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海 周荃 吳麗珊
【摘要】做好合同風險防范與控制,是電力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控制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合同管理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的基礎上,立足電力施工企業合同管理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要加強合同流程管理、合同文本管理、風險預警管理、履約監督管理和合同管理專門人才培養,構建合同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體系。
【關鍵詞】電力施工企業;合同管理;風險
合同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項基本活動,是企業履行法人職能、承擔法人職責的重要體現。做好合同風險防范與控制,有助于企業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分析合同管理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和電力施工企業開展合同管理的難點,是做好合同管理風險分析研判,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體系的關鍵所在。
一、合同管理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終止等過程。作為一項經濟活動,合同管理的全過程均存在風險因素。按照風險的性質,大致可分為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訂立風險、履行風險與變更風險等三大類。
(一)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
按照風險是否可預測可控制,合同管理風險可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是指該風險是可預測,或者雖不可預測但可以通過規劃化的合同管理活動進行規避或降低風險。合同管理活動包括信用風險調查評價、履約風險評估、約定合同爭議解決辦法等途徑。不可控風險是指受國家政策法規調整、自然災害事故、意外傷害事故、戰爭等不可控因素導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簽訂。
(二)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
按照風險產生于合同簽訂主體內部或外部,合同管理風險可分為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內部風險是指合同簽訂主體在合同訂立、履行過程中,由于內部合同管理制度不規范、過程管理失控、合同履行監督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合同簽訂時存在重大紕漏或者在履行、變更過程中產生重大風險問題。這一風險主要是由企業經營決策失誤導致,可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外部風險是指因合同簽訂的對象或者與簽訂主體共同完成合同履行的協作體、分包方方面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正常履約,對合同管理帶來的風險。
(三)訂立風險、履行風險與變更風險
按照合同風險所產生環節,合同管理風險可分為訂立風險、履行風險與變更風險。訂立風險與變更風險是指在合同簽約或變更過程中,因為合同簽訂主體把關不嚴所產生的風險,是合同風險的主要來源,與企業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意識密切相關。合同履行風險是指在合同履行環節的風險,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外部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
二、電力施工企業開展合同管理的難點
現階段,我國電力工程發包市場已經進入自由競爭階段,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并且我國電力施工企業越來越多的參與國際競爭。這一特性決定了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合同管理。但是,現階段電力施工企業合同管理工作面臨諸多難題。
第一,施工周期長,參與主體多、投資金額大,不可預測性風險因素多。電力工程施工的區域往往分布較廣,同一工程持續時間跨度長,某一環節的施工出現問題,往往影響整個線路工程進度,導致合同違約發生。同時,工程涉及到的主體包括業主、設計方、監理方、不同分包方和材料供應商,同時還要受到多個政府主管部門的審批監管,不同主體間經濟關系、協作關系、監管關系復雜,受自然環境、人為因素、社會環境等因素干擾大,增加了合同管理的難度。再者,電力工程建設投資額大,合同磋商的資金數量大,相應的風險金額和違約損失也很大,合同管理對企業經營業績和利潤帶來的風險很高。
第二,電力工程發包市場競爭激烈,合同談判空間小。目前,以往電力工程發包市場的區域保護格局已經被徹底打破,電力工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在工程投資方居于主動地位的電力工程發包市場,電力工程企業所能擁有的合同談判空間很小,在合同簽訂過程中為了攬約而對合同條款放松審查,對雙方權責約束不平等,進而為自身合同管理埋下隱患。
第三,電力工程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人員素質高低有別。合同管理是企業經營過程中一項特別嚴肅、必須謹慎的活動。但是部分企業的經營理念不能完善跟上市場經濟需要,停留在“都是國家電網一家人”的思維定勢,對合同項目審核不嚴,對合同履行嚴肅性認識不到位,對合同變更的書面交接不重視,在發生設計變更時不及時與業主、財務部門、計量部門溝通,導致在成本核算時產生糾紛,失去追責抗辯權利,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三、健全合同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體系的對策
電力工程企業在開展合同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工作時,應該樹立系統性思維,構建起包括合同流程管理體系、合同文本體系、風險預警體系、履約監督體系和合同管理人才培養體系的合同管理風險防范與控制系統。
第一,加強合同流程管理。合同流程包括合同的洽談、訂立、履行、變更、終止等過程,應該樹立全過程監管的理念,從合同洽談環節出發,開始加強合同管理。一是明確各環節的責任主體,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確保每個環節都有主體擔責、有制度可依、有目標可照:二是明確各環節的關鍵風險點。在合同洽談環節,應重視收集市場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在合同訂立環節,應做好文本審查,確保條款完備、表述規范、簽訂手續形式合法:在合同履行環節,應做好進度監督:在合同變更環節,應做好風險評估和利益評估,爭取利益最大化:在合同終止環節,應做好合同結算清理,不留風險尾巴。
第二,加強合同文本管理。合同文本是合同中的最核心因素,也是風險的根源。在合同文本管理中,一是要做好文本合法性審查。確保文本不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產生沖突,不存在法律風險。二是做好文本完備性審查。根據國家規范化合同文本示范文本,確保合同條款完整、嚴密,與生產實際情況嚴密契合。三是做好文本規范性審查。做到合同類型規范、語言表述規范、簽訂主體規范、用章用印規范。四是提升文本科學性。應該密切關注國內外、行業內其他企業合同文本的發展變化,及時補充完善合同文本體系,了解合同管理的最新經驗,吸收其他企業的先進辦法來規避自身風險。
第三,加強風險預警評價。開展合同管理全過程風險預警是防范控制合同風險的關鍵辦法。一是建立分級信用評價體系。參照國家和行業內信用評價體系,并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經驗,對合同對象、協作體的組織機構、經營現狀、財務狀況等進行信用統計、分級評價,并根據行業市場信息予以動態更新。二是建立風險評估制度。在合同簽訂和變更之前,參照分級信用評價體系和合同文本內容,組織相關專家對合同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對評估風險等級較高的合同,慎重簽約。對評估風險等級較低的合同,優先簽約。三是建立風險預警制度。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實時監督,開展風險跟蹤評價,及時作出風險預警。
第四,加強合同履約監督。履約是合同的實際執行環節。需要在企業內部強化合同履約觀念,高度重視合同履約工作,把合同的履行作為企業管理誠信守信經營、追求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基礎。同時,應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企業內部風險控制。可在企業內部建設包括業主信息管理、工程進度管理、成本核算管理、人材物臺賬信息等內容的數據庫系統,實現數據之間的實時更新和動態共享,便于企業管理部門全面掌握合同履約情況,加強過程管理控制,進而規避和降低合同不能按時履約所帶來的風險。
第五,加強合同管理人才培養。人是一切管理活動中最為能動的因素。電力施工企業應高度重視合同管理人才培養,建立專業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切實發揮專門管理人才在合同管理中的主導作用,提升合同管理工作效益。要加強合同管理人才的培訓培養,及時與管理咨詢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開展交流培訓,提升合同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建立專業人才考核機制,對合同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工作精神進行有效考核,為合同管理工作提高堅實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