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顯碧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企業對畢業生,特別是對中職畢業生要求越來越高,綜合素質的要求與日俱增。通過多年從事學生就業工作,結合當代學生情況,本文就企業對中職學生素質要求及如何培養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中職生 要求 培養
一、企業對中職學生素質基本要求
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大國,對企業來說,人力資源極易獲取,然而,普遍偏低的人力資源素質卻是無法通過人力資源的數量來替代的,企業對人才的素質有著基本的要求:
1.做人誠實。作為影響企業未來的人才,首先應以誠信為本,這是對企業人才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
2.做事守時。守時就是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有的公司老總稱要“態度”好,也是遵守制度紀律的一種具體體現。
3.勤奮好學。知識經濟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不斷培訓是企業和人才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改進人才崗位勝任能力和提高企業績效的重要手段。作為企業人才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企業和個人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4.吃苦耐勞。用公司老總的話說,吃苦耐勞是一種品質,是一種精神,也是一名員工必備的素養。
5.團結和諧。21世紀是一個追求雙贏的時代。世界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獨行俠的時代已成為歷史,單打獨斗、爾虞我詐的無序競爭即將過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競爭時代已經來臨。在這種環境中,需要人才有較強的人際協調素質和溝通素質,既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標,也要知道別人在考慮什么、關心什么,相互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如果能常常進行有效的溝通,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失誤,達到共同的目標。
6.愛崗敬業。俗話說得好“不愛崗就下崗,不敬業就失業。”在任何一個用人單位,愛崗敬業是對新員工素質基本的要求。干一行要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7.開拓進取精神。企業要發展,高層決策固然很重要,但員工尤其是決策層以下的骨干員工的開拓進取精神絕不可缺少,這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8.團結務實精神。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生產力。一個企業。不論是什么崗位。都離不開團結協作、求真務實的精神。這是因為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團隊,只有這個團隊的力量形成了一個合力,不管是生產經營,還是市場開拓,都會有一種力量的氣質。這種力量的氣質是企業走入興旺發達的根基。
總之,一個企業的競爭能力,來源于企業人才素質的不斷優化。通過企業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創造企業的競爭優勢,已成為企業競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企業越來越青睞的八類人才:對企業忠誠、有歸屬感的人;綜合素質好的人;有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人;有專業技術的人;溝通能力強有親和力的人;有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的人;認同企業文化的人;帶著激情去工作的人。針對這樣的企業基本要求,我們中職學校就要有側重點的進行學生的具體方向性的培養,以適應現代企業的不同需要。
二、中職生素質培養
(一)傳統教育模式的改變
學校每個學期都要在學生中進行傳統的“三好學生”的評選,其標準從德、智、體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但在實際評定過程中,學習好成為首要條件,“德”被理解為人緣好、踏踏實實不惹事,“體”被曲解成運動技術好,卻忽視了最主要的身體素質。最后,還是考試成績成為評價一個學生優劣的唯一依據。但是許多企業的“優秀”概念早已悄然發生了變化:需要的不再僅僅是學校里高分的“好學生”、恃才傲物的“人才”,而是能吃苦耐勞,以企業為家,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因此要重新樹立人才標準,消除認識上的誤區。有一種觀點:有用即人才。學校應該把“做健康人、做社會人、做職業人”作為德育課程的主題。
(二)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地規劃職業生涯,將個人的興趣愛好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緊密結合
傳統教育關注的重點是人在社會化早期所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校教育與社會的連接較為忽視。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恰恰跨越學校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鴻溝”,在注重了在社會化過程中的一般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與培養的同時,更加關注每個社會化個體間的差異性,注重個性特征的發展,依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心理特質、身體條件而進行特殊知識與特殊能力的傳授,同時強調人的自我成長,強調人與環境的協調與互動,這與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十分吻合。
(三)豐富和充實中職生的精神世界,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
今天我們培養的中職生不是單一的“操作32",而是一個能夠適應未來社會飛速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他將在一線工作崗位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智慧發揮技術革新和再創造的作用。同時也應當在社會閑暇生活中充分享受高尚精神生活的愉悅和樂趣。因此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應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使命。重視企業文化,重視企業的不同需要。
(四)企業文化培養
中職學校要培養學生提前了解企業,了解企業的文化。適當的校企合作班,可以把企業要求作為重要參考。職業教育“最大的認可是實踐認可和社會認可,最終是用人單位的認可”。職業院校要以企業對畢業生喜歡不喜歡、社會對畢業生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客觀依據,將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作為評價學校工作業績的標準。
城市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城市的發展依賴于職業技術的發展。成千上萬個職業構成了城市的經濟體系和社會組織,幾百萬、上千萬個勞動者世代更替、一脈相承,以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在各個不可或缺的職業崗位上,創造著財富,刷新著文明,而我們的職業教育肩負著向富有生機的城市生命延續輸送新鮮血液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