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娜
摘要:山東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為迅速。最近幾年,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了顯著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該文主要以工作學習措施和存在的問題,就該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
費 娜. 山東日照嵐山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問題與建議[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2):3.
一、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
1、堅持考核引導,加快合作社發展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僅有利于提升農民組織化生產水平,提高農產品質量,同樣對于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2008年和2009年,區委、區政府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作為對各鎮辦和有關部門的年終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并列入全區農業農村工作要點,將發展任務明細到鄉鎮、到有關部門,進行立項督查;2010年又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規范作為全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加分項目,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極大提升了各鎮辦和有關部門的發展積極性,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顯著增加,2008年以來,全區新增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60家。
2、搞好培訓學習,規范合作社運營管理
為進一步規范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管理,自2012年開始,結合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連續三年,先后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法人75人次到青島農業大學等進行新型農民創業培訓;2016年1月邀請了市農業局專家對全區10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和財務人員進行專題培訓,重點講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經營管理。2014、2015連續兩年邀請青島農業大學李中華教授對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及財務人員進行培訓。
3、積極培育典型,示范帶動全面發展
為加快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區委、區政府明確提出“圍繞嵐山重點產業,結合各地實情,積極培育典型示范合作社,加快提升全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發展指導思想,對茶葉、蔬菜、養殖、水產、農業機械5個領域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重點培育,確定了13家重點發展合作社。碑廓鎮茂寬農機專業合作社,聯系周邊20余個村,發展“種地公司”模式合作社,合同種地4500畝,被評為“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巨峰鎮御園春茶葉合作社作為全省首家茶葉機械化生產技術服務指導合作社,成功炒制日照烏龍茶,結束了日照沒有烏龍茶的歷史,豐富了日照茶葉家族成員;巨峰鎮后崖下茶葉合作社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被評為“山東省十佳訂單農民專業合作社”。
二、存在問題
雖然,嵐山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級財政的大力扶持下,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并涌現出了一些運作規范、帶動能力強的示范合作社,但是全區合作社很大一部分還處于發展初始階段,還存在不少問題,制約和影響著農民專業和合作社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扶持不到位
一是金融部門扶持不到位。合作社是一經濟組織,合作社的健康快速發展,歸根到底需要其搞好合理經營。目前,金融部門對合作社的定位還不明晰,在貸款方面無章可循,合作社也就無款可貸,合作社的經營僅依靠理事長等個人籌資發展,受限于資金制約。二是政府部門扶持不到位。合作社相對來說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扶持與引導。目前各級雖然每年多少能給予一點扶持,但能得到扶持的只是少數示范合作經濟組織。土地使用上,一些養殖合作社建設規模養殖場存在土地制約。
2、管理不到位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注冊在工商部門,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農業、畜牧、林業、 漁業、農機、供銷等部門卻實際肩負指導、規范本行業示范社的具體行動,加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獎勵往往又是財政部門負責,造成主管業務的部門在幫扶過程中缺乏底氣,都管都不管的局面,讓合作社找不到自己的“娘家”,甚至無所適從。
3、社員“責、權、利”不到位
(1)“散、小、弱”問題比較突出
合作社雖然發展的數量較多,但規模普遍較小,合作社成立要求必須社員五人以上,大多數的合作社社員僅局限在成立之初的社員,沒有將其發展壯大,而且大多局限在鄉、村范圍內,合作組織之間合作、聯合的很少,有些合作社甚至只是成立,目前還沒有開展業務,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不強。
(2)內部管理不夠規范
雖然大多數合作社在登記注冊時,制度都健全了,但是在具體運行的過程中,執行制度不夠嚴格甚至根本不按章程制度辦事,制度形同虛設。有的一年不開一次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會,重大事項不經過大會討論決定,而是少數人研究,甚至個人說了算;有的監事會或執行監事不管事;有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有的成員產權不明晰等。
三、意見和建議
1、加大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隨著本地區專業合作社的迅速增長,政府應加大財政資金、信貸等方面的支持,增加財政扶持預算資金。另一方面,政府對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應該考慮共性的政策扶持。政策扶持要側重于對示范性、規范化、品牌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獎勵,側重對專業合作社教育和培訓經費的安排。為有效防止“空頭社”的產生,對合而不作的“空殼合作社”不予以扶持。再次,財政扶持資金應由專業合作社的業務主管部門農業局統一管理,不應出現多頭管理現象。
2、加大管理力度
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明確管理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合作社規范管理制度,讓其遵章辦事。督促其完善并嚴格執行議事、經營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收益分配、公開、獎懲等制度。特別要加強合作社財務管理,實行獨立建帳,規范會計核算,定期要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財務和會計報表,向成員公布財務狀況,接受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審計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