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松,魏 嫻,朱蕓瑩
(貴州理工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自20世紀初期,范海斯(Charles Richard VanHise)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l)”,他主張高等學校應該為地方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高等院校漸漸的開始轉變人才培養思路[1-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貴州省人民政府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對理工類應用型人才產生了巨大的需求,加之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日益嚴峻[4-5]。怎樣提高貴州理工科高校畢業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符合貴州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理工科畢業生,幫助他們更高質量的就業或者創業,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貴州理工學院為例,分析和探討了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與相關對策,以期為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大學生創新創業觀念的加強,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還可以拓寬今后的就業渠道[6-8]。目前雖然我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例如入選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獲批貴州省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但縱觀我校目前的創新創業狀況,成功的自主創業案例較少,原因主要是大學生心中的創新創業的觀念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同學缺乏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正確認識,缺少依靠專業探索創新創業之路的動力;二是部分大學生創業意識不足,認為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才是真正的就業,對創業的認識不足,對創業的相關政策和流程缺乏了解,大學生參與熱情并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
目前,高校設置創業教育課程的主要做法為:在就業指導課程中順帶講一些創業的內容;在學校公共選修課中開設一些公司管理類的課程;邀請企業家做創業報告等[9]。雖然我校已經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課程,但這些課程似乎并未形成體系。現有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方法以及手段基本上都比較為滯后或者零散,不具備針對性和系統性,同時又缺乏既了解相關創業規則和創新創業技能,又善于將創新科研成果轉化為創業行動的導師隊伍。
二級學院通常是通過舉辦一些創新創業大賽,或者開設一些選修課等活動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舉辦者一般都分散于學生科、教研室等部門。二級學院缺乏專門的部門負責統籌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還停留在就業指導工作的一個補充或者學生活動的層面,未能形成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創新創業導師隊伍是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理念,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指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提供創新創業服務,促進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的全面對接與有機互動,推動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10-11]。就目前我校的創新創業師資來看,大多數是是搞學術研究出生的專業教師,自身缺乏創業經歷或沒有企業工作經歷支撐。他們雖然開設了一些與創新創業相關的選修課程,但是由于缺少實踐經驗,對學生創業指導效果有限,無法滿足創新創業實踐的需要。
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方案是否可行、如何完善、如何考核都沒有參考先例。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是我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評價激勵機制,是目前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我校對創新創業導師指導學生發表科研論文、專利、競賽獲獎等獎勵均可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以提高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
高校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基地,我們理工科院校需要設法調動社會力量,全方位的地參與到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大學生擇業觀念的轉變。另外,還需通過切實有效的辦法,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幫扶力度,了解他們的困難,引導他們將貴州的發展與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
首先,在全社會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盡快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從就業教育轉變為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就業的基本途徑可以是自主創業。我們并非鼓勵大學生立刻進行自主創新創業,而是對大學生進行一種創新創業文化、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知識、創新創業技能的教育和訓練,使其具備創新創業素質。
人才評價機制應該由知識考察轉變為能力考察,建立大學生能力的過程評價體系。推進彈性學制,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選課范圍。其次,在專業設置中,我們需要加大力度圍繞貴州地方經濟需求,調整專業結構,提高專業的貴州特色。在專業的課程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的內容,注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具有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的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專業體系,需要有效的整合高校各類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例如成立創業學院,專門負責全校的創業教材的編寫或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教育的基本內容。其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專業的師資隊伍。加強對創新創業骨干教師激勵機會,增加他們的培訓機會,鼓勵經驗豐富的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加強創新創業教學團隊的建設,也可以邀請創業成功的企業家或是技術創新方面專家來擔任兼職導師。
建立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咨詢服務部門,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前的咨詢與培訓。對有創業需求或者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大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幫助大學生加強創新創業風險防范,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概率。建立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孵化基地,建議由學校統一規劃組織,建立一批聚集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孵化基地,為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提供場地和公共服務平臺。
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目的是促進我們轉變舊的教育觀念,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及強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動創新創業活動,整合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建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鼓勵學生結合貴州經濟發展方向和學科專業特點,找準創新創業方向,通過實踐提升能力,為貴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錢 露.全球化時代“威斯康星理念”的更新與實踐--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7,(4):98-102.
[2]解德渤,趙光鋒.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 理念、困境與突圍[J].山東高等教育,2015,3(4):13-18.
[3]史玉丁.渝東南民族地區教育發展之“威斯康星理念”[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3): 45-47,64.
[4]黃 力,蔡澤能.基于貴州工業強省戰略的模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職業,2015(30): 66-68.
[5]許祥靜.貴州工業強省戰略下高技能應用性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J].科技創新導報,2014(2):254.
[6]張太華.貴州工科卓越人才培養關鍵問題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7):46-47.
[7]宋景芬.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的培養[J].科技經濟導刊,2017(18): 178-179.
[8]王 佳.大學生創新創業觀念培養的方法及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6(6):73-75.
[9]李艷艷.地方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10]湯 建.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D].合肥:安徽大學,2017.
[11]李 思.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4(10):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