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摘要】高校教育深化改革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增強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提高個人素質與集體的素質。為了更好地開展對于教師的高層次培訓,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根本上解決教師素質問題。重點分析了我國高校教師現有的基本素質情況,并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方法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教師 個人素質 招聘制度 模式創新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的不斷推廣,加上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入普及,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整體上不斷的蓬勃發展。通過高校體制的改革以及規模的擴大,我國高等院校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當中,確實還存在著一定的阻力。高等院校財政和師資力量不足,已經成為了阻礙我國高校教育發展的兩個重要的方面。其中教育規模的擴大,和教師力量的培養都需要政府和社會進行大量的社會投入。而教師的個體素質則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組成。首先很多的學校在剛剛成立,高水平的教師數量嚴重的不足。另外,我國高?,F在部分教師還沒有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教師對大學生的教育質量教學水平有待提高。這更需要教師注重個人素質的培養,本文圍繞著如何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重要的討論對象,具體分析高校教師所具有的素質內容,并針對這些素質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探討教師素質提高的主要方法。
一、高校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師個人素質
人的素質主要指的是人的素養和心理品質,這既包含了人先天的自然條件,也有人在后天之中通過努力的學習以及環境的影響而生成的。一個人素質既包括了他的智商和情商,也包括了建商。擁有健康的生理條件并且有健全的人格,有積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在實踐過程之中不斷,鍛煉自身的技能,升華自身的理念,不斷延伸自己的各種能力是一個人高素質的表現。
高等教育之中,對于高校教師的素養的要求不斷提升,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直接影響教師整體隊伍的素質發展。教師整體隊伍素質的提高,一方面,由個體組成;另一方面,也受到教師群體不同的年齡、性別、學科組成結構方式的影響。如果有科學合理的組合方式,就能夠創造良好的教師工作氛圍,能夠更好地開發高級人才相關資源。一個高校如果能夠擁有高層次的教師,在形成一定的科學合理的教師隊伍,創造良好的教師群體的氛圍方面就更有優勢,能夠更加有利于激發教師的個人潛在素質,更好地團結集體,奉獻教師隊伍,不斷地為學科的進步進行創新,從而更好地形成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上力的教師整體隊伍。注重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培養,就必須要打造一個良好的學術工作氛圍。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于教師個體的素養一定要不斷的提高,特別是作為整個學科帶頭人,在領袖方面一定要起到大雁效應,不斷地影響到其他參與叫學術活動的教師,不斷的帶領團隊更好地進行創新,創造出一個更好的學科隊伍。
二、高校教師基本素質要求
高校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工作,因此他們就必須不斷地進行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優質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國家培養下一代人才做出應有的努力。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之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對于教育知識的教授,而且要重視教育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更好地為國家創造創新型人才。在為國家不斷做貢獻的同時,也要積極地讓自己向更高的教育領域的發展。培養人才素質發展和研究學術相結合的模式,學會在現代化的今天,積極地利用知識浪潮擴展自身和學生的國際視野,進行更好的學術創新。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地打破常規,尋找多方面的教育教學方法。高校教育體制改革要求教師不斷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重視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不斷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三、提高高校教師素質的途徑
1.嚴把教師招聘環節
在教師招聘環節認真審查教師資格制度,從根本環節保證教師具備最基本的素質。經過國家教育部門嚴格的資格審核之后,我國的教師資格制度門檻提高,對于教師的選拔能力也大大的加強。過去高校對于教師資格的選拔要求較低,導致教師招聘之中出現了部分學歷較低的教師不能夠完全的掌握科學教學方法,不利于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經過相關部門對于教師資格制度的完善,從入口環節對于教師的素質進行把關,真正的讓教師符合相關教育規定,在招聘環節對教師的素質進行了篩選。在招聘的環節學校通過公平的招聘,在持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隊伍之中挑選素質更高能力更強的,能夠適應崗位的高級人才。而今年推行的教師招聘制度更加使教師們認識到,只有不斷提高的自身能力和教學質量水平,才能夠在日趨激烈的教師競爭之中不斷獲得更加有利的地位。而我國的《教師法》等制度也嚴格的規定了不斷完善教師資格制度的相關程序,使得從制度方面對于教師整體素質在提高有了更好的保障和要求。
2.創新教師培訓模式
在我國政府主導之下,根據教師日常素質表現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項目培訓。根據高校的教學前沿不斷的提升教師的知識素質和創新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于高校教師的素質教育要求已經從政治層面上一初具規模,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高校教師的整體科學知識素質和業務能力還沒有達到。我國高校教師素質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廣大高校教師對于自身教育的認識不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還沒有形成配套的就培訓機制。為了更好地加強教師的素質教育,要利用現代信息化的網絡體系進行高級教師的培訓,也要開展部分基礎性知識課程。
對于高校教師高層次素養的提高,必須不斷地創新教師的培訓體系,提高我國高校大學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必須為我國的高校教師發展進行更好的支持,更好地掌握學術的前沿動態,創造高級的培訓基地。在政府的導向家高校的積極倡導之下,為教師選擇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教育項目,將學術的榮譽,教師個人的經濟利益相互掛鉤,提高教師加強培訓的積極性。在重視教師的基礎知識的培訓的同時,不斷地重視對于教師能力的培養,更好地幫助他們獲取學術動態。培訓的機構也一定要選擇在學術上最具有權威性的培訓專家,用本學科領域之中的較高水平的知識帶動教師們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更加踴躍地參加高水平的教育培訓,更好地為自身的職業發展打基礎。
3.注重培養提高教師素質的學術環境
在教師的素質培養過程當中,要培養教師的凝聚力和向導力,不斷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積極倡導學教師們努力去更新個人教學觀念,并注重培養學校濃厚的學術教育氛圍。不斷加強教師與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熱愛學生,團結同事,不斷激發教師的責任心和主動性。以高素質教師的榜樣作用積極帶動其他教師的努力發展。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中,需要學校加強校園之中的人文環境,提高學術的氛圍,出臺相關教育規定鞭策教師們不斷提高自己學術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用文化軟實力更好地帶動教師學術學習動力,激勵教師為素質提高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田亮.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鑒[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8.
[2]范美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探究[J].江南大學學報,2006,(05).
[3]鄧志中.當代西方國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啟示[J].西北師大學報,2009,(02).
[4][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王瑞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