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陸一 洪磊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直接關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畢業班作為大學中一個特殊的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更應該受到高度的關注和科學的引導。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者,應充分利用身份優勢,積極開展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關鍵詞】輔導員 畢業班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也成為了高校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各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但是目前普遍缺乏全面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隊伍有待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氛圍需要進一步提高。而當代大學生受社會、家庭、學校、自身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表現出在適應能力、受挫能力、抗壓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共性或個性的問題,嚴重者對自身的學習、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甚至發生自殺、傷害他人的極端行為。畢業班作為大學階段的特殊時期,大學生面臨更多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承受更大的壓力,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學生們的知心朋友,應該對畢業班學生進行重點關注,并結合這個階段的學生特點展開針對性、實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問題,為學生更好的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一、影響高校畢業班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學業壓力
畢業班是大學的最后階段,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課程不通過等帶來的無法按時拿到畢業證、學位證的可能性,導致部分同學存在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這部分同學往往自我約束力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動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面臨沒有通過的課程或可能對畢業造成影響的因素時,往往更加無法通過自己的能力擺脫心理上的負擔,尤其是對于學業本身就存在嚴重困難的同學,甚至會在巨大的壓力下產生極端的想法和行為,這也是在畢業班學生突發性事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2.就業壓力
現在大學生普遍遇到困難時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甚至發生不同程度的逃避行為。但對于畢業班同學而言,畢業意味著馬上要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不管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深造,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都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就業帶來的壓力來自外部和內在兩個方面。外部因素主要體現在學校畢業氛圍、同學陸續落實工作等給自己帶來的情緒上的影響,無形中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內在因素主要體現在自己期望值與能力值的不匹配帶來的痛苦感和部分能力較差同學對就業過程中屢屢碰壁產生的自卑感甚至絕望感。
3.家庭壓力
現在大學生與家庭成員如父母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情況普遍較少,孩子進入大學后學習和生活的真實狀態家庭掌握程度較進入大學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與孩子的真實狀態之間差距很大。臨近畢業,家長對孩子畢業后就業或者發展充滿較高期待,而學生面對自身可能達不到父母期待的焦慮感加重。另外,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掌控欲比較強,強行要求孩子按照父母意愿進行畢業選擇,如考研、考公務員、出國等,與學生真實的意愿相違背,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困擾和壓力。
4.社會壓力
很多同學在進入畢業班后才開始關注考研、就業或者出國的各種信息,發現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與自己的理解偏差過大,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如在求職的過程中面對企業的要求和面試的拒絕感到不能承受,不能夠及時調整心態接受社會上更為嚴格的要求,還是以孩子和學生的心態來看待各種問題,認為社會不夠包容。這種突如其來的來自社會的壓力讓學生畏難情緒加重,甚至產生復雜的心理錯位,影響自己的求職和未來發展。
5.情感壓力
大學生戀愛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畢業班同學因為面臨畢業后去向的不同、工作發展的不同、生活地點的改變等多種問題,對校園戀情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由于畢業后面臨非常具體的生活,情感將升級到婚姻的討論,家庭也會進行不同程度的干涉,情感變故帶來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高校輔導員在畢業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畢業班同學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畢業班每位同學都身處特殊階段的壓力之中,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工作的日常管理者和同學們的朋友,可以說是學生在學校里最為親近和信任的老師。輔導員針對畢業班同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對于其他老師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也更容易成為學生情緒的輸出對象,將自己面臨的問題和壓力與輔導員做溝通,進而達到針對性幫助學生的目的。對于大部分同學而言,不良情緒的緩解能夠使同學及時的調整自身狀態,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產生更強的信心。
2.有利于畢業班同學理性對待問題
人在壓力和不良情緒中所產生的想法和行為往往更帶有主觀色彩,當壓力和不良情緒較大時,甚至產生自暴自棄、暴躁等更為嚴重的行為。輔導員學生日常管理者的身份使其更了解每個同學的全方位情況,如家庭、學業、性格等,可以更容易通過表象看到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對癥下藥的做好心理引導工作。在畢業班同學存在的心理問題中,只要快速挖掘到產生的原因點,就能夠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幫扶,引導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問題,對自我和外在有更加客觀的認識,而不是一味沉浸在的消極情緒中并且影響自己的行為。
3.有利于畢業班同學更好的學習、工作和發展
畢業班是大學里一個非常關鍵且特殊的時間點,就業找工作、考研、準備出國深造等關乎學生未來的重大事件主要集中在畢業班階段,不論從時間還是效果上來看,這個階段如果不能很好的度過,都將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讓學生順利平穩的度過這個階段,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工作和為未來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高校輔導員在畢業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加強自我專業能力提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科,輔導員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應該首先加強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專業能力的提升,系統進行心理學的學習,注重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了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等。輔導員是心理健康的示范者,心理問題的防御者,心理問題的疏導者和心理健康的培育者,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在平時的工作中去完善和提升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專業能力,能夠從專業的角度看待畢業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能進行判斷和提供針對性幫扶。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的有機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而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輔導員更要引導學生從內心思考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如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畢業班同學的很多心理困惑甚至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一直以來的目標不清晰、沒有動力等,如何幫助學生在最后的階段明確目標,梳理思路,確定行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工作,也是畢業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切入點。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前提,二者的有機結合能夠更好的讓學生明晰目標,擺脫困擾,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樹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程化的工作思路
畢業班學生所處的特殊時期導致在這個階段更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但是問題的產生一定是在學生長期間的學習、生活中積累而成,因此,輔導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樹立全程化的工作思路,即從每個同學入學時就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并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估和分析,將學生的心理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在學生進入畢業班前就結合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進行評估,預見學生可能發生的心理問題,特別是針對存在學業問題、性格比較敏感、心理不太成熟等問題比較集中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和幫助,不要讓學生的心理狀態發生惡化,在畢業階段進行平穩過度。
4.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
輔導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從專業度上講,難以達到專業心理咨詢師的程度;從工作性質上來講,學生日常管理者的身份要求對學生的情況不能做到心理咨詢中要求的完全保密原則;從與學生關系上來講,處理不好學生的心理問題會導致與學生關系的巨大改變,從而影響其他的工作開展。這些諸多的問題,都需要在畢業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有一個更為全面和綜合的體系保障,更加健全的工作機制。輔導員要充分利用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家庭、學生的交際網絡等多方資源,通過不同角色人群的綜合效果,達到幫助學生的最終目的。
5.加強對畢業班同學突發狀態的密切關注
在畢業班同學中,時常會發生平時看起來非常正常甚至是非常積極的同學做出的一些極端行為,這些同學往往在大家看來是最不會“出問題”的學生。對于身處畢業班特殊學期的學生,輔導員不僅要密切關注在心理問題評估中可能發生問題系數較高的同學,更要對全員學生實行密切關注。在優秀的同學中,也會產生因為對自我要求太高,或他人對其期待太高產生的巨大壓力導致的心理和行為錯位。例如,優秀學生干部被同學孤立,長期各方面很優秀的同學無法接受比自己成績差的同學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平時各方面表現均正常同學因看到室友均獲得高薪offer而自己找工作受挫產生對室友的憎恨甚至報復心理,畢業失戀不能排解痛苦情緒甚至產生輕生想法,等等,這些都需要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中密切的關注,及時發現并進行心理疏導。
參考文獻:
[1]蔣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5):85-97.
[2]惠筱,馬小惠.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7(07):92-93.
[3]張晰.深度輔導助健康成長——優秀學生干部被孤立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