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娜
[摘要] 目的 探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該院就診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其中常規組采取一般護理模式,實驗組采取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術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獲得了改善,相比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術前準備時間與總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與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6.52%與36.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綜合性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便于縮短住院時間,值得采納。
[關鍵詞] 圍手術期;糖尿病;乳腺癌;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0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ffect of breast cancer and diabetes during the 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diabete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the routine group used the general nursing model,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surgery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P<0.05), and th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 and total length of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routine group was respectively 6.52% and 36.96%,the differenc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during the preoperative period in patients in breast cancer and diabetes contributes to shortening the length of stay, and it is worth application.
[Key word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Diabetes; Breast cancer; Nursing
乳腺癌屬于較為頻發的一類女性惡性腫瘤,且近些年來該類疾病的發病率逐漸遞增,成為女性發病率最高的一類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上對該類疾病主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1]。而糖尿病屬于外科手術中的一項危險因素,將會導致多種并發癥,使得手術治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患者的心理壓力巨大,引發術后并發癥[2]。為此,該次研究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該院就診的9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分析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至該院就診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均≥11.1 mmol/L,空腹狀態下的血糖濃度均≥7.0 mmol/L,給予葡萄糖耐量實驗得知2 h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均≥11.1 mmol/L。
依照入院的次序進行分組,每組均46例。常規組:年齡區間46~84歲,平均(65.20±2.14)歲,22例左側乳腺癌,24例右側乳腺癌,手術類型:38例乳腺癌根治性切除,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性切除。實驗組:年齡區間48~83歲,平均(65.14±2.30)歲,20例左側乳腺癌,26例右側乳腺癌,手術類型:36例乳腺癌根治性切除,1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性切除。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可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給予手術治療。其中常規組采取一般護理模式,給予藥物對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便于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對實驗組患者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
1.2.1 健康教育 ①控制飲食:嚴格遵照醫囑,對患者給予科學的飲食方案,保證每日攝入充分的營養,其中以主食為主,碳水化合物占據總量的百分比為55%~60%,脂肪占比為30%以下,蛋白質占比為15%,依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合理分配三餐的熱量。②運動指導:指導其餐后1 h可進行適當的運動,便于達到較佳的運動效果,最好不可空腹進行運動,以防出現低血糖情況。③血糖的監測:依據患者實際血糖的變化情況,每日對血糖進行監測,4~6次/d,依據血糖監測結果對降糖藥物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④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嚴格依照醫囑進行用藥,其中糖適平等可在餐前0.5 h服用,雙胍類藥物可在餐后服用,同時講解藥物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提醒患者一旦出現異常現象應及時通知醫務人員對癥處理。⑤胰島素注射:同患者及其家屬演示如何對胰島素正確進行注射,并要求其準確掌握。⑥自我保護:保持日常個人衛生的清潔,以防出現皮膚感染現象,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將疾病卡、巧克力、糖果等隨身攜帶,以防出現低血糖。
1.2.2 心理輔導 對于該類疾病患者來說,通常存在較為嚴重的負性心理,且手術完成后,患側的胸部形態改變較大,對于自身疾病擔心其切口不易愈合等,容易引發焦慮、沮喪、憂郁等情緒。所以說,等到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主動上前進行迎接,同患者詳細講解醫院的環境、治療與護理方案、醫生與護理人員的基本資料等,消除患者緊張的心理,對患者的主訴耐心傾聽,及時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1.2.3胰島素治療護理 對血糖水平采用血糖儀進行觀察,手術治療前,在睡眠前、進食前對血糖進行監測,幫助患者術前的血糖水平控制在7.0~11.1 mmol/L之間,進入手術室前,對血糖水平再次監測,以防出現低血糖情況;術后首日每隔4 h對血糖監測1次,之后每隔8 h或者6 h對血糖監測1次。依據實際的血糖監測值,對胰島素的給藥速度與劑量進行調整。且在術后禁食階段,可采用生理鹽水與胰島素進行配合,給予靜脈泵入,便于進食后恢復口服的降糖藥物,術后血糖水平應保持在7.0~11.1 mmol/L之間。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的血糖水平、術前準備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選擇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記錄兩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相關資料,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術前兩組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實驗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比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準備時間與住院時間
實驗組術前準備時間與住院時間相比常規組均明顯較短(P<0.05)。見表2。
2.3 并發癥
實驗組與常規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6.52%與36.96%(P<0.05)。見表3。
3 討論
加強健康教育,便于指導患者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性,可有效預防相關的并發癥[3]。結果顯示,對實驗組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僅僅為6.52%,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對患者給予心理輔導,便于及時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保持術前情緒的穩定,將血糖波動范圍減少。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綜合性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便于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安全性,值得采納。
[參考文獻]
[1] 劉玉云,張瑩娟,黃輝,等.奧沙利鉑聯合吉西他濱治療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7, 15(8):966-967.
[2] 趙君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應用紫杉醇藥物化療的護理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7):144-145.
[3] 劉素杰,曹志平,王恩艷,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術后皮下積液的預防與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65-167.
(收稿日期: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