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聲伸
[摘 要]教學反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即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它是把握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理解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貫穿于整節課堂。教師通過教學反饋,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過程,對課堂的知識安排做出合理的微調,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反饋 ;有效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反饋主要是使傳統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學習形式轉變為積極學習的一種方式。這種學習模式的轉變,旨在建立起師生平等的對話,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借助課堂教學反饋,讓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教師能夠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課堂反饋的重要性
1.老師方面
教師通過課堂反饋,能夠及時了解自身的教學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了解這些情況后,及時修改教學計劃,更新教學進度。無論制定的教學計劃是否完善,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不是看備課筆記上的教案寫得如何,而是看大多數學生是否真實接收并貯存了信息以及具備了某種技能。這種反饋對教師的教學意義重大。
2.學生方面
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給予教師反饋信息,教師根據這種反饋信息,能夠對學生進行分析和評價,學生通過這種分析和評價,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成果產生更深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學生不僅看到了自己的成績,精神上得到了滿足,伴隨著興奮和快樂感,就會產生自信,從而進一步激發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學生可以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找出問題所在,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度,同時還能改進自己不科學的學習方法。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反饋實效的對策
1.應該規劃教學反饋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有一個完善的教學計劃,預先設置學生的學習活動,以便能夠及時掌握動態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預設的內容,程序,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在教學“1~5的乘法口訣”時,老師沒有按照教材提供的情境圖教學,而是這樣提問的:你是怎么理解乘法口訣的?當發現同學們都會背誦口訣,老師則問:那么你知道“三五十五”是什么意思嗎?這個問題把學生的思想拉到了從乘法意義上來理解記憶乘法口訣。教師掌握了學生反饋的真實信息,反饋就起到了調節教學的作用。
2.注意學生錯誤的教學反饋,提高數學課堂反饋的正確率
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過程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知識的片面性或思維性等原因,由此產生的教學反饋往往是最真實,最直接的。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一些錯誤的反饋信息,往往是一帶而過,其實在教學中這些錯誤的反饋信息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素材,通過錯誤的反饋和教學難點想對比,會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例如,例如在教學“小數乘小數”例題講解2.4×0.8時,學生在嘗試計算中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1.92,另一種是19.2。教師在處理學生的錯誤反饋方面非常有經驗。他并不直接否認這種做法,而是讓同學們通過討論交流,找出錯誤的原因,通過積之間的變化規律,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3.借助差異性的教學,提高反饋信息的綜合性
小學生在思維品質和理解能力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在教師應對反饋信息中應因人而異,使小學教學能夠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點檢查和指導學習能力差的一些學生,以提高反饋信息的效率,減少學習難度。同時,對于那些高水平的學生也需要向他們提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以確保不同層次的教學能順利完成,從而使反饋信息得到有機整合。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求平均數的應用題,題目為:課桌上分別有7、10、8、8、7支筆,問平均每張桌子放幾支筆?學生一般求解方法是將總數相加再除以5。然而求解方式其實有幾種,這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黑板上寫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學的本質在于讓學生了解解題的復雜意義,同時讓一些高水平的學生通過思考各種解題方法來看待解題方法的多樣性。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也可以從中領悟到一般與特殊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反饋信息的綜合性。
4.將教師的反饋與學生的反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在教學中,如果要提高反饋的有效性,教師將學生的反饋信息與自己的反饋信息有效結合起來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當教師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在學習問題時,應及時總結,將總結后的信息與自己的教學信息整合起來,然后調整教學方法。通過這一過程,既改善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又提高了整體教學效率,對提高反饋的有效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反饋的及時性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反饋的及時性,以充分把握學生學習的現狀,同時不斷調整和優化課堂,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娟娟.探討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分析[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5).
[2]韓鶯紅.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文化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29).
[3]李永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探討[J].發展,2013(2):146.
指導老師:鄭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