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要: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以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求來看,在教學中不僅要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更要融入多種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學生的個人能力的提升和潛力的開發。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為基礎,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角色定位 意識與能力 潛力開發
一、打造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正視自己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改變傳統的意識,根據新的教學關系,完成角色轉變,充分體現自己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能夠有效的利用學生的向師性,通過自己個人魅力給學生起到榜樣和模范的標桿作用,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引導學生形成自身的主人翁 意識,加之對學生的不同年齡段對于認知上產生的差異,有針對性的策略,通過分層教學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特殊時期,他們的觀察能力不能持續的進行,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不同特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來完成教學工作,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較好的環境中,逐步產生創新意識,為下一階段工作打好基礎。
以小學數學中“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例,對于抽象類的內容,小學生無論是從觀察還是認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要發揮教師的作用,借助多個三角形圖案,讓學生觀察和分析,通過小組討論或提問,讓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產生一個清晰的認知,明白這一概念的含義,從而能夠有效的增加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中間,教師可以穿插提問,讓學生去討論內角和可能是多少呢?只要學生 言之有理即可,接著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可以獲得正確的結論。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區別于傳統模式的教學,來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產生。
二、加強思維引導,激發學生潛力
學生的創新體系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在學生產生了創新意識,并意識到自己在創新的過程中所產生了大于知識本身的成果后,再開始進行創新思維的引導,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索,鼓勵學生去發散思維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與別人通過分享碰撞后,自己獲得最后的結論,借助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加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技能的延伸效率,加速創新思維的形成,學生潛力的激發。
同樣,我們以小學數學中“商不變的性質”的教學為例,對于這一部分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掌握并熟練的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運算的問題,其中900÷300其實就是9÷3,在意識到這一變形后,就能夠快速準確的通過口算完成整個式子的運算,這一環節恰恰就是學生創新意識形成后所體現的創新思維。在學生發現并掌握這一規律后教師要通過多種變形,讓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商不變的性質究竟是如何出現的,讓學生在變化無窮的題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感受到自己通過創新意識與思維發展后,能夠在數學中體會到過去不曾體會到的興趣,將原本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起來,以一題多解或者一題多變的模式讓學生真正的掌握商不變的性質,從而有效的提高解題速度和解題正確率為后期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埋下伏筆。
三、從質疑到猜想,借助學生的個體能動性,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把握好這一關鍵期是小學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由于小學生的特殊性,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而思維的發展正需要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矛盾下,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實效成為關鍵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的使課堂生動起來,不要總是采取固有模式來進行講解,多穿插有針對性的游戲類問答或互動來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的交流,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與環境中完成自己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轉換。教師則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遇到問題就提出來,無論對錯都要對其鼓勵,不要扼殺其質疑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師生互動,同時采用合作探究和個體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從而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意思和合作意識,又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中,從面到整體不僅是知識的深入也是平面觀察能力到立體觀察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巧克力,讓學生來討論下如何能夠求出巧克力的體積呢?當學生討論的時候,如果沒有頭緒,教師則可以拿出另一樣東西,復印紙,一沓尚未開封的復印紙,其實看一看作是一個長方體,而每張紙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計,這個時候有的學生就提出,算出一張紙的面積后,在數數有多少張紙,就可以大體的算出一沓紙的體積了,在學生提出這個問題后,教師要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分工合作,去估計這一沓紙的體積是多少。在這個過程里,我們能夠看到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能看到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當然許多時候學生難以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這個時候就要求教師能夠去引導學生,通過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從一沓紙到一塊巧克力,找到兩者之間體積計算的相同處和不同處,因為這一沓紙可以分割成無數張紙,那巧克力是不是也可以呢?帶著這個問題開始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的計算,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打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環境,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幫助學生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創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實現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敢于提問??偠灾谛聲r期的教育教學中,要堅持素質教育的基本方針,從自身出發,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和執教能力,通過角色的轉變,為教學活動融入新的力量,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使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內獲得更好的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金梁成.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李光樹.數學教學論[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河北省高陽縣龐口總校邊渡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