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杰
摘要:農學專業不同于中等職業學校其他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有著更高要求,中職院校在實際教學中更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本文主要從中職院校農學專業教學現狀出發,探討加強農學實踐教學的具體措施,以期為今后教學工作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 中職學校;農學專業;實踐教學
我國職業院校一直以來傳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指導”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同時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素質和熟練專業技能的人才為教學目標。然而在大多數職業院校實際教學中,教學模式仍以傳統方式為主,注重理論教學,強調系統性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造成中職院校農學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差、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的現狀。改變中等職業院校農學專業傳統教學模式是目前刻不容緩的工作。
一、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在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教學現狀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隨著我國工業和第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發展目光投入城市中,導致農村就業人員呈現老齡化趨勢,使我國農業生產力嚴重滯后于社會發展的要求,這一現象給中職院校農學專業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沖擊。第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是能夠將新科技、新技術應用于實踐中的新型人才,要求農學專業教學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以培養實踐與理論并重的農業實用型人才為主要教學目標。第三,由于大多數中職院校仍采用傳統課堂理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重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導致一些農學專業學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實踐專業技能,在人才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第四,中職院校農學專業教學中存在教師能力不足、無法開展實踐教學的現象,絕大部分中職教師也許具備足夠的理論教學知識,但是缺少必要的實踐工作經驗,在專業實踐教學中往往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二、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校內實踐基地和實驗室,加強實踐教學。
要加強中等職業院校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保證教學資源的齊全,農學專業不同于一般專業,更強調的是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未來職業要求看中的是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中職院校首先要保證校內教學實踐場所建設,校內教學實踐場所建設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實踐基地的建設,如蔬菜基地、果樹基地、花草基地等,另一方面是專業實驗室建設,如組織培養實驗室、標本制作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和校內實踐基地建設有利于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可以在專業實驗室中通過實驗操作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進一步了解理論知識的發生原理,在實踐基地中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將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如學習植物嫁接的知識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先在實驗中完成嫁接實驗的具體操作,掌握有關植物嫁接的專業知識,再在花草基地中選取合適的植物進行嫁接處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比賽,看看哪些學生進行的嫁接處理是最成功的,并給予適當獎勵。
(二)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要想加強中等職業院校學生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是關鍵,提升教師團隊的實踐教學水平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將專業實踐經歷作為教師聘用考核標準,在招聘中注意引進理論知識過硬、實踐經歷豐富的“雙向型”教師人才,或者聘用企業優秀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來校擔任兼職教師。另一方面是加強對現任教師的培訓,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和考察,鼓勵和支持校內教師前往相關專業企業任職和學習。總而言之,高職院校需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改善教師團隊結構,提高教師團隊整體的專業實踐教學水平。
(三)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提供專業實習崗位。
要想加強中等職業院校學生農學專業實踐教學,辦出職業院校專業實踐的教學特色,離不開校外企業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學校融洽與校外企業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校外實習崗位。校外實習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學校定期組織全體學生集體前往當地生產規模合適、生產水平較為先進、管理科學規范的企業進行“見習”,“見習”是由老師帶隊,讓學生前往企業進行參觀和短暫學習的機會,一般為期2到3天;另一種是在學生臨近畢業期間,學校給學生爭取到的前往企業進行專業實習的機會,實習期一般為3到6個月。
三、結語
實踐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農學專業教學中具有重大意義,目前中職院校的首要任務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專業實踐教學,重視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為首要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