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暢
【摘要】互聯網金融作為我國現當代最重要的金融發展業態,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本文基于這一事實基礎,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對策展開分析。首先從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出發,結合我國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和暴露的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發展現狀 政策建議
一、引言
二十一世紀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革新就是信息技術及其衍生出的互聯網技術,具有重要的劃時代意義。從這一領域進一步衍生出來的電子商務等等規?;瘧梅秶?,極大拓寬了現有的商業發展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現今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技術。
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技術極大依靠了我國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邊界得到了極為有效的快速擴展。相比于傳統金融業,互聯網金融的交易成本不斷降低,即時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極大提升,甚至可以說,互聯網金融已經成功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我們可以大膽斷定,短期內我國將進入全面的互聯網金融時代。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了解到,互聯網金融的全面發展不僅僅依靠于而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需要新時代背景下對我國的互聯網業態進行解讀,全面把握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和增速。本文基于如上現狀,展開進一步討論研究。
二、概念解釋
互聯網金融作為當前的新興產業之一,具有十分明顯的時代特征,從概念上來看,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就是將現今較為風行的互聯網技術與不斷生長的傳統金融行業的業務處理相結合而建立的全新金融運營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先進的互聯網科技對金融模式的影響遍布各個業務細節,例如基于用戶大數據的數據挖掘技術、云計算金融服務、移動支付、社交網絡等等,同時,互聯網金融有各種各樣的資金流服務平臺,廣為人知的有眾籌、P2P等,這些金融模式迅速融入人們的生活并改變人們的生存方式,形成了目前我國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業態。
互聯網金融不僅僅在技術上有較為明顯的改進,在現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觀念上都存在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改變。其一,是金融服務模式的信息化和虛擬化,相較于傳統金融行業中資金的直接流通,互聯網金融的生產和流通的主要介質是信息,包括貨幣信息、價格信息和服務信息,這一類信息作為全新的介質,促進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不斷虛擬化。其二,互聯網金融相比于傳統金融具有顯著高效運行的業務特質,這一特點出于互聯網本身的特征:直接連接和高速傳播,較為快捷的業務處理速度和免去了時空束縛的幾大綜合特征,有效減少了金融服務的等待時間,降低時間成本,極大提高了服務效率。其三,我國先進的互聯網金融具有促進行業一體化發展的特征,金融混業經營在依靠了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之后,能夠朝著更加光明的前途發展。
三、我國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分析
接下來,從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展開分析。自二十一世紀初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建立以來,我國現有的互聯網金融已經派生出了多種發展模式,覆蓋了多種完全不同的業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第三方機構、P2P貸款平臺和一類網絡信貸機構。
首先是支付結算業務,支付結算業務作為傳統金融業的核心服務,在互聯網金融的范疇內,主要有電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服務機構這兩類重要表征形式,這一類機構代替了往常的金融中介的服務職能,有效解決了以往互聯網交易過程中的資金安全和資金流動問題,從渠道上優化了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安全性。究其本源,互聯網金融在業務面上的不斷拓展,來源于互聯網金融用戶日益生長的服務需求。數據顯示,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快錢在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已將銀行個人和企業客戶服務作為其重要業務戰略,其主要業務規模已破萬億,同時具有不斷增長的趨勢。
其次是信貸業務,這一領域作為全新的業務增長點,具有較大的發展意義。目前,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最大的平臺是阿里巴巴的小貸融資平臺,這一平臺主要未天貓和淘寶的諸多網站門戶提供貸款,基于合作平臺的相關數據,包括訂單量、賣家信用等等諸多綜合性指標,判定出業務的安全性。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金融使得現有的金融信息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將已有的金融模式納入信用記錄,對未來銀行的存在價值構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戰。
可以說,我國現階段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已經完全促使了我國現有銀行業的全面革新發展,為了配合互聯網金融全面拓展的天下大勢,相關銀行紛紛借助信息技術推出電子銀行業務,擴展完善傳統渠道體系。對此可以進行合理預期,隨著我國目前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日新月異,更多創新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將全面拓展,使銀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
四、我國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面臨一系列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
首先,絕大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都是在計算機網絡上進行的,使得交易雙方不需要面對面的交談接觸,這種特點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很多人帶來的疑慮,這種疑慮主要產生于交易雙方之間的信息是不對等。在互聯網金融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的資料信息不容易核實驗證的,同時沒有權威部門的分析評估和有效指導,往往使得交易雙方存在信任風險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由此看來,互聯網金融的進步離不開有效的信任機制的完善。
五、政策建議
基于此,提出幾點政策建議
首先,為了配合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必須加快政府信息平臺整合,消除信息孤島。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應普及社會信用體系和契約精神,加大力度促進共享平臺與征信機構信息共享,建立運行平穩、安全高效的經濟運行新機制,加強法律約束,開展失信懲戒措施等。構建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保障新型業態的持續健康發展。
最后,為達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目的,為網絡金融的市場參與者提供直接政策保護。若想使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合理規范互聯網金融交易流程。目前而言,我國已有的法律法規難以滿足復雜多樣的網絡金融市場,這需要各級單位進一步拓寬立法面,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嚴厲打擊違法的互聯網金融手段,使得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體系朝著健康發展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潘瑞君.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延安大學,2016.
[2]徐征.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及對策探微[J/OL].財會月刊,2017,(23):41-45(2017-08-04).
[3]范方杰.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7,(05):78-79.
[4]王舜.淺析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0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