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設情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就主要結合情境教學的實際特點,對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展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措施。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8-09
作者簡介:王敏君(1989—),甘肅蘭州人,甘肅省蘭州市福利路第二小學教師,小學二級教師。
英語學科在小學階段開設以來,隨著教育改革一步步深化,教育理念一點點更新,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出來。在近幾年的教育實踐中,我認為情境教學法在英語教學方面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情境有異于情景,情景是創設出的一個場景,是生硬的;而情境則是小學生內心情感的一方面,是情與境的融合。情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小學生英語交流提供了真實的平臺。英語從一年級起就列為學校的主要科目之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考查英語的主要技能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但當脫離了具體的情境,學生在這四方面的學習就變成對書本的生搬硬套,不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沒有語言交流的平臺,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1)情境教學有助于激發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學啟蒙階段,興趣顯得更加重要。在沒有情境的前提下,學生就脫離了真實的語言環境和交流平臺,興趣難以培養。但情境教學可以創設出聽英語、說英語的語言環境,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產生情感,對激發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非常有幫助。
(2)情境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仔細揣摩英語教材,不難發現教材中的單詞、重點句型無一例外地放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教材之所以這么編排,意在使學生在恰如其分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點。
(3)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在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如果只是單純地把重點、難點脫離出情境的講解,學生聽起來會感到枯燥、乏味,理解起來有難度。但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去掌握重、難點,會事半功倍。例如,在PEP三年級起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 ?”中的重點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bread.”就這組對話直接講解的話,不免會枯燥,不利于學生掌握和消化。而我利用多媒體呈現出一家西餐廳的背景,并播放著輕音樂。我選出兩位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做示范。A同學戴著服務員標志性的領結,手拿菜單,扮演這家餐廳的服務員。B同學拿著錢包,扮演一位顧客。對話結束后,其他同學躍躍欲試,也想體驗其中的角色,就這樣學生不知不覺地突破了重點、難點,并且能夠靈活地運用與拓展。
(1)借助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直觀教學手段包括實物、圖片、肢體語言等。例如,在學習水果名稱等名詞時,我把實物帶到課堂,讓學生直接感知,把實物與單詞直接聯系起來,取代學習單詞時大腦中漢語翻譯的中轉功能,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在學習對話時,我展示一幅主情境圖,讓學生能夠根據其特征直觀地感受到在怎樣的情境下會發生要相應的對話。
(2)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多媒體手段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非常有利于創設出逼真的情境。通過多媒體手段創設出的情境,能夠沖擊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學習。
(3)借助想象力創設情境。在表達某些抽象的情境時,我借助想象力,讓學生在自己想象出來的情境中學習。例如介紹自己的朋友,學生就可以想象是在剛開學的時候或者是開生日派對的時候,想把自己熟悉的朋友介紹給新朋友認識,需要介紹他的名字、年齡、性格特點等方面。
(4)借助游戲、表演、故事創設情境。在小學時期,游戲更能夠吸引低年級段的學生,通過游戲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如在學習數字時,我會設置報數的游戲或者數班上桌子、椅子的游戲,讓學生感受情境,學習數字。
(5)借助其他環境創設情境。英語教學一般都在教室中進行,但是由于學習內容的需要,也可以在室外創設情境。例如學習買東西的對話時,我在操場上創設一個集市,集市里有水果、蔬菜、飲料、書本等,讓學生把家里的實物拿到學校,擺放在桌子上,想要買東西的同學要給付學校的“激勵幣”。在“逛集市”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對話、練習對話,不僅提升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地方隨處可見,情境教學法可以運用其中一種方法,也可以組合多種方法。運用恰如其分的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貫穿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從輸入到輸出的全過程,它發揮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西華.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版),2010(1):32-33.
[2] 衛玥瑋.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