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云
【摘要】 目的 總結小兒秋季腹瀉通過中醫推拿進行治療的具體方法以及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100例小兒秋季腹瀉患兒的臨床資料, 所選患兒均接受中醫推拿治療, 總結患兒第3、5、7天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第3天, 100例患兒中痊愈11例, 顯效16例, 有效68例, 無效5例;治療第
5天, 100例患兒中痊愈43例, 顯效45例, 有效12例, 無效0例;治療第7天時全部患兒獲得治愈康復。
結論 臨床中針對小兒秋季腹瀉采取中醫推拿治療效果理想, 操作方法簡單, 治療價格低廉, 能夠避免吃藥打針為患兒帶來的痛苦, 更加容易被患兒和家長接受, 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小兒秋季腹瀉;中醫推拿;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25
小兒秋季腹瀉主要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引起, 患兒的臨床表現包括大便次數增加, 大便量多, 表現為水樣或是蛋花樣, 經常產生脫水以及酸中毒癥狀, 現在西醫治療小兒秋季腹瀉一般采取對癥以及補液治療, 但是針對腹瀉癥狀還沒有有效的干預措施, 一般需要等待自行好轉[1]。小兒腹瀉屬于中醫學中的泄瀉范疇, 泄瀉之本, 不由于脾胃, 蓋胃之水谷之海, 脾主運化, 脾健胃和, 水谷腐熟, 化氣化血, 如果飲食失節, 起居不時, 導致脾胃受傷, 水反為濕, 谷反為滯, 精華之氣不能輸化, 合污下降, 瀉利作矣, 夏秋季節, 暑氣當令, 氣候炎熱, 雨水比較多, 濕熱交蒸, 蘊積體內, 導致秋冬風寒之邪侵襲, 從而發病。本文選取本院在以往1年之內所接診的小兒秋季腹瀉患兒資料10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所選患兒全部接受中醫推拿治療, 總結100例患兒的治療效果和中醫證候積分情況, 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診的100例小兒秋季腹瀉患兒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所選患兒中男60例, 女40例, 年齡12~24個月患兒50例, 24~36個月患兒50例;100例患兒中接受母乳喂養20例, 人工喂養50例, 混合喂養30例。有關小兒秋季腹瀉的診斷標準:患兒年齡<3歲, 主要為<24個月嬰幼兒, 秋季多發, 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加、糞便稀薄等, 大部分患兒會伴隨發熱、腹脹以及嘔吐等, 通過實驗室檢查顯示便常規無異常, 或是存在少量白細胞, 糞便檢測顯示輪狀病毒抗原陽性;小兒秋季腹瀉的中醫診斷標準以及辨證分型情況:患兒糞便水樣, 每天排泄次數升高, 便質褐色發臭, 患兒腹部偶爾疼痛, 食欲不振, 小便短赤, 舌苔黃膩, 圍標濕熱瀉;患兒每天排泄次數增加, 糞便顏色淡, 伴隨腸鳴腹痛, 惡寒發熱, 舌苔白膩, 代表寒濕瀉。
1. 2 方法 100例患兒均接受中醫推拿治療:針對濕熱瀉患兒, 清補脾經以及胃經各100次, 揉板門50次, 運內八卦50次, 清大腸100次, 清小腸50次, 退六腑50次, 揉天樞50次, 揉小天心50次, 之后順時針揉患兒腹部5 min, 順時針揉患兒臍部5次, 完成上述操作之后, 推下七節骨100次, 揉長強100次, 捏脊5次;針對寒濕瀉患兒, 補脾經與胃經分別100次, 清小腸50次, 揉板門50次, 推三關50次, 運內八卦50次, 補大腸100次, 揉外勞宮50次, 揉天樞50次, 之后順時針揉患兒腹部5 min, 逆時針揉患兒臍部50次, 完成上述操作之后推上七節骨100次, 揉長強100次, 捏脊5次。
1. 3 療效評價標準[2] 痊愈:患兒接受推拿治療之后, 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顯效:患兒接受推拿治療之后, 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全部獲得顯著改善;有效:患兒接受推拿治療之后, 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好轉;無效:患兒接受推拿治療之后, 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改善, 或是出現加重。
2 結果
治療第3天, 100例患兒中痊愈11例, 顯效16例, 有效68例, 無效5例;治療第5天, 100例患兒中痊愈43例, 顯效45例, 有效12例, 無效0例;治療第7天時全部患兒獲得治愈康復。
3 討論
中醫學中小兒秋季腹瀉屬于泄瀉范疇, 因為小兒脾常不足, 素體脾胃虛弱, 久病遷延不愈, 病后失去調養, 從而生活調攝失益, 脾胃損傷, 無論是因為遭受外邪或是內傷, 都會影響到幼兒脾胃功能, 所以中醫學認為小兒秋季腹瀉的主要病因為脾胃受損[3]。根據現代醫學表明, 小腸黏膜結構以及功能持續性損傷, 正常機制受損, 是引發小兒腹瀉的主要因素, 現在對于小兒秋季腹瀉主要采取營養支持治療、腸黏膜保護劑、對癥治療以及微生態療法等, 但是治療效果不理想, 治療價格非常高昂, 會引發各類副反應, 臨床應用受到限制[4]。
本文選取本院在以往1年之內所接診的100例小兒秋季腹瀉患兒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所選患兒均接受中醫推拿治療, 總結100例患兒的治療效果, 結果表明, 100例患兒接受中醫推拿治療第3、5天后的治療效果顯著升高, 治療第7天時全部獲得治愈康復。對于小兒秋季腹瀉患兒開展中醫推拿治療, 推拿手法需要保證柔和為貴, 手觸于外, 巧生于內, 因為1~3歲的幼兒臟腑非常嬌嫩, 耐受力與成人比較相差甚遠, 所以不可以竭力攻伐, 推拿按摩需要保證手法輕柔與深透, 刺激強度需要準確掌握, 另外, 在推揉患兒腹部期間需要特別注意推揉的速度, 不可過快防止腸扭轉的出現[5-8]。
綜上所述, 臨床中采取中醫推拿治療小兒秋季腹瀉, 治療方法簡單易行, 治療價格相對比較低廉, 有效避免了吃藥打針所帶來的痛苦, 更加容易被患兒和患兒家長所接受, 治療效果理想,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德虎, 臺光耀, 孫燕, 等. 秋瀉散聯合補鋅治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病80例療效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1, 3(5): 426-427.
[2] 譚君梅, 王會鳳, 潘煥. 中藥貼片經皮靶向導入輔治小兒秋季腹瀉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 遵義醫學院學報, 2010, 33(2): 186-187.
[3] 姜丕英, 洪麗君, 王叢禮, 等. 綜合療法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濕熱瀉)348例療效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09, 1(2): 169-170.
[4] 方鶴松, 魏承毓, 段恕誠, 等. “98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紀要、腹瀉病治療新原則、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 臨床兒科雜志, 1998(5):1022-1024.
[5] 王長娟, 李海, 王金剛, 等. 金苓健兒顆粒治療小兒秋季腹瀉80例的療效觀察. 貴陽中醫學院學報, 2013, 35(5):183-184.
[6] 郝永敏. 中醫推拿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2, 19(5):72-73.
[7] 江浩, 譚燕泉. 推拿治療小兒秋季腹瀉186例療效觀察. 山東中醫雜志, 2000, 19(2):92-93.
[8] 陳艷霞, 毛娜, 王紅娟, 等. 中醫推拿敷貼治療小兒秋季腹瀉50例. 環球中醫藥, 2011, 4(2):136-138.
[收稿日期: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