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存
微課已成為職業教育教學的有力工具。而中職領域的微課研究應用相對滯后,中職數學微課設計的探究較為薄弱。本文著力分析中職數學微課現狀,探析中職數學微課設計。
一、中職微課定義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在職業教育領域,為體現職教特性,應將“知識點”拓展為“知識點、技能點或能力點”。
二、現狀分析
1.認識模糊
微課不是部分教師認為的課堂實錄或者整套課程,而是對于某個知識點中的重點、難點展開的教學創作。很多教師對于內容、時長等等要求也都存在模糊認識。
2.選題寬泛
在微課選題時,部分教師往往參照普通高中微課選題,而兩者在內容結構上有差別,如直接套用則不太合適。選題與要點不集中、針對性不強、無專業特點,已成為中職數學微課的普遍問題。
3.欠缺特色
很多微課作品創作思路雷同,作品出現同質化現象。另外,很多教師都在傳統課件的基礎上進行微課的制作開發,缺乏中職特色。
三、設計參考
1.結構合適,布局合理
(1)時間得當。學術界對于微課的共識為“一節不超過15分鐘的微型課”。中職學生的認知和接收能力與高職學生相比有明顯差距,因此建議將中職數學微課時長設計成6~10分鐘為宜。
(2)要點突出。每節微課原則上只講解一個知識點或者技能點,選擇的相關內容要有邏輯性,在講解過程中要突出重點、要點。
(3)內容精要。微課應具有“短小精活”特征。教師要注意剔除不符合學情和專業的內容,確保微課內容與學生認知的有效對接。
2.斟酌選題,有效呈現
(1)發揮教師所長。教師要根據自身優勢選擇微課內容,選題時要從代數和幾何等角度分類展開,再從計算、求解、推理、證明等多方面權衡選題,充分發揮教師特長。如講解《坐標軸的平移與旋轉》中的“機床坐標系”時,通過對比教學就可以將難點突破。但此知識點要設計成微課,則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三維軟件制作能力,還要具備工科專業知識,顯然不切實際。
(2)適合媒體呈現。每個知識點需要的媒體呈現方式不同,對于媒體制作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微課內容要適合媒體呈現。例如,指數函數的圖像生成屬于二維動畫,制作要求簡單,直觀的動畫展示易于學習者接受。而對“復數的運算”這一知識點設計微課,媒體呈現內容則顯得相對單一,傳統的漸進式演示效果會使授課內容顯得枯燥。
3.立足創新,體現特色
(1)從教輔材料入手。因為教學時數有限,大部分學校會將數學課程的基礎模塊安排為主要授課內容,教師設計微課時也通常優先從基礎模塊中選擇內容。因此,教師設計微課時要多研讀與職業、拓展模塊相配套的教輔資料,善于從中挖掘體現職業特性和專業特色的實用題材,并將之與基礎模塊知識相融合。
(2)從專業素材入手。專業模塊與拓展模塊的設立為中職數學的專業應用打開了通道。教師要做挖掘專業素材的有心人,平時在與數學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識上作適當研究。例如,以二面角為例,可用“讓二面角在建筑中出彩”選題,微課設計中呈現二面角時,可以選用建筑實景圖或模擬圖,并輔助標示點、線、面,學習效果很好。
四、設計建議
1.重視教學設計
筆者認為,教學設計、創意和教師的教學智慧才是微課設計和開發的靈魂,才是微課的生命力所在。教學設計既要緊扣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又要依據知識建構順序或學習者認知規律進行內容設計,環環相扣、條理清晰,并突出三項技能與四項能力的培養。
2.應用落到實處
翻轉課堂理念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學更加高效和人性化。中職數學教師宜立足微課應用實踐,針對課前、課中、課后展開微課設計,通過媒體工具及時推送給學習者,同時配套評價反饋功能,真正彰顯微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