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康石 賴新秀
摘 要:微課教學因其效率高、質量好而受到各個學科教師的廣泛歡迎和運用。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嘗試運用這種微課教學方式,以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并且以這種新穎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接受度,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文章基于此,略談其具體的運用方式。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運用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3;G434
文獻標識碼:A
微課教學方式是指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將知識點濃縮在一個短短的視頻中,以供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其主要特點是篇幅短小、操作簡便、效率高等,而且還具有查缺補漏的功能。將微課運用于高中詩歌鑒賞教學中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古人留下的古詩詞也同樣具有篇幅短小、內容豐富、高度凝練的特點,因此,運用微課進行古詩詞的鑒賞教學十分方便、高效。
1.將知識點分解、細化講解
古詩歌雖然篇幅短小,卻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知識點,如背景的介紹、字詞的講解、手法的運用、情感的表達等,這需要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基本功,掌握較好的詩歌形象欣賞能力和運用語言的技巧。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須將知識點進行分解,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如在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時,教師將詩歌的鑒賞融入到現代技術中去,這樣能夠將作者抽象的情感用具體的方式傳達出來,增強學生對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力。以《采薇》的教學為例,由于這是一首篇幅比較長的詩歌,故而教師可以將之分開制作微課視頻。從斷句、較難的字詞解析、表現手法、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等方面進行講解。詩歌反復使用重復雜沓的方式來進行反復詠嘆,傳達出遠離家鄉四處征戰,盼望著回家的殷切渴望之情,形成了詩歌的感情基調。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添加一段古典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對詩歌的理解能力。
2.與高考題型相結合,講解分析技巧
古詩詞和古文的鑒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了很重的分量,在語文高中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古詩詞、文的微課鑒賞教學應當與高考古詩文題型相結合,立足于高考題型,才能提高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針對性,確保學生所掌握的技巧與能力能夠與高考考試大綱相適合。如以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為例進行講解,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突出高考經常考查的內容,如對作者創作這首詞背景的考查,而不是單純考查作者個人的背景,這就要求學生熟悉作者代表作品的創作背景。教師的講解豐滿了整篇文章的血肉,使得學生能夠在遇到一篇古詩時,可以自己運用技巧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強化掌握技巧、運用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形成知識體系
對于古詩詞的鑒賞分析,很多學生并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系統和知識結構來進行具體的分析與理解,他們只是憑借自己在平常的練習中接觸到的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識與技巧來進行賞析,因此,教師可以專門開辟一個專題用來傳授這些基本知識,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與合理的知識結構。如關于詩歌的表達技巧這一章節,教師應當向學生系統介紹賦比興、渲染、抑揚結合、托物言志等具體的表達技巧,并且每一種具體的表達技巧其運用方式、產生的效果等也需要進行詳細闡述。又如詩歌的表現手法這一章節,很多學生容易把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搞混,因此,教師應當加以區別。再如修辭手法,這是學生最為熟悉的知識點了,不僅古詩詞中,各種文體的篇章、現代詩等都隨處可見這些修辭手法,因此,這里教師可以稍微略過,或者促使學生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去總結歸納,這樣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歸納知識的能力,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學生能夠建立較為完善的古詩文知識體系,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解題的正確率。
總之,在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運用微課進行教學需要根據古詩詞的教學特點和高考古詩詞的題型特點等來進行微課的制作與知識的傳授,從而提高古詩文教學的針對性,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1]孫秀艷.探析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
[2]魏淑娟,寧 鑫.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