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
關鍵詞:高職院校;環保類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國家環境保護工作已經進入了全民參與的階段,甚至于呈現出持續發展的態勢,為環境教育領域帶來新挑戰。高職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責,需要培養一批又一批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環境教育領域面臨著新型的挑戰。長久以來,國家高職環境類專業主張凸顯出實效性,但是教學實踐沿用了相對傳統的高等學歷教育模式,以至于理論教學成了重中之重,難以迎合現階段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實驗及實訓教學的開展遇到瓶頸。依照相關的實踐證實,實訓實驗教學屬于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會直接涉及實驗及實訓的硬件設施的配置工作,關注科學、合理的實訓實驗教學指導思想的確定,可以及時地處理多種矛盾,充分利用合理的資源。
1.難以突出專業特色
環境保護是新興學科,很多高校環保專業是在傳統學科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并趨向完善,但是實際涉及的側重點各異。各高職院校在設置環保專業的時候,使其成了同類本科的“壓縮餅干”,基本的課程設置沒有具體的重點區分,不管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都屬于專業所設課程基礎上展開增減的產物,以至于凸顯出“拼盤”的現象。從整體上加以分析,具體的覆蓋面較廣,內涵極為豐富,但是作為一項新興的高職專業,專業特色并不明顯,尚未具備特色、優勢,也難以感知其內在的生命力。
2.實驗實訓教學并未重視
對于高職院校的環保專業來說,實驗實訓教學應該被放置到更加明顯的地位,但是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實驗實訓教學并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今天,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及技能型人才最為緊缺,高職院校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重點培養具備技術優勢及應用水平的全方位人才,具體培養方案的制訂需要結合崗位及崗位群加以設定。當前很多院校雖然已經制訂了明確的人才培養計劃,關注應用型人才的基礎培養階段,不過在培養方案具體實踐的時候,還是應該貼合學科型及學術型的模式,也就是說培養的人才能夠扎實地掌握學科知識,基本的實驗和實訓教學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
3.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單一
高職院校相較于高等學歷教育來說起步較晚,所以教師在實驗和實訓教學上的認識不足,教學方式單一陳舊,教學的內容與社會的發展實際不相符,知識體系單一陳舊,無法為學生們提供更加新穎的技術手段。任課教師具體的實踐經驗較少,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呈現出相互脫節的現狀,難以集中精力培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后無法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4.實訓及實驗場地具有限制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實驗實訓場地設置中,實驗實訓教學基本上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存在,規模小和水平低成為最突出的特點,尚未實現合理的優化組合,沒有達到完善的優勢互補,難以發揮出合理的利用價值。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數量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實驗及實訓課數量的增加推動著高職院校實驗實訓教學管理體制的變革。
1.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確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政府環保部門現在正在大力精簡機構,相對專業的研究設計單位也處于比較關鍵的轉型時期,單位對于環境類專業人才的需求無法具備可靠的保障,影響到高職環保類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落實。這就要求適當地轉變高職院校為學生們設置的就業渠道,根據目前相對專業的市場需求標準和調整策略,完成有效的專業設置。比如環境審計、環保設備生產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們的首選。積極了解人才培養方案的逐步完善渠道,將其與用人單位的基本要求合理聯系起來,保證專業的設置體現出市場化的特征。
2.合理優化教學內容,積極培養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課程設置是構成高職學生知識結構的關鍵,高職環保類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的時候,需要適當轉變教育觀念,重視課程的合理設置,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職業崗位(群)要求—專業理論課或者是專業技術課—夠用基礎課—必要公共課。此類課程設置模式就是運用了社會調查的具體方法,分析職業的基本性質,實現課程標準和社會服務的完美統一,努力迎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順勢調整基礎課程設置模式。在課程設置上關注技術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將理論教學轉變為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應該講解凝練,將知識的內容合理地控制在有效范圍內,在教學方式上實現多種形式的有效結合,促使學習和就業崗位的相互匹配。
3.嚴格遵循教學規律,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模式,穩步提升學生綜合水平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合理運用“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保證運用興趣教學法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職業教育能否為學生們的就業提供可靠支持,應該結合環保類專業的教學情況加以分析,根據環保類專業的就業標準,注重教學內容的完善合理意義重大,在不斷落實實踐和實效多原則的基礎之上,設置更有意義的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的實訓課程,由此積極地增加訓練項目,保證構建起更加完善的實訓教學體系。依照制定好的技能訓練計劃,實現分階段的實踐性教學,在必要的時候應該依照市場的基本要求進行調整,確保教學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體現出可調整性,方便教學過程和就業市場相互連接,滿足學生們的學習要求和崗位技能要求。
4.密切關注實訓實驗教學情況,實現與頂崗實習的結合
學生們的技能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提升。不管是課內實驗過程還是課外實訓教學,學生都應該依照具體的項目規則積極訓練,方便扎實地掌握環保知識,穩步提升專業的技能。但是單純地依靠著課內實驗和實訓教學,還是無法保證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獲取。因此需要重視實驗與實訓課程的延伸,積極對待當前的頂崗實習工作,強化基本的校企合作模式,關注與當地污水處理廠、高等院校、環境監測中心站、環境監測實驗室等建立起密切的聯系,科學運用優質的平臺,通過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們自主安排時間,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及特長確定就業方向。采用自主學習模式,方便學生靈活掌控時間及空間,有助于學生們提升學習效率,在學習中變得更加主動投入,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實驗實訓教學改革意義重大,屬于高職院校環保類專業中的重要對策,能夠合理優化教學的模式和內容,大力拓展培訓基地,建設更加優質的師資團隊,鍛煉學生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需要,保證成為當今社會迫切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鄧鑫潔,宗 琴,姜樹輝.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大學教育,2015(10):119-120,131.
[2]李光宏.高職電路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品牌(下半月刊),2015(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