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霞
【摘要】小學班級管理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優點,小學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一定要注意發現小學生身上的優點,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和心理需求,同時,為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效果,在管理中應重視賞識教育的應用,科學合理的應用賞識教育,可培養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改善小學班級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教學方法,每個小學生都是需要被關注、被尊重、被賞識的個體,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發育還不健全,因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想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效率,就要合理使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尊重、信任、寬容和理解學生的行為和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加強班級的管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更好地運用賞識教育的手段提出了四條策略,以供參考。
首先,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經常使用賞識的目光來鼓勵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老師應該對每一個學生進行了解,并根據學生的個人性格特點適時給予贊賞的目光或微笑,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鼓勵和贊賞,這種默許的肯定和表揚,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其次,教師在管理班級時,也可以采用賞識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賞識性的語言包括“你真棒!回答得很不錯!”等,也可以利用豎大拇指等肢體語言來鼓勵學生,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賞識性的語言避免重復、機械化,若是千篇一律的評價“很好、很棒”也不會起到賞識的作用,要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鼓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教師在學生作業上給予鼓勵性的評語。在使用這種鼓勵方式時要注意改變傳統的“優、良、差”或者“√、X”等方式,可以利用鼓勵性的圖畫、語言等,從而激發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中,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時,如果學生存在不敢發言、不積極、不主動的現象,教師可以用眼神或者是語言來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此外,在學生給出答案之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答案給出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答案存在的不足,課下再有目標地學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班級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最主要的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的關系,這也是實施賞識教育的基礎,即師生在平等、互愛的關系上,小學生希望教師是和藹可親的,他們愿意與教師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因此,為了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發展,教師就應該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主動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耐心地幫學生解決困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實現對學生道德素質的良好培養目標。
例如在小學教學中經常會設置一些課堂活動,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時,可以與學生一起參與到活動中去,一起參與活動、回答問題,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教師在進行賞識教育時要注意賞識的適度性,對學生正確的行為給予表揚和鼓勵,不要對學生的任何行為都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小學階段正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辨別是非的關鍵期,所以,教師的評價要有所區分。因此,教師在教育中采用賞識教育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行為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正確的行為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而對錯誤的行為一定要及時指正,避免學生養成錯誤的習慣,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觀點,促使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賞識與糾正要適當進行,才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大掃除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積極為班級做奉獻的習慣。對積極勞動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在鼓勵學生再接再厲的同時還要激發其他學生勞動的興趣,同時,對不熱愛勞動、不為班級做奉獻的學生要給予批評,培養學生的是非觀、正誤觀,為以后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目前多數教師對于小學生的評價都是采取學習成績評價這種單一的方式,使得小學生全面發展的自由空間被剝奪,降低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絕大部分小學生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而賞識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重視個體差異。因此老師在教育中采取賞識教育時,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感需求,并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出針對性的鼓勵、贊揚和指導。對學生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不同的個體給予相應的評價,發現每個個體的優缺點,擴大其優點,改正其缺點,對每個個體進行綜合的教育指導,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素養,促使小學生自由、自信、主動積極地健康發展。此外,從多個角度對小學生進行評價是賞識教育的本質要求。教師應該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情感需求,要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最終成績,成績不能作為評價小學生的唯一標準,因此,全面評價學生,成為班級管理、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總而言之,賞識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作為小學班主任教師,在擔任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肩負著促進小學生全面成長的使命。小學教師一定要豐富賞識教育的方法,合理利用賞識教育,避免盲目賞識,同時,教師還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一種平等的管理方式來管理班級,此外,教師注意評價學生的方式方法,全面了解學生、評價學生,避免片面評價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雷秀峰. 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應用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88.
[2]齊靜. 小學班級管理中賞識教育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2015(34):56.
[3]張敏,趙巖. 賞識讓每一顆童心亮起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第三小學實施賞識教育紀實[J]. 中國民族教育,2012(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