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
【摘要】公園的經營管理是城市建設的熱點問題之一,當前大多數公園存在經營管理不善的問題。本文立足于國內公園管理現狀,借鑒國外好的運作模式,從而對公園日常運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園 經營管理 改善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物質得到滿足的同時,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的享受,對綠色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公園的建設對于城市居民而言,是提供他們精神享受的地方,能消除他們在勞累一天后的疲憊,同時也是飯后消遣的一個好去處。公園作為人們娛樂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公園管理作為公園承建后正常運營的重要環節,直接決定了公園后期的運營狀態。由于地域的差異性與特殊性,每個地區建設的公園所配備的公園管理方式不同。本文根據國內較為普遍的公園類型,從旅游業和商業模式的方向對公園經營運作模式進行探討。
一、公園運營運作現狀
由于公園建設目的的差異性,促使公園的種類不同,目前我國公園的經營運作模式主要為非盈利性的融資模式,且主要類型有:一是綜合公園,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在配備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與綠色環境的條件下,將公園分為娛樂文化活動區、休息區、科普區、兒童游樂區以及體育活動區等;二是專類公園,專類公園建設的功能性與地區性較為明顯,如科學公園、兒童公園、森林公園等。
(一)公園管理模式近況
公園的建設是模擬大自然的產物,是城市居民貼近自然生活的一項產物,同時也是綠化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每個地區結合當地的情況,對于公園的管理方式都會有所不同。一個公園的成立,通常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綠化環境,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娛樂場所。在公園內,人們不僅可以觀賞到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借助健身器材進行鍛煉,還能借助場地開展各類娛樂活動,如跳舞。
目前我國公園管理模式的特征主要為:一是以城市綠地和公益屬性為管理目標;二是憑借國家立法地方條例補充來作為主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三是公園的管理權責屬于國有屬性與授權經營管理;四是公園管理的經費來源中行政撥款占首位,公園收益和社會資助僅占小部分;五是目前我國有關公園管理所頒布的法案有《國家重點公園管理辦法》、《郊野公園條例》以及《合肥市環城公園管理辦法》。
任何一種公園管理模式的選用都是以維護自然資源為中心開展的,通過對自然自然的保護,來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綠色環境,提升人們的生活居住以及精神文化水平。
(二)公園經營運作存在的缺陷
虧本運營是目前最為關鍵的問題所在。以大理將軍洞公園為例,其距離市區約3公里,交通極為方便,是大理市城市公共綠地組成部份,也是市民應急避險城市公園之一。由于進出景區有兩個入口,收取門票需要8名工作人員。每年需投入人工成本80萬元,門票工本費、稅費近5萬元。而門票收入中40%按規定還需上繳上級財政。也就是說景區每年投入85萬元成本,最終實現門票收益為27萬元(45×60%)。
二、公園經營運作模式的建議
(一)根據非盈利機構融資的經營運作模式
采取免收門票經營方式,可以讓廣大市民充分享受城市建設發展的成果,體現政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又一具體措施,是政府職能從管理向服務轉變的重要體現。從政策上也符合國務院提出的,要強化綠地服務居民日常活動的功能,使居民在居家附近就能見到綠地、親近綠地,城市公園原則上要免費向居民開放的要求。從實際操作上看,城市公園對居民免費開放,在很多城市已實行多年。其次,免收門票后8名售票人員可以分流到公園管理維護、衛生整治、環境改造等領域,加強公園管理從而改善公園外部環境,提升競爭力。
此外,免票后可充分發揮城市公園優勢,迎合市民需要增加康體設施、定期舉辦植物花卉展覽,吸引更多游客創造更大經濟價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共同發展。
(二)根據旅游業所衍生的經營運作模式
目前的大多數公園在功能與設計規劃上都主要是以園林景觀為主,極度缺乏游憩和休閑方式的規劃。
公園作為大自然的衍生物,其應具備良好的休憩場地,以提供居民的早起晨練、飯后散步、周末郊游以及娛樂等。居民的休憩方式主要呈現為了兩種:一是城市化娛樂,如公園化的中央游憩區以及逐漸轉向城市園林化的步行街等;二是郊野化娛樂,如農家樂、主題公園。森林公園等。在本身不具備盈利性的中央游憩區和步行街中,居民的消費卻并不少。
公園的經營運作模式可根據人們在旅游中的需求來進行探究,在公園中經營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飲品類、露營、交通工具(自行車)的提供以及各類主題項目展會的開展來進行盈利。
(三)根據商業模式所衍生的經營運作模式
第一,在政府的角度上來看可在公園免費開放后成立相應的公園基金,利用公園基金來籌集相應的資金,以維護公園的正常運營。公園管理模式則采取委托經營的模式。根據商業模式來經營公園的過程中應首先根據公園自身的特性制備明確的規劃,在規劃中應根據市場的特征,時域性、客流情況以及消費群體來進行;其次,結合規劃的內容策劃出合理的項目;最后,設計合理的盈利方式:如小門票、購物點、游樂項目以及餐飲等的常規收入、開辦展會與活動等的費常規收入以及招商引資的收入。為此,公園的盈利模式可根據園內的項目、時段以及地點的差異性進行設計。
公園在免費開放后,勢必會造成人流量的增加,在一定成都上加大了公園的管理成本。因此,公園在免費開放后應設定一定的人流量,避免因人流量過大而對公園造成損害。
三、結語
由于公園所特有的共享性,在免費開放的勢頭下,公園管理與運營勢必會發生較大的改變。公園在為人們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勢必需要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綠化環境,而這些條件要得以滿足則需要足夠的資金。而在目前公園管理運營資金主要憑借政府撥款的情況下,很難滿足公園正常運營的需求。公園在經營過程中可根據旅游的休憩方式和商業模式入手,探索出適合公園自身特性的經營運作方式,確保公園的資金充足,以更好的維護公園的運作,滿足城市居民對綠色健康生活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曉琴.地質公園創新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1):44-46.
[2]蔣琳.淺談桂林園林植物園的公園管理[J].南方園藝,2011,22(1):35-36.
[3]許俊.城市公園開放管理與效益探討[J].安徽林業,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