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蒲保興

摘 要:將嵌入微課的翻轉式教學形式與《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實驗教學相結合可以解決傳統實驗教學齊步走、學時不足等問題。文章以“多媒體課件制作”這一實驗項目為例,闡述了基于微課的翻轉式實驗教學的教學資源設計與制作、實驗教學實施模式,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分析了該模式的實施效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微課;翻轉式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232-02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以下簡稱“公共課”)旨在培養在校師范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效果的意識與能力。其教學內容涉及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搜索,數字圖像、音視頻加工與處理,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等多種技能,教學形式為理論課與實驗課相結合。然而,課程開設的初衷尤為美好,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甚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更為明顯。在當前高度信息化的環境下,探究易學好學且能滿足師范生個性需求的實驗教學模式對公共課建設和師范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一、公共課實驗教學現狀
(一)實驗教學范圍廣泛,實驗學時有限
公共課實驗教學內容涉及范圍廣泛,僅技術實驗部分就涉及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數字音視頻處理技術、動畫技術、多媒體課件制作等多個方面,對學生的期望和要求較高。但實驗學時非常有限,學生很難在既定的學時內掌握好相關技術知識。因此,大部分學生對各個實驗項目都只能淺嘗輒止,有些學生掌握了一些軟件的操作方法,但對其中的原理卻知之甚少,更談不上將教學軟件與專業知識結合進行創造性應用。
(二)教學對象人數眾多,能力水平參差不齊
大部分院校公共課的開設對象為大三學生,多采用大班教學的組織形式,而學生相關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存在參差不齊的狀況。由于教師在實驗教學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個別化指導,導致許多學生在實驗課上應付了事、蒙混過關,并不能真正達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數字教學資源不足
實驗教學時教師主要是通過“廣播+演示”的方式進行,全班學生統一步調,教學方法相對單一。而且許多學生在課上雖已經掌握了操作方法,但課后若不能及時鞏固練習很容易就淡忘了,以至于下次使用時又無從下手,缺乏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易得、易學的數字化教學資源。
二、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內涵與特征
(一)微課
微課(Micro Course),是指以教學或學習為目的,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某一教學環節而制作的在線教學視頻課程[1]。微課具有教學視頻時間短(通常為10分鐘左右)、教學知識點?。ㄍǔJ悄骋恢R重點或難點)雙重特點,適合學習者隨時隨地自定步調進行學習。同時微課設計開發注重趣味性以吸引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
(二)翻轉課堂
關于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概念,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范德堡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給出的定義:“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翻轉,學生首先在課外接觸課程即將學習的新材料(通常是閱讀文獻或觀看視頻講座),然后在課堂時間通過問題解決、討論或辯論等策略完成知識的內化[2]。很多研究者認為翻轉課堂的核心特征是主動學習與教育技術的結合[3] ,學習者變成“學習主人”自定步調地進行課前學習,教師則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意義建構和知識應用[2]。
三、實驗教學模塊化技能微課視頻設計與開發
隨著當前無線網絡、智能手機、便攜式計算機等技術的廣泛普及,將公共課的實驗教學設計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隨時隨地學習任何想學習的實驗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微課視頻并不是簡單地將傳統的實時實驗教學錄制成視頻,而是在系統分析實驗教學內容特征、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劃分知識模塊、設計教學方案、開發教學視頻[4]。以“多媒體課件制作”這一實驗項目為例,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分別開發了基礎篇、進階篇和拓展篇(如表1所示)。微課教學視頻大多采用“原理+操作+案例”的形式開發,方便學習者觀看微課時能清楚知道操作方法并掌握這一操作實際使用的教學情境。
四、基于微課的翻轉式實驗教學的實施
范德堡大學指出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四個核心因素是:課前學習(閱讀文獻或觀看視頻講座);課前學習準備動機(課前作業或在線測驗);學生理解的評價機制(課前作業、在線測驗、課上測驗或討論等);注重發展高階認知目標的課堂活動[3]。這四個核心因素可以歸結為課前任務學習與動機激發、課堂學習活動、知識應用與評價三個方面。本研究重點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開展翻轉式《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實驗教學。
(一)課前定時推送學習任務并引導督促學生學習
在實驗教學開始前一周向學生發送微課教學視頻和對應練習素材。如“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課前資料包括8個微課教學視頻(每個視頻時長5~10分鐘)、在微課視頻中教師用作示范操作的PPT文檔、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案例。之所以在實驗課前一周發送學習資料,是考慮到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安排學習,避免時間緊迫造成學習無法完成或時間過于充裕而使部分學生拖延不學。收到學習資料后,學生自主安排時間進行“觀看微課視頻+動手操作練習”的學習活動。觀看微課視頻時學生可以隨時停下來思考和練習,對于較復雜內容可以反復多看多練幾次,亦可以通過QQ、微信、電話等方式咨詢教師或與同學討論。
(二)設計課堂活動促進知識“吸收內化”
在實驗課堂上教師做一個10分鐘左右的講座,主要內容是講解教學重點和解答在自主學習階段收集的典型性問題,剩余時間留給學生完成教師設置的學習任務。如“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課堂學習任務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基礎性任務,基礎性任務主要考查學生對軟件操作的熟悉程度,難度較低。要求學生對教師給定的PPT文檔按照要求進行修飾,包括設置背景樣式,設置指定字體字號,添加logo、幻燈片編號,設置圖片背景透明和圖片樣式等操作。另一類是設計性任務,要求學生結合所學專業選擇某一知識點設計并制作一個多媒體教學課件,要求明確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時長和教學過程,課件需集教育性和技術性于一體,達到清晰呈現教學內容、促進學習的效果。
(三)課后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結果并提供反饋意見
在課堂實驗教學結束后教師還需要進一步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結果。如教師還需進一步關注學生的提問并及時給予解答,及時評閱學生提交的實驗作品并給出詳細的、針對性的反饋意見。將優秀的實驗作品作為范例上傳至班級群共享,供其他同學學習借鑒。 同時向學生推薦優秀專題網站等拓展資源,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
五、實施效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略
(一)實施效果
筆者多年來一直擔任《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工作,教學對象均為大學三年級師范類專業的本科生。2016年度下學期采用基于微課的翻轉形式開展實驗教學,以“多媒體課件制作”這一實驗項目為例,實驗教學結束后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學生在實驗教學前自主學完了微課教學視頻,82%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了視頻教學中演示的實驗操作技能,93%的學生希望后續實驗繼續采用翻轉式實驗教學形式。學生提交的自主設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優秀率達79%,而筆者以往所教學生該作品的優秀率基本維持在60%左右。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略
在翻轉式實驗教學中,并非所有學生對實驗教學內容充滿興趣,而且大三學生所學課程相對較多、學習任務較重,導致部分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階段積極性不強,進而影響實驗教學效果。針對該問題,教師可以采用監督和激勵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干預。如在課堂實驗教學開始前運用測驗題測驗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并將測驗結果計入學生平時成績。教師應拓展學生學習的激勵措施,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提問和參與討論。
在翻轉式實驗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的工作負荷和工作時長相較于傳統教學形式都顯著加大。為了使翻轉式實驗教學順利開展,學校應給予教師適當的設備支持和經濟補償,為其開展實驗教學提供物質支持,同時教師與教師之間加強溝通與合作,自行組建團隊設計、開發實驗教學視頻亦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自身要驅除畏難心,微課教學視頻可重用性強,工作強度在首次開發時最大,后續可在原有微課視頻資源的基礎上做修改調整即可投入使用。
參考文獻:
[1]隆茜.“翻轉課堂”應用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的實證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 32(6):97-102.
[2] Vanderbilt University,Center for Teaching .Flipped the class-room[EB/OL].(2013-01-22)[2015-07-16-].http://cft.vanderbilt.edu/guides-sub-pages/flipping-the-classroom/.
[3] The University of Qeensland,Institut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novation.What is Flipped Classroom.[EB/OL].[2017-03-12].http://www.uq.edu.au./tediteach/flipped-classroom/what-is-fc.htm.
[4]楊春梅.高等教育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16(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