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威
【摘要】本文從介紹股價波動同步性入手,指出目前我國證券市場股價波動同步性的現狀。分析出我國證券市場上股價波動同步性的影響因素,包括投資者行為、制度環境以及公司信息環境等。最后,在深入分析現狀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加強機構投資者自身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等相關政策建議來改善目前我國股價波動同步性的現象。
【關鍵詞】股價波動同步性 信息透明度 制度建設
一、股價波動同步性概述
股價波動同步性指的是股票價格的“同漲同跌”現象,也就是某段時期內股票價格的共同上漲或共同下跌現象。股票價格的波動一般是由信息所引起的,不同的信息所帶來股票價格的波動是不一致的。信息包括市場層面的信息與公司層面的特質信息,市場層面的信息驅動個股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與市場的股票價格變動趨勢保持一致,而公司的特質信息則驅動個股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保持不一致。
若股價波動同步性現象嚴重,則表明公司特質信息對股票資本定價的影響很低,那么企業的經營狀況與盈利水平也就不能在股票價格上很好的體現,則體現為信號傳遞機制的失靈,從而使得通過股價進行資源配置的效率大幅降低。
二、我國股價波動同步性現狀
MYY(2000)首先提出了股價波動同步性的概念,并且通過其研究表明,我國的股價波動同步性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波蘭。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上,近80%的股票價格波動方向是相同的,股價波動同步性現象非常嚴重。與西方發達資本證券市場相比,我國證券市場的股價波動同步性現象較為明顯,與此同時,我國證券市場上投機現象較為嚴重。
然而,具體導致我國證券市場股價波動同步性嚴重現象的影響因素有待進行深入探討。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成熟的證券市場而言,我國證券市場在投資者行為、制度建設以及公司信息環境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本文將從投資者行為、制度建設以及公司信息環境三個方面對我國證券市場股價波動同步性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并針對其影響因素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三、股價波動同步性的影響因素
(一)投資者行為與股價波動同步性
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分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是指以自然人的身份進行股票買賣操作,而機構投資者是指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或其他的法人投資者等進行股票買賣。由于個人投資者的整體專業水平偏低,信息獲取不全面,投機現象較為嚴重,這就導致我國證券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噪音。而機構投資者一般資金較為雄厚并且掌握的信息較為全面且及時,這就導致其判斷市場走向以及投資決策準確度較高。然而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起步較晚,相比較于西方發達的證券市場而言各方面制度并不完善,并且大部分的市場參與者仍是個人投資者,這就導致我國的證券市場指數存在大幅波動的現象,并且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噪音。
關于投資者對股價行為的影響,有效市場假說與行為金融理論持有不同的觀點。有效市場假說前提假設為投資者是理性的,能夠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同時做出合理的價值評估。即使存在部分投資者是不完全理性的情況,由于其交易的隨機性可以相互抵消,從而不會對股票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然而行為金融理論則認為投資者是不完全理性的,其非理性行為并不是隨機的,而一般會朝相同方向運動,從而價格影響不能完全抵消。則根據有效市場假說可將市場分為信息交易者與噪音交易者。機構投資者為典型的信息交易者,即理性投資者。而個人投資者由于其專業知識的有限以及投機行為現象嚴重,則為噪音交易者。而由于我國證券市場中個人投資者占據主體,這也就導致了我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價格波動同步性較為嚴重。
(二)制度環境與股價波動同步性
制度是指對于政治、經濟、社會的互動關系的一種約束,是人為制定的用來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基本規則。制度包括非正式的約束以及正式的規則。一個國家的制度環境會通過影響證券市場中投資者的行為與動機進而對證券市場中的股票價格產生影響。
在一些收入水平較為落后、產權保護比較低的國家中,一方面,由于其國家經濟規模的有限,從而導致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關系密切,進而使得各個公司股價波動的同步性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產權保護不充分,政府對于公司經營活動進行干預,由于套利風險的增大導致套利者交易動機的下降,使得信息交易套利者參與度降低。由于信息交易套利者的退出導致噪音交易者的比例增加,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噪音,從而會引起證券市場上股價波動同步性現象較為明顯。
(三)公司信息環境與股價波動同步性
公司信息環境是指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即公司的經營狀況被信息的使用者及時獲取以及了解的程度,以便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據相關信息做出投資決策。
由于上市公司內部人員信息了解較為充分,并且對公司有一定的控制權,從而可以獲得公司內部的經營現金流。然而,當信息透明度較低的時候,公司的外部人員不易察覺內部人對經營現金流進行掏空的行為,并且很難獲取公司特質信息。當內部人通過內部信息謀私利的行為動機較為強烈時,就更加減少了外部投資者獲取公司特質信息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外部人員只能通過市場的平均收益來對公司價值進行估值及預測,而由于公司特質信息的不透明,從而導致公司股價在證券市場上的波動與大盤波動一致,進而會引起證券市場上股價波動同步性的現象。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制度與監管也不斷完善,但相對于發達的證券市場而言差距依然較大。由于我國股價波動同步性現象嚴重,現針對股價波動同步性的影響因素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一方面可以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法律體系,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加大監管力度,從而使得投資者能在一個較為良好的投資環境下進行投資活動。另一方面可以加強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保證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最后,可以通過推動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加強機構投資者的自身治理,同時對中小投資者進行專業的素質教育,提高中小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水平,從而使得我國證券市場中參與者整體素質提高,進而改善我國股價波動同步性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劉振彪,何天.機構投資者影響我國股價波動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6(1).
[2]祁斌,黃明,陳卓思.機構投資者與股價波動性[J].金融研究,2006(9).
[3]辛清泉,孔東民,郝穎.公司透明度與股價波動性[J].金融研究,2014(10).
[4]游家興,張俊生,江偉.《制度建設、公司特質信息與股價波動的同步性——基于R2研究的視角》[J].《經濟學》(季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