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超
摘要:隨著各礦井生產的機械化,機械設備在礦井開采所用越來越多,為防治機電事故的發生,對礦井機電設備調查分析,發現主要存在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培訓不到位,管理組織不健全和管理不到位等特點,針對現存狀況提出強化技術人員培訓,完善管理體系,落實機電維修等對策。
關鍵詞:礦井機電管理;缺陷分析;改進對策;研究
引言
煤礦開采需要用到很多機械設備,這些設備大多具有不同的功能與結構,要想使這些設備合理配合,實現高產、高效,必須管理好這些設備。同時,礦井機電事故也一直是制約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的重要因素,在礦井機械設備不斷增多的今天,礦井各類機電事故也越來越多,有電氣事故也有機械事故,這些事故已嚴重影響到礦井的正常生產。綜上,這就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礦井機電管理現存缺陷,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進行應對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礦井機電管理現存的缺陷
(一)專業人才匱乏
煤礦開采本身屬于一項高危職業,且很多礦山地理位置偏遠,工作條件艱苦,生產環境惡劣,礦山生活單調無味,缺乏吸引力,以致很多高端人才都不愿意到煤礦工作。當前國內很多煤礦企業都不重視人才培養,缺乏健全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以致很多礦井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對此,部分礦井為盡快解決礦井機電工短缺問題進行了很多努力,開始逐步重視人才培養,但在實際培養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如由于礦井高素質人才有限,部分一線人員在培養后仍無法達到工作需求,再者也有部分人員經相關培訓能獨擋一面后,便會選擇離開,尋求更好的發展道路等。這樣造成礦井高素質、高技能的工作人員很不穩定,技術精湛人才長期匱乏,這已成為制約礦井高產、高效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完善的培訓管理
當前很多煤礦企業大都選擇了自行培訓,這種培訓雖經常進行,培訓也花費了很多經費,但實際效果卻不是很明顯,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下列幾點:a)所用培訓方式陳舊,只重理論講解,輕實踐操作,理論實踐缺乏結合性,且培訓針對性不強;b)培訓形式單一,教育方式粗獷,無法充分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c)采用走過場式培訓,考核只是一種形式,只要參加,考試必過。雖然很多人都取得了培訓合格證,但在實際工作中進步不大,不能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
(三)機電設備操作不當
現在眾多礦井仍以生產為主要目標,輕視其它工作,同時機電設備檢修制度形同虛設,只要機電設備還能運轉,就得生產,機電設備連續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加上工作人員操作粗獷,機電設備沒人愛護,維修時間安排生產,維修無人保養更無奢望,最終導致機電設備運轉惡化,發生事故后維修難度加大,設備重新正常運轉可能性低等。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
調查發現眾多礦井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不完善,而相關標準規定,生產礦井應建立17種基礎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但是仍有礦井弄虛作假,未按標準實施,即使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也從無人員考核,機電制度的建立只是應付上級檢查,蒙混過關。同時還存在現場監督管理人員職業素質不高,缺乏責任心,對相關規范、標準。管理規定認識不清或根本不了解,檢查監督走過場,只看外表,不能發現問題,查不出實質的隱患所在。還有一些人員發現隱患后,執法不嚴,或者只管開單子,既不整改落實,也無指導意見,隱患整改不排除,同類問題長期存在,時有發生,成為重大事故的導火索。
二、礦井機電管理改進對策
(一)努力穩定專業技術人員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應重視引進人才,投資人才。不僅對員工積極開展專業素質教育,而且應進行必要的素質教育,引導員工擺正自身價值觀,愛崗敬業。同時幫助員工擺正職業取向,讓他們明白不是只有行政路線前途光明,走好技術路線同樣可以實現良好的發展。另外,企業應重視提高熟練技工的福利待遇,并應進行必要的激勵表彰,充分滿足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在實際生產中,應采取相關措施,努力穩定專業人才隊伍,如可通過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及進行預見性的人才規劃等使專業技術隊伍更穩固,以更好地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二)重視提高培訓質量
先進的機電設備需由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正確使用、合理維護、科學管理才能發揮出最大效能,因此,必須充分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與專業技能,這樣不但能使機電設備的生產效能達到最佳,而且有助于機電設備設備實現快速發展、創新發展,讓礦井機電設備盡快實現自動化,智能化。a)應重視對新入職員工開展必要的崗前培訓,讓他們系統地學習各項基本技能,通過考核后才能進一步上崗作業;b)對在崗員工進行培訓,有效提升崗位操作技能,并逐步規范操作行為,部分特殊作業崗位,操作人員必須持特種證上崗;c)嚴把培訓關,對于不認真學習,培訓,培訓考試不合格者應堅決不給發放合格證,應確保所有在崗人員都持證上崗,使其有過硬的技術素質與個人素質。
(三)落實機電設備檢修維護
礦井一切機電設備都應劃分責任人,專人負責檢查、檢修。機電設備要留有合理的檢修時間,嚴禁出現不出事故連軸轉,出了事故搶修干,杜絕零碎事故,提高設備完好率,開機率,保證設備持續可靠運行,保障安全生產。
(四)完善監督管理
明確監督管理責任區,明確監督職責,落實檢查責任,提高監督人員職業素養。確保責任人員檢查到位,隱患整改到位,制定建立互相監督管理體制。加大違規打擊力度,明確懲罰機制,提升檢查監督人員地位。對于發現隱患要堅決查處,隱患與違章要追溯根源。同時要創新檢查方法方式,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轉變單一的硬件檢查,要兼顧軟件,工作質量,擴大檢查范圍,把固定,流動,特種設備同一納入檢查體系,建立安全診斷評價標準。
結語
由于礦山機電系統復雜,龐大,各種機電設備不僅種類繁多,性能各異,而且機電設備工作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因此,礦井機電管理屬于一項復雜系統工程,礦井機電管理工作只有起點,而無終點,需要我們在實際管理中持之以恒,努力堅持,常抓不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做好礦井機電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排除各種安全隱患,更好的保障煤礦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李平,陳健永.當前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探析[J].煤礦開采,2016(4):88-90
[2]馬新華,陳國強.淺析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煤炭工程,2015(7):45-47
[3]馬新華,陳國強.淺析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煤炭工程,2016(7):60-62
[4]杜進棟,孔晉華.煤礦安全培訓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J].中國煤炭,2016(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