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偉 王璐婷
摘 要:“健康中國”的布局隨著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已經拉開帷幕,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建設健康中國提出了戰略思想和指導。“90后”大學生雖然年輕,但健康隱患危機意識淡薄,加之對膳食營養缺乏較為系統的認識,以及自身控制力比較差,導致養成不好的學習、生活、飲食習慣。高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應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預對策,以引領大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大學生;膳食營養;“90后”;健康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綜合學校公共食堂的食譜和配餐情況來分析,食物種類較為單一。為了給大學生提供一個優良的膳食硬環境,在高校從事餐飲的商家首先要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認同學校理念,以學生為本,做良心生意;其次,要具備膳食營養的專業知識,立足膳食營養寶塔,保障三餐搭配合理和學生六大營養素的提供。再次,與時尚健康管理學院聯動,一方面接受膳食營養的干預,做好調配,從健康養生角度、季節的特性及學生的特點創新性地開展餐飲服務,使餐飲既能滿足學生的口感,又能達到膳食營養的均衡性;另一方面發揮學生第二課堂的功能,增強文化概念墻的渲染。可以通過“中醫與健康”“飲食營養與健康”“運動健身與健康”“茶道養生與健康”“美容與健康”五位一體的理念宣傳與滲透,助力提升學校餐飲品質,同時,歷練學生對專業的綜合運用能力。
“90后”學生的個性特點決定了傳統的說教形式難以讓健康的生活理念走進學生的內心,但他們思維敏捷,有創造力,喜歡新鮮事物,而且高校社團是學生釋放自我、展現自我價值的組織,因此,可充分發揮社團的作用,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影響學生的健康生活習慣。
大學是青年群體增長知識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它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也影響著他們下一代的幸福健康指數,更是開啟他們職業生涯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的基石。因此,在入學教育中強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從大一階段進行引導教育,聯合健康管理專業教師,做好教學內容的設計,標新立異,融入大學的教學模式。圍繞高中學習和生活容易出現的不良習慣以及其可能導致的健康問題、對未來人生的危害等負面影響出發,分享學校針對學生的健康管理計劃。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通過協會或組織,建立“治未病”健康生活方式委員會。通過校園官微增加健康專欄,充分發揮微信平臺傳播速度快、點擊量高的優勢,擴大受眾覆蓋率。結合學校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行為習慣,通過與健康管理專業教師的聯合,不定期地為全校學生推送專業的、接地氣的、符合大學師生的中醫健康小常識、正面案例、反面案例、名師講座等信息,滲透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點滴,幫助大學生獲得健康科學的知識,從而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同時,聯合專業體檢中心,為學生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提高學生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培養的意識。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將本職工作置于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進行綜合考慮。從產業變革來講,“健康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必須考慮教育對象的健康問題,才能引領健康之路,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在未來可以具有贏得更多幸福感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基礎薄弱,但只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系統謀劃精準定位、精細管理與落實就一定能夠達到目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健康之路、幸福之路貫穿于一生,健康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一個企業、一個國家。
[1]唐國站.大學生生活方式及其引導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2]邱 爽.淺談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培養[J].華章,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