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要:當前在職業教育中,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聽說讀寫基本能力”“應用寫作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等語文基礎。對此,本文提出,學校應明確閱讀目的,針對實際崗位需求,鍛煉學生的交際以及寫作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提高中職學生語文的應用水平。
關鍵詞:實用語文 職業教育 應用
一、明確閱讀目的
在職業教育中,教師應多啟發引導學生,使其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實際教學期間,如在講授土木工程專業時,應引導學生閱讀歷史博物館設計師張開濟的個人傳記,了解大師的敬業態度。且教學期間也可以要求學生記錄各種名言名句,比如雨果的“美在于自然景觀與藝術表現的結合”。通過卓效的閱讀影響學生的審美觀與道德觀,使學生在反復閱讀中提升自我,形成內涵豐富以及趣味高雅的品德精神。
二、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只有不斷鍛煉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才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職高學生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內心自卑且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因而溝通能力較差,不但影響了身心健康,也使其無法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對此,教師應運用朗讀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自卑心理,并從拼寫規則以及發音方法入手,選取課文中的詩歌與散文進行訓練,使學生自然流暢的閱讀,且在課外交往中進行鞏固,從而使其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提高其表達水平。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演講辯論教學,組織學生展開正反方的辯論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講解《短論兩則》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認識網絡文化的利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舉行辯論賽,通過廣泛搜索、精心準備獲得更多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上針鋒相對,言辭激烈的氛圍中加深對網絡文化的理解。而在講解《中國西部》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放飛理想,以“假如我是”為題進行演講,展現更多美好藍圖,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理想的快樂。在《致橡樹》一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自己的愛情觀,發表自身看法,這樣不但穿插了教學內容,也可以為學生展開戀愛教育。又比如在講解《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可以選出其中部分段落要求學生進行朗誦比賽,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可以學有所用。教師還應開展求職與社交的實際訓練,為學生講解應聘的注意事項,在實踐訓練中幫助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比如在應聘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注意使用形象的語言,避免抽象化,更應該明確提問內容,提出自己的個人見解,避免答非所問。在面試期間切忌無精打采、自我吹噓,也不能使用太多的專業術語。在社交方面,教師還應教會學生拜訪與接待、贊揚與批評、勸慰與道歉以及拒絕與應對等幾方面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應只重視理論知識,更應該重視實踐練習。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結合實際所學專業,要求學生了解專業中的交流語言,使其切身體會職場的交流氛圍,加快學生角色轉變的步伐,使學生可以做到學有所用,培養自身積極向上的職業觀與道德觀。
三、培養應用寫作能力
實用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對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進行各種應用文的訓練教學,比如服裝設計構思、電子維修保養說明以及課件制作講解等,激發學生對專業的學習熱情,發現語文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從根本上意識到語文學科的基礎作用。在訓練期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靈活的教學計劃,做到循序漸進,幫助學生快速熟悉應用文寫作的基本規律,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
四、小結
閱讀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語文基礎能力訓練。由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實用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聽、說、讀、寫等基本要素,學校應以“讀”練“說”、以“說”練“寫”,從而形成良性的學習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培養文體的寫作能力也可以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