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澎 孫榮敏
摘 要:為了解決民辦獨立本科高校機械拆裝實訓課程合理建設的問題,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的課程建設策略,重點從教學內容、教學設施、教學文件和考核等方面圍繞產業、專業和企業等進行建設的探索,通過對該建設策略的實踐應用,建成了適合當前且滿足未來發展的機械拆裝實訓課程,人才的培養質量與就業皆有促進和提高。
關鍵詞:獨立學院 機械拆裝實訓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b)-0172-02
目前普通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觀念已經有大有轉變,專業性的實踐課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其中《機械拆裝實訓》課程在機械類專業實踐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課程在高職、大專和本科等不同學歷層次的教學中側重點不同[1],即使同等學歷層次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學內容也是不同的,其中獨立學院機械類專業開設《機械拆裝實訓》課程有其必然性和特殊性,那么就需要建設該門課程并進行實踐,繼而提高教學質量與就業質量[2]。
1 研究目的
為了開設《機械拆裝實訓》課程后能夠切實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將理論中的抽象知識現實化,彌補教學與應用的差距,將獨立的知識點系統化,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更加突出專業的特色和優勢等,因此需要探索課程建設的方法。在課程建設中需要解決課程的方向、培養的能力、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問題,同時還需要解決如何制定教學內容、教學設施、教學文件等具體問題,最后要考慮平時考勤、階段性考核和最終成績評定等。
2 建設內容
2.1 教學內容
根據機械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特色,制定《機械拆裝實訓》課程的目標和方向,另外根據一般的行業企業工作崗位內容確定需要達到的能力,圍繞所需能力制定授課內容和方法,由于獨立學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因此專業的開設基本是圍繞產業的,所以課程方向、內容和授課方法目標一致。
2.2 教學設施
建設機械拆裝實訓室可以分為從無到有和從有到新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建立核心、打造框架,是根據當前的教學必要性進行硬件建設,即根據已經制定的教學內容進行設備采購,其核心著重在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中理論教學不能替代且學生未來從業而必須掌握的那部分知識和技能。第二個階段是凝練內涵、深層建設,是根據行業技術和教學方式的發展進行規律的探索,開展課程建設和改革,因此除了對硬件設施進行補充和升級外,更主要是在機械專業方向下的逐步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拆裝實訓中的對象要有一定的專業特色,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利用實訓平臺開設模具拆裝實訓課程。但本科院校實訓設備不要盲目地追求與企業所采用的設備一致,只要設備設計方法和技術路線相通即可。
2.3 教學文件
最基本的教學文件包含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實訓指導書、教學計劃等。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依據國家、地方、行業等相關方針政策并結合區域經濟進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中對課程的定位決定了課程大綱的方向和內容,這類文件由專業負責人和課程帶頭人完成,屬于頂層設計。實訓指導書是最重要的課程教學文件,其建立是在課程大綱的指導下,針對達成課程目標而開展的具體實施方法,內容主要包含安全知識、工具介紹、拆裝知識和相關管理工作。教學計劃是對教學任務在時間安排上的合理規劃,根據專業方向的必做和選做的內容進行取舍來制定,確保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教學任務。
2.4 考核
機械拆裝實訓考核方式以過程性考查和最終性考查相結合較為合適[3],考查內容有機械拆裝中用到的方法和工具,拆裝過程中各方面的管理情況和安全考慮等,同時可以增加答辯和創新設計環節,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總結和反思,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5 其他
機械拆裝實訓課程建設應因地制宜,要吸收其他院校優秀的成果后,從源頭進行設計,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課程建設除了要考慮上述幾點外,還需要對辦學層次、生源質量、師資隊伍、地方經濟等其他因素進行具體分析,確保在有限的條件下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3 具體實施
我院屬于地方民辦獨立本科院校,下設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是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在機械制造領域生產一線的高級技術骨干和管理者或小、微企業帶頭人,屬于應用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圍繞人才培養規格和目標,對課程進行分析和論證,決定建設機械拆裝實訓這門課程,確定機械拆裝實訓課程的拆裝對象是機床與其他裝備,實訓室建設需采購機床及夾具、拆裝工具、教學設施設備,考慮到教學的同步性、經濟性和規模,采購車床多臺,其他類型機床各一臺,可以同時容納80人進行3~4周的教學。
機械拆裝實訓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定為專業集中實踐必修課,在大綱中的任務體現是在安全的基礎上,有效的利用工具對機床進行拆裝和測繪,利用計算機完成對機床的三維建模、二維繪圖和拆裝說明書編寫等工作。通過機械拆裝實訓鍛煉以學生加強對機械制造領域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能夠全面系統的掌握機械拆裝過程中的各方面知識。能夠舉一反三,可以拆裝類似結構的設備。另外通過拆裝過程發現傳統機床和拆裝工具的不足,進而提出解決和改進方法,提高實踐創新能力。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具有對機械制造相關設備進行設計、改造和管理等能力,側重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來保證順利生產制造,不側重于拆裝方法和技巧的提升訓練。
借鑒企業管理方式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實行可視化標準,根據目前現有的教學設施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案,聘請企業技術能手對校內教師進行培訓,同時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組織采用小組組長負責制,學生分小組并設小組長一名(可以定期更換),首先由指導教師對組長進行培訓,然后組長對組員進行培訓和分工,最后指導教師按計劃發布項目任務,各組制定方案后,由指導教師審核并加以指導,有序的展開工作進行實施。
成績一般有平時、階段性、期末3個部分組成,考查形式有小組的合作、拆裝、答辯和個人的答辯和報告組成,提交成果有小組的拆裝說明書(附三維建模圖片和現場照片)、測繪圖紙和個人的實訓報告組成。每個考核的環節和材料實行一票否決制。
4 結語
機械拆裝實訓課程根據學校的辦學與專業定位、通過合理的策略進行建設,可以提升專業特色,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夯實基礎的同時能將之前學習到的相關知識進行綜合性應用。目前我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在開設機械拆裝實訓課程后,獲得師生和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就業率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 楚文慧.任務驅動法在“自動變速器拆裝實驗”教學中的實踐[J].高教學刊,2018(8):127-128,131.
[2] 李少軍.機床拆裝實習教學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5):221.
[3] 周嵬,郭佳萍,于穎.《機械拆裝與測繪》課程教學設計[J].經貿實踐,2015(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