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湘
摘 要:體驗式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起點,構建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至關重要。近三年來,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燕山二小(以下簡稱“我校”)小學生法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尊重學生的需求和內在發展規律,讓孩子們在體驗活動中學法懂法用法,樹立了法治觀念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得益于學校構建了有效的小學生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
關鍵詞:體驗式;法治教育;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自1979年《關于提請全黨重視解決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的報告》提出后,近三十年來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存的教育體制使絕大多數學校只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當作任務來應付,而不是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來開展,導致法治教育多數走形式,片面強調法律的威懾性、 強制性,而忽視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教育規律。為提高法治教育的實效性,研究建構一套青少年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顯得十分必要。
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時期,在此階段,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形成,正處于一個學習和模仿時期,這種模仿和學習對其今后怎樣做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做好學校體驗式法治教育活動,讓法治教育更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使學校德育工作富有時代特色,對以后孩子走向幸福人生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1)系統性原則。小學生體驗式法治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是一個連續積累、不斷體驗的過程。因此在構建模式時一定要遵循系統性原則,要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才能可持續發展。建構的模式能夠貫穿整個小學六年的教育教學并能延伸孩子一生的發展過程,同時還要能反映各年段的內在聯系。每一個年段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統一體,層次明顯,自上而下,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體系。
(2)體驗性原則。從本質上來講,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以連續體驗為基礎不斷積累的過程,因此,在進行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建構時,要結合青少年的思想特點和性格特征,積極與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相聯系,設計體驗式法治活動、開設體驗式法治課程,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實現法律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從而加深青少年對法治觀念和法治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針對性原則。教師應當以小學各年段不同年齡段為基礎,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學段特點,結合教育目標,利用法治教育基地,通過學校法治教育與法治教育基地教育的結合來設計活動和課程,使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更強,參與體驗的積極性更高,從而生成小學生法治教育的內在動力,培養青少年的法律德性。
遵循以上原則,我們構建出一套適用于小學生的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
(一)建立法治基地
1.有效整合社區資源
我校是一所省級示范小學,坐落在瀏陽河畔,距烈士公園也很近,周邊有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區公安局、馬王堆派出所、消防交警支隊等單位。我們有效整合附近社區資源,與湖南省高等法院、檢察院、岳麓山雷達基地、湖南省軍區等單位合作,建設了烈士公園基地、瀏陽河及社區基地、交通基地、消防基地、派出所基地、法院基地、檢察院基地、國防基地,為孩子去基地深入實踐提供真實場景。
2.充分挖掘隱形資源
此外,法治基地的建設,不能忽視隱形基地——網絡基地的建設,充分挖掘網絡的媒介和載體建設網上法治基地。如“小學生法治教育網站”,在網上進行法治教育活動,展開網上學習和模擬體驗。
3.充分利用校內資源
(1)充分利用已有場地。充分利用升旗臺、校園電視臺等陣地,建設國旗基地、法治講座基地。充分利用學校消防設施等,建設校內消防基地。
(2)充分利用教育陣地。每一面墻、每一塊黑板、每一面板報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建設成法治教育陣地。潛移默化,環境熏陶。充分利用大隊、中隊活動陣地,開展各種法治教育活動。
(二)設計體驗活動
我們以孩子帶動家庭,由家庭輻射至社區,由社區帶動社會,形成家庭、社區、學校及周邊單位多點聯動的工作思路。推行一個年級一個法治教育主題、一個年級一個活動基地、一個主題滲透一個方面的法治教育,開展系列化的法治體驗活動。
一年級的法治教育主題是國歌法、國徽法、國旗法。思想品德課上,我們教孩子們認識國旗、國徽,學唱國歌,和高年級的哥哥姐姐一起參加升旗儀式,學習隊知識。2015年10月9日,我校組織全體一年級小朋友在烈士公園的英雄紀念塔前宣誓入隊,對孩子和家長的觸動都很大。
二年級的教育主題是環境保護法與食品安全法。體驗教育采取分班開展活動的方式進行,有的班進行食品安全調查訪問、有的進行“環保小衛士”撿垃圾活動、有的開展變廢為寶手工制作活動……學校還特意聘請了社會公益組織“Home”共享家的工作人員來校開設了環保社團。孩子們通過視頻資料了解嚴重的工業化污染、通過手工扎染感受了利用自然材料進行創作的樂趣。2016年3月31日,我校組織部分二年級學生和家長前往洋湖濕地污水再生水廠參觀污水處理的整個過程。活動現場,講解員王叔叔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一、二、三級人工濕地,認真地講解了每一種植物的作用。參觀完再生水廠,大家又來到先導區的科普館,充分了解洋湖濕地給人們生態環境帶來的作用,孩子們還通過先進的電腦觸摸屏游戲,了解垃圾分類、植物光合作用、鳥類的棲息等等在課堂上難以掌握的知識。此次環保體驗活動,是我校體驗式德育項目的一個縮影,意在讓更多的孩子、家長了解生態環保的作用,讓更多的人倡導綠色環保。
三年級的教育主題是交通安全法。課堂上教師給孩子們講交通安全知識,并帶孩子們自己制作交通安全法規知識飛行棋,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交通安全知識。2017年的4月份,我校三年級部分學生在家長志愿者的帶領下,與芙蓉區交警九支隊合作,一起開展了一次“今天我來當交警”的活動,孩子們穿著小交警服和交警叔叔一起指揮交通,學做指揮手勢,學做交通協管員,在路口20分鐘的體驗中,家長們帶領孩子糾正交通違法行為,并與現場的民警展開交流,解答孩子們在交通出行方面的疑問。通過近距離接觸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共同執勤,能夠讓“小交警”親身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認識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培養他們深層次的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從而呼喚和帶動全社會對交通安全的重視。
四年級的教育主題是消防法。今年的3月和11月,我校分兩批組織四年級兩百多名學生、老師和家長來到開福區消防支隊觀摩消防演練,體驗消防官兵的生活,中隊指導員為學生講解了消防車職能和隨車器材的用途、一般火災的逃生自救方法和各種消防標識、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孩子們體驗了救援服和防火服的著裝及使用滅火器滅火。體驗結束后,四年級學生廖XX在體驗日記中寫道“消防員叔叔是火情發生后沖在最前面的人,他們用生命保護著我們,他們是我們這座城市最美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家長們也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家長趙先生說,在小朋友們增強消防意識的同時,也給家長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消防教育課。2016年11月9日,在“全國消防日”的這一天,我校四年級部分學生在大隊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五里牌消防中隊觀摩消防演練,體驗消防官兵的生活,進行本學期“消防安全”法治教育體驗活動。中隊指導員為學生講解了中隊消防車職能和隨車器材的用途、一般火災的逃生自救方法和各種消防標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此外,消防戰士還為師生演示了消防出警的完整流程。
五年級的教育主題是“我是小法官”。未成年人保護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走進了孩子們的課堂,孩子們提高了學法、守法意識。學校在五年級開設了“小法官”社團,社團的模擬法庭活動最受孩子們喜愛,他們當起小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原告、被告、小律師及陪審團,模擬了原告、被告和證人,演繹得十分到位。2015年5月份,長沙市關工委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專題調研在我校進行,對于我校的體驗式法治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為了讓活動開展得更好,6月份,學校組織了部分學生到省高院參觀,孩子們參加了旁聽,并進行了模擬法庭的展演,法院的審判員給予了學生活動的評點和指導。
六年級的教育主題是國防教育法。10月17日,我校六年級的學生和省軍區警衛連的戰士們度過了充實、有意義的下午時光。學生先后觀看了武警哥哥們的隊列訓練、擒拿格斗術等,了解槍械知識,還學習了如何整理內務。大家爭先恐后地向武警哥哥們提問,流露出他們對軍營生活的向往。
(三)開發法治課程
(1)學科校本拓展課程。教學生知法,首先教師要懂法。為此,學校邀請湖南省法院法警總隊趙警官給全體教師上校園法治課。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將法律知識有機滲透進課堂。如綜合實踐課上,教師會進行食品法的學習;音樂課上,師生高唱國歌和《交通安全歌》;班隊課上,各班分年級組織不同主題的法治教育專題班隊活動。
(2)法治教育選修課程。在每個年級,我校教師根據年級法治教育主題,結合年段特點開設了法治教育選修課程。如二年級的環保課程、三年級的“小小消防員”課程、四年級的“我是小交警”課程、五年級的小法官課程。
(3)主題體驗月活動課程。學校給每個月確定了相關的法治教育主題:三月為法治宣傳月;四月為文明出行月;五月為環保衛士月;六月為社區體驗月;九月為習慣養成月;十月為愛國教育月;十一月為消防安全月;十二月為軍營體驗月。
小學生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是傳統法治安全教育形式的創新,我校還在對其進行研究和實踐。實踐證明,小學生體驗式法治教育模式能提高孩子們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患于未然,且對于孩子以及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是有益的。
[1]張文敬.法治精神審視下的中小學法治教育[J].中小學德育,2017(10).
[2]方 芳.青少年法治素養培育現狀及改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2).
[3]賴安利.加強中小學法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5(6).
[4]楊輝啟.試論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改進[J].學周刊,2016(19).
[5]趙 偉,趙士謙.中小學法治教育實施困境與對策[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