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許多的研究表明,資源稟賦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然而現如今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國內與國外的區域經濟發展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還不如自然資源不豐富國家和地區。我們把這種關系稱之為“資源詛咒”效應。然而新疆的發展卻是出乎了大家的預料,雖然新疆是一個自然資源大省,但是它的經濟增長率卻不低甚至高于當時的全國平均水平,從這個情況來看新疆的經濟發展并沒有陷入“資源詛咒”效應的陷阱。新疆為什么能夠逃脫掉這個詛咒呢?這是因為新疆并沒有完全的依賴自然資源的開發,而是通過不斷地發展其他的行業來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濟增長;資源詛咒;資源開發;新疆
新疆是我國占地面積最大的省,位于我國的西北部,目前有近40個民族聚居在此地。并且它還是我們國家邊界線最長的省區,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多個國家接壤不僅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理智告訴我們自然資源豐富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快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們仔細觀察國內與國外的經濟發展就會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一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比如盛產石油的中東地區它的GDP是呈一個逐漸下降的趨勢,然而我們再看自然資源并不豐富的泰國以及自然資源甚至極度匱乏的韓國,他們的GDP都在逐漸地增長。而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山西等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大省它們的經濟增長非常的緩慢,反倒是一些自然資源匱乏的東部省區經濟飛速增長。從這些事例來看自然資源豐富對地區的經濟發展反而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自然資源豐富容易使地區的經濟發展過度的依賴自然資源從而造成產業結構單一使得地區經濟增長緩慢從而陷入所謂的“資源詛咒”效應。新疆作為一個自然資源大省它能否逃脫這個詛咒呢?我們將通過觀察地區能源稟賦與地區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來判斷新疆這個大省能否逃脫這個詛咒,并依據當地的情況提出合理的建議和實施有效的方案。
一、統觀新疆地區的能源稟賦優勢與經濟發展
因為新疆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它具有獨一無二的光和熱的資源,太陽輻射的熱量和日照時長均名列前茅,因為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極大的原因,所以對糖分較多的作物生長極為有利,新疆的水資源特別豐富,人均占有的水資源量約為全國平均值得2倍以上。而且新疆的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煤炭資源都極為豐富在國家的資源層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疆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礦產種類多達138種,有43種礦產儲量穩居國內前十,開發的前景十分廣闊。并且新疆還擁有發展鋼鐵產業所需的錳礦、鉻礦等稀有金屬的礦產這些稀有金屬的礦產;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非金屬的礦產這些礦產為輕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按照道理來說擁有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其經濟增長一定很快。因此我們也觀察了山西、黑龍江等與新疆同級別的資源大省的經濟增長。發現他們的經濟增長遠遠低于浙江、廣東等資源匱乏的省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資源詛咒”效應。但是新疆似乎打破了這個常規,新疆雖然是資源大省,但是偏偏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率讓人大跌眼鏡。因此我們從總體上分析了一下新疆自然資源產品與生產總值的相關趨勢,研究發現前期的相關趨勢很高,但是到了后期之后發現自然資源與生產總值的相關趨勢在逐漸地降低。這是由于新疆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但是又不過分依賴自然資源而去努力的發展第三產業因此避免了“資源詛咒”的難題。
二、新疆地區能源稟賦與經濟協同發展的建議
為了實現新疆經濟的飛速發展就要培養產業之間的良性競爭。而現階段想要發展競爭優勢產生良性競爭就要解決兩個首要矛盾:其一,新疆的自然資源有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容易造成地區產業結構單一后期經濟增長緩慢。其二,新疆目前想要經濟飛速發展的話還是要依靠目前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優勢。所以說怎樣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的優勢是目前研究的重點。新疆能夠逃脫“資源詛咒”的噩夢并且經濟能夠飛速發展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新疆地處內陸,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使得新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并不僅僅是淺層次的加工而是在本地進行深加工來提高產品的價值,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改進了經濟增長的模式。又因為新疆的自然資源的開發又是由國家主導的,地區性的投入相對較少。在新疆地區開發成本較大的都是由國家來主導的例如石油、天然氣。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自然資源的開發過度占用其他部門的資金的難題。幾點建議:一是不應將自然資源開采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首要選項要逐漸擺脫對資源的依賴;二是新疆可以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搭上國家“一帶一路”的順風車申請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三是要堅持可持續性的發展,要不斷地創新提高高新技術的實力減弱對資源開采的依賴。四是要以市場需要為導向,培養經濟發展的多樣化增強軟實力。五是要根據當地的優勢提高開放的程度,改善投資的環境。六是在利用資源開采加快地區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應警惕資源開采部門對其他的高新產業在財政、技術、尖端人才等方面的擠出效應。
參考文獻:
[1]趙領娣,張磊,李榮杰,楊明曄.能源稟賦、人力資本與中國綠色經濟績效[J].當代經濟科學,2013(04)
[2]鄧健,張玉新.結構性調整視域下高能耗產業的跨地區轉移[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6(05)
[3]程燕.新能源產業政策支撐體系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04)
作者簡介:
劉景錦(1986.7- ),男,漢族,新疆昌吉人,助理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資源稟賦與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