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進了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在融媒體時代下,由于無法實現對傳統相互獨立的功能板塊進行統一的管理,與當前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呈現出不相適應發展情況。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電視臺進行資源整合提供了動力和可能性,完善了電視臺的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效果及質量,能夠更加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新時期;新型城市化;傳統媒體;新媒體
前言
媒體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傳播形式,其發展建立在傳統媒體變革上。當前時代是新媒體的發展時代,手機APP成為人們常用的軟件,App上涉及到的內容較多,集玩、聽、看、電視于一體,為人們提供了靈活快速的交流方式,對傳統媒體的快速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為了能夠與時代實現共同發展,需要對傳統媒體進行革新,以促進傳統媒體競爭能力的提升。電視臺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應改變傳統以單一采編為主的新聞報道方式,向多屏“融合”和“臺網”融合方向發展,以便能夠完成對全媒體運作新業態的建立,以促進傳播效益最大化的發揮。
一、融媒體系統功能
(一)信息匯聚
信息匯聚主要是指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相關的文字、音視頻及圖片信息,線索在匯聚過程中,需采用短信、電話、手機端及PC端等形式來實現。還可對電視中的節目進行全面的匯集,以完成對各縣市、省市中節目的搜集,將各類節目匯聚在一個視頻上進行播放[1]。
(二)內容生產
內容生產項目集聚了信號調度、業務生產及數據遷移等功能,同時也包含廣播總控系統、廣播音頻編輯播網、錄播室、可視化直播室等,同時還包括電視中的電視總控系統、電視演播室系統及播出網等。新媒體中包含的網站有APP等各類生產網絡,新媒體網站等,同時還包括各類主干網絡。電視臺生產系統的特點以文稿實行全臺共享為主,主要包括紙媒共享、網站、廣播、電視等系統,通常被建立在電視端,并且在全業務中覆蓋,所涉及到的稿件及所匯聚的線索在各類媒體上均能夠實時查詢到,提升了信息共享效果[2]。
(三)基礎服務平臺
基礎服務平臺主要包括統一的監管平臺、全臺中心媒資、轉碼服務、用戶認證、流程引擎、渲染服務等。為了提升監管平臺建設效果及質量,應花費較大的精力,對電視臺的各系統平臺及機房進行統一的監管及處理,以便能夠將信息分屏展現出來,完成對信號及相關設備的有效監測,同時也實現了對各業務流程的全過程監測。
二、城市融媒體技術平臺的實踐
(一)指揮報道系統
指揮報道系統作為電視臺中新聞業務中的統一指揮中心,指揮中心的建立,將融合生產流程直觀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并且完成了對指揮報道系統的有效控制,加速了新媒體業務與電視業務的有機整合。首先,應做好總體功能設計工作。在進行總體功能設計時,應保證制播系統的完整性和獨立性,在此基礎上來優化融媒體的生產環節,還應該做好資源調度、選題策劃及展示大屏等環節設計,將互聯網與傳統電視生產環節進行有機的結合。其次,總體框架的優化設計。融媒體平臺中的內容庫主要負責儲存大量的信息,由4臺轉碼服務器和接口服務器將手機端的信息進行無線傳輸,用戶為了能夠了解到自身的信息情況,需要將融媒體平臺庫打開對信息進行搜索。而出庫服務實現率對外來手機音頻信息的有效傳輸,將其傳輸到生產網絡中,再經轉碼遷移器對信息進行處理,并上傳到生產網中,在對入庫服務進行掃描時,主要是通過服務器來完成掃描工作。再次,做好手機攝像機的連接工作。需要將無線傳輸模塊配置到手機攝像機的前端處位置,重點負責音視頻的傳輸工作,需要使用4臺轉碼器和接口服務器來完成對音視頻資源的傳播。最后,大屏展示。大屏由多個小屏所組成,主要是通過小屏來完成對熱點新聞、選題策劃、輿情信息監督工作。而大屏自身具有第三方系統接入功能,目前在使用過程中支持圖片、HTMT網頁及文字功能,可由管理端對頻道中的內容進行修改,以確保每個頻道中均可完成對實體內容的展示,實現了對管理端內容的有效修改及優化配置,以便能夠在新聞直播中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3]。
(二)4G手機直播
4G手機直播主要是通過對音視頻資源進行采集和錄制,展現出了視頻的即拍即傳功能,以實現對視頻進行實時直播。手機終端能夠完成對視頻的檢索、直播和播放,通過將直播的視頻制作成視頻格式,能夠在手機系統上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首先,手機直播系統的構成。手機直播系統主要是運用手機來完成對信息、圖片及視頻數據的采集,通過4G、WiFi網絡將信息發送到手機端的地址中,通過HIVE服務節點將地址傳送到直播導播系統中,以便能夠將視音頻轉換為演播室信號,將其送入到演播室中,通過切換臺來完成視頻直播。其次,部署手機直播系統[4]。手機直播系統的開發平臺為IOS和Android,需要將WiFi和4G接入進去,以完成對實時信息的有效傳播,該系統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實現了與高清新聞網平臺的無線對接,通過將手機信號傳輸到電視臺內,再由切換器對音視頻資源進行傳輸,主要是通過將音視頻資源傳輸成文件的格式,存儲在本地資源中。最后,手機采集直播流程,直播的內容包括內容服務、數據傳輸、內容采集三方面內容,視頻及音頻的傳播主要是通過App來實現,使用WiFi和4G網絡來將音視頻傳輸到云端。同時,還需要做好編解碼處理工作,以便能夠形成直播所需要的視頻資源[5]。
結論
隨著網絡化及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加速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在該種形勢下,電視臺為了能夠取得良好的發展,需要將傳統的節目制作播出形式進行摒棄,積極構建信息化新媒體網絡技術體系,以便能夠滿足大眾的發展需求,推動電視臺融媒體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省市縣合作媒體融合典范——青田傳媒集團融媒體中心建設情況[J].廣播電視信息,2018(09):22-24.
[2]韓益民.融媒體技術在安徽廣播電視臺的實踐與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8(15):185+189.
[3]顧建國,吳昊.融合媒體技術平臺建設思路與演進[J].現代電視技術,2018(04):96-100.
[4]楊飛.融媒體制播技術平臺安全體系的設計理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3):43-44.
[5]丁小峰,吳鴻慶,周敏.城市臺融媒體技術平臺的實踐[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6,43(0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