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暢 陳瑋嘉 陳健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提升,對科技期刊及其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越來越多高學歷青年人才加入到科技期刊行業。將高素質從業者培養成為科技期刊行業的專家型人才是行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共識。因此,編輯職業規劃顯得尤為重要。正確認識科技期刊發展趨勢,樹立職業編輯觀,將個人職業成長與單位行業發展相融合,從熟悉編輯技能的合格編輯,到一專多能的職業編輯,再到復合型領軍人才,每一步地實現都需要良好的職業環境和個人發展規劃。
關鍵詞:職業規劃 科技期刊編輯 職業編輯 復合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109-0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demand for sci-tech periodicals and their practitioners is higher and higher.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young talents with high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have joined the sci-tech periodicals. It is a common objective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actitioners into expert talents in sci-tech periodicals. Therefore, the editor's career plann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 good career environment and a 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 are needed for every editor of sci-tech periodicals to form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tech periodicals, build up the professional value of editing, integrate the personal career grow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industry and to transform from a qualified editor equipped with the skilful editing skills to a versatile professional editor and to a compound leader.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 Editors of sci-tech periodicals; Professional editor; Compound talents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新興行業層出不窮。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模式不斷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萍计诳霭嫘袠I是傳統出版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互聯網技術、新媒體平臺、移動技術的普及,人民的閱讀習慣和方式都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作為一名年輕的科技期刊編輯,既需要熟練掌握行業傳統知識技能,又要面臨新知識新技能的挑戰,因此,未來對科技期刊編輯的綜合素質要求將大大提升,科技期刊編輯的職業化將進一步突顯。近些年,出版行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時代,人才培養力度大大加強,一大批優秀的青年辦刊人開始成長,但新時期的辦刊人所面對的職業環境更加的復雜多變,作為一名編輯如何構筑自己的職業規劃,作為一個雜志社或編輯部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期刊出版需要的高素質多層次編輯團隊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作為一名從普通期刊編輯逐步成長起來的科技期刊經營管理者,對于期刊編輯職業規劃有著自己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給予大家啟迪。
1 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宏觀分析,當前正處在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傳統的社會經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對物質和精神生活更高的要求,因此,社會經濟形態的轉變是大勢所趨,社會經濟形態會從被動供給式的需求滿足過渡到以主動服務式的需求滿足。微觀而言,出版行業發生顛覆性的變革,數字網絡技術的浪潮[1],使得傳統的紙媒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數字出版形式將成為主流,紙質出版物可能會演變為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的“奢侈品”。作為出版人,如果不能順應時代的變革,可能將面對職業自我效能感的缺失[2],最終影響工作和生活。因此,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做好個人職業規劃,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同時,提升個人的人生價值。
2 職業規劃中的“兩個統一”
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青年編輯在入職之初,對自己長期從事的編輯工作進行正確合理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職業生涯的開發和管理包含個人和單位兩個層面,它既強調個人的自身發展,同時還要求個人和單位需求的同步提升。青年編輯職業規劃應當是編輯個體滿足與編輯部發展需要的統一,二者相互相成[3]。如果在編輯部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勢必會順風順水,相反則會處處“碰壁”,易產生職業倦怠感,甚至喪失職業信心。另一方面,職業生涯的開發和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認知,還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將職業規劃轉化為職業能力,通過職業能力的提升強化職業自我效能感,進而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一步步走向職業成功,因此,良好的職業規劃是認知和行為的統一。
3 編輯職業規劃的層次化與多元化
3.1 編輯職業發展的3個層次
(1)入職初期:編輯應以及早熟悉編輯業務和基本流程,能盡快獨當一面為期刊工作為職業規劃目標。尤其涉及專業學術期刊(如醫學期刊),通常需要編輯知識技能和專業知識技能的雙重學習,甚至一名優秀的青年編輯還應熟練掌握專業英文、統計學知識、應用文寫作、對外交流溝通等從事出版行業必備的公共技能。這一時期是青年編輯夯實基礎的時期,也是感性認識編輯職業的重要時期,未來能否發展成為職業編輯,入職初期的規劃和自我效能感尤為重要。
(2)專業化形成期:在完成了入職初期編輯基本技能的積累后,編輯職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多元化時期,應當以某一專業領域或者方向的深入研究作為中期職業目標,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4]。編輯職業的多元化是由行業的職業屬性決定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復合型編輯人才成為人才發展的趨勢[5-6],但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才成長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在此時期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終的結果會使青年編輯失去了方向,難以形成良性的職業規劃,因出現職業倦怠而虎頭蛇尾,導致主動學習能力喪失、職業能力發展停滯,甚至放棄編輯職業。相反,青年編輯如果能根據自身基本能力素質、工作風格、興趣愛好等在多元化能力培養期找到自己優先專研的專業化方向,并努力形成專長,將大大提升職業規劃的成功率。
(3)編輯職業化時期:在既能熟練掌握編輯技能,又有某一專業領域的學術造詣之后,編輯可以突破自身發展角度的限制,更多地從全局(編輯部或期刊社)的發展需求出發,以培養自己成為本單位(行業)的領軍人才為長期職業目標。這一時期也是編輯真正走向職業化的階段。因為有了較高的專業學術造詣,很容易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加之傳媒出版行業的團隊合作屬性,復合型人才(團隊)的錘煉將變得順理成章。
3.2 編輯職業發展多元化分析
什么是編輯職業發展的多元化?當前是知識信息爆炸和傳播媒介快速更迭的時代,隨著出版業務的不斷轉型發展和產業延伸,對從業者的能力要求已經不再局限在傳統紙媒時代策劃、審稿、編校等編輯學技能,而是呈現多元化,越來越多的業務需要應用到傳媒、藝術、計算機、營銷等更為豐富的專業能力。除了跨界人才的引進以外,通過編輯自身職業規劃培養出版行業發展所需的專業技能才是長遠之計。隨著編輯職業的多元化需求,自然給職業規劃帶來了多種選擇路徑,也符合編輯專業化形成期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
結合當前出版行業的發展和本單位傳媒中心的戰略規劃,以下幾類專業化人才應當是未來出版行業需要的,可以納入編輯職業規劃的參考:(1)學術型編輯,此類人才應注重編輯學和專業學術(如檢驗醫學)能力的研究,不斷專研提升學術價值導向、學術選題策劃、學術價值研判、學術前沿焦點捕獲、學術問題與專家學者對話、出版影響力評價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同時需要具備根據不同學術受眾設計差異化學術內容的能力[7-8]。(2)技術性編輯,此類人才以熟悉傳統的編輯出版業務流程和技能為前提,通過創新性技術手段實現對傳統及新型編輯出版業務及流程的標準化、智能化、科學化、可視化管理,幫助出版單位合理調配人財物資源,提升出版質量、優化出版周期[9]。(3)傳媒型編輯,此類人才應重點聚焦在傳播學的研究,包括不同傳播媒介、形態、形式、內容、品牌、職業習慣等因素對傳播力的影響,具備優質內容與優質媒介融合的能力。(4)營銷型編輯,此類人才應該重點培養學術客戶服務、學術需求挖掘、學術產品推廣營銷、招商引資等學術與產業融合的能力[10]。(5)管理型編輯,此類人才應當重點專研出版管理領域,特別是隨著多元化編輯職業形態的出現,傳統單一的編輯部管理制度,人事、績效體系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結構合理的編輯團隊,構筑單位文化軟實力成為剛需,也是實現出版單位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跟許多傳統行業學科發展的規律一樣,隨著我國學術出版行業戰略轉型,對編輯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精細化[11]、專業化,但不論選擇哪條路徑開啟自身的中期職業規劃之路,都繞不開學習與專研。編輯職業發展的多元化為青年編輯的成長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但殊途同歸,最終都是為實現編輯職業化,在實現所在單位發展目標的同時,獲得個人更高的職業成就。
4 良好職業規劃形成的建議
既然職業規劃是個人和單位發展的統一,那良好職業規劃環境的形成也是個人和單位共同努力營造的結果。就用人單位而言應該盡可能具備以下條件:(1)高度的文化認同。(2)明確的發展目標。(3)科學的價值導向;(4)健康的激勵機制[12]。(5)公平的競爭環境。(6)公正合理的回報。就個人而言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高度敏銳的思想政治覺悟。(2)持之以恒的學習能力。(3)創新思變的危局意識。(4)知行合一的優良習慣。(5)實事求是的個人定位。(6)合作共贏的大局觀念。
作為當今的科技期刊從業者,我們面臨者著變革、面臨著多元化,我們該堅持科技期刊經營以公益性為主的基調[13],堅持為學科發展人才成長服務的宗旨;努力讓我們自己成為符合當代學術出版行業需要職業技術人才,為我國科學事業快速發展,實現科技強國的發展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周浩.淺談數字編輯的職業規劃[J].科技與出版,2016(7):8-10.
[2] 謝文鴻,江霞,吳艷妮,等.醫學期刊青年編輯職業自我效能感缺失原因分析與培養策略[J].編輯學報,2017,29(1):84-87.
[3] 盧佳華.學術期刊青年編輯的職業規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6(3):281-285.
[4] 余紅,李婷.我國網絡與新媒體人才需求調研與專業培養[J].現代傳播,2014(2):134-138.
[5] 王向軍.“技術型”全媒體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探索——以“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為例[J].視聽,2018(6):243-244.
[6] 劉紹斌.論創新型符合型科技期刊人才隊伍建設[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30-31.
[7] 趙慧芳,栗曉黎,鄒宇玲,等.學術期刊編輯業務能力培養是期刊質量之本發展之源——以《藥物分析雜志》《中國藥事》編輯團隊建設為例[J].編輯學報,2016,28(2):183-185.
[8] 蔡永明.學術期刊編輯的人才培養路徑[J].學報編輯論叢,2016(00):194-197.
[9] 郭飛,游濱,薛婧媛.學術期刊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68-71.
[10] 丁明剛.試論期刊的學術營銷[J].出版廣角,2010(2):55-56.
[11] 賀偉,孫芳.國際知名科技期刊辦刊經驗初探[J].編輯學報,2017,29(S2):93-94.
[12] 嚴國興.淺談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媒體人才隊伍建設[J].人力資源管理,2018(5):180.
[13] 張鐵明,顏帥,佟建國,等.關于提高我國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思考[J].編輯學報,2010,22(4):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