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雯
摘 要 從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來看,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術是高中生的一項必備能力。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之間的結合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微課是一種具有創新性質的產物,具有較強的教學針對性以及先進性。將微課實際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當中對優化教學效果以及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基于微課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新應用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 微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1-0015-01
在社會經濟水平以及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各個領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工具,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社會發展趨勢使得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高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將微課實際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不僅能提高教學內容給的生動性,還能有效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性。
一、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和制作微課
翻轉課堂是應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創新模式,設計和制作微課是進行這種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不同于其他教學視頻的是,微課的時長較短,每一節大概在4-6分鐘,最長不要超過10分鐘,要求教師盡量保證一節微課僅僅講解一個知識點。另外,教師還需要設計與微課內容相關的導學案,將學生在本節課需要掌握的內容以及學習方法等內容列明,作為學習資源發給每一個學生。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講解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操作演示或者布置學習任務。例如,教師講解到“數據的排序和篩選”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將其中的主要知識點總結下來,分別錄制成微課,并在其中設置幾個思考問題和實踐操作任務。比如,如何對數據的篩選和排序以及不同條件下的排序和篩選方法等。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一個簡易的表格,作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學習任務。
二、學生自主觀看微課達到預習目的
教師將微課進行錄制和整理后,可以將其上傳于網絡中,學生根據教師上傳的微課、教材以及導學案進行自主預習。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需要對知識體系進行基本的構建,結合微課的內容進行一些記錄等。例如,教師講解到“數據的排序和篩選”這個部分時,學生可以根據微課的內容進行學習側重點的標注,在預習的過程中,將自己已經獨立理解的知識點、自己無法獨立掌握的知識點以及在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學習問題記錄在導學案上,留到課堂當中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共同研究和解決。學生可以嘗試根據教師在微課中設計的表格,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排序和篩選的操作,檢驗自己的預習效果。一些學生發現,自己所篩選出的數據總是不符合要求,一些學生發現自己明明按照降序設置的條件,數據卻呈升序排列等,學生可以將這樣的問題記錄在導學案上。另外,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拓展內容,作為輔助,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
三、在課堂上播放微課開展合作教學
課堂教學是應用微課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也是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和重點的關鍵環節,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習能力、組織能力等標準將班級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在預習環節所反饋的重要知識點以及學習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在微課的指導作用下,以合作的形式解決學習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強化。例如,教師講解到“數據的排序和篩選”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學生所反饋的知識點,對相應部分的微課進行慢放和重復播放,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思路,使學生在受到啟發后,能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突破學習問題。不同的學生其思考信息技術問題的角度和細致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合作的過程是其思維得到互相啟發的過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微課中所布置的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了解其對本章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找到教學的側重點。
四、利用微課進行知識總結與鞏固
課堂總結是微課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時間具有局限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本章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與學生共同構建信息技術框架,并以微課的形式重新傳輸到網絡中,作為學生在課后復習和鞏固知識點的參考。在課后,學生可以對微課的內容進行反復觀看,結合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內容來復習,對知識難點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這樣的學習環節能將微課的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例如,教師講解到“數據的排序和篩選”這個部分時,學生對于數據篩選和排序方法存在的學習問題,可以在復習階段觀看微課時進行反復思考,從而對其形成較為深刻的記憶,達到學習目標。
五、結論
綜上所述,將微課實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從微課實施原理以及創新路徑的角度深入了解微課,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和制作微課,引導學生自主觀看微課達到預習目的,在課堂上播放微課開展合作教學,利用微課進行知識總結與鞏固的方式開展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基于微課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新應用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陶國文.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