上,構建與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相適應的醫療、失業以及養老保險制度,實現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保險制度的全面改革。
(三)建立多元化的法人治理模式
大部分新聞媒體事業單位都是由國有資產承包辦理,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由民間資本參與,出資者較為多元化,所以說,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發展與出資者的利益有著密切聯系,股權結構的建立非常有必要,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主體多元化的法人治理結構
在上述治理結構中,股東會、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職責與企業一樣,為了能夠體現出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公益特點,會通過內部董事會選擇一部分的董事,剩余部分可以由員工或服務對象組成。監事會需要對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所有事物進行管理,其中包括對各種收費情況的監督。
(四)引進科學合理的企業化管理方法
科學合理的企業化管理方法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中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績效管理、目標管理等。首先,績效管理主要包括績效考核、績效計劃等工作,能夠輕松準確的獲取工作人員的工作信息,進而為發放獎金、員工升職、降職、調崗以及薪酬調整等工作提供較為重要的依據,加強員工管理的高效性,有效提升新聞媒體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次,目標管理主要是指組織通過參與管理的方式進行目標的確定,并在逐級分權的情況下分配下層自主權,真正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從而完成預期目標的一種管理方式。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中采用目標管理,能夠有效改善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中競爭力缺失、員工積極性不足的局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新聞媒體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過程中,不能將管理方法生搬硬套,一定要在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特點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管理。管理過程要大膽創新、慎重穩妥,按照事業單位的類型進行分類實施。通過采取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對事業單位發展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婁群.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對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優化作用[J].時代金融,2013(06):42-43.
[2] 黃少琳.推進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對策建議[J].質量技術監督研究,2016(06):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