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引導學生從原有經驗出發,生長(建構)起新的經驗。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學不能無視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不能簡單地強硬地從外部對學習者實施知識的“填灌”,而是應該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主動建構新的知識經驗。將該理論應用于運動員的課堂英語教學,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建構主義;運動員;英語教學;探究式教學
隨著國際交流和國際賽事的日益頻繁,我國與世界各國的體育交流也更加廣泛,英語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對運動員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運動員由于訓練、比賽任務重,無法保證學習時間,再加上長期以來,英語教學所沿用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停留在死記硬背的模式,這就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筆者在十多年的教學之中,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到教學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在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英語課堂教學應用的同時,探索了基于該理論下運動員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建構主義觀點是由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于1966年提出的。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其中“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學習方法
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
三、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運動員英語教學策略
(一)情景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建構受時間、空間和環境的制約,知識的獲得與時間、空間和環境的真實性有密切的聯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有案例基礎的學習情景,要將學生引入情境中,身處的相同的情境,向學生提供理解學習內容和問題所需要的經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和問題的理解。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上Unit2 This is my sister時,筆者利用自己的家庭照片,逐步導入本課新單詞,father,mother,parents,grandfather等。在利用學生兒時照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詢問他人身份,從而引出本課句型who is he?Who are they?Is she your mother?學生在初步掌握新單詞和新句型的基礎上,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照,這樣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下,已經掌握了教材中的關鍵句型,接下來在學習教材的語言材料時,就容易多了。此外,運動員學生經常參加一些體育賽事,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與學生關聯度較大的話題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奧運會常識、NBA和CBA比賽或者運動員情況介紹等等。
(二)協作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即對知識意義的建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是建構主義的核心概念之一。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教師可以采用對話、小組討論等形式組織課堂,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思考、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給與必要的引導和幫助。教師要多提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提出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學生要在小組討論中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并與他人合作和交流。
(三)探究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形成、豐富和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方面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獲得了新的意義,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的納入,而得到了一定調整或改組。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的最終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結構。探究式學習就是建構主義的觀點在具體教學中的運用。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構建新的知識經驗。例如在學習時態的時候,學習到第一個時態是一個元知識點,以后時態學習中,一定要與第一個時代發生聯系,將后學的時態納入到先學的知識結構中,并注意對比兩個時態的聯系與區別。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引導學生思考單詞的組成方式。如一個詞根換前綴或后綴可以變成另一個詞(spect意思是“看”,pro-前綴表示“向前”,prospect就是“前景、期望”;retro-前綴表示“向后”retrospect就是“回顧、回想”;in-前綴“向里”,inspect就是“檢查”;de-前綴表示“向下”,despise就是“輕視、看不起”),這樣學生學習單詞就不在機械記憶,而是意義建構,利用已有的詞匯,主動構建新的詞匯體系。
四、結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我國傳統的教學理論提出了挑戰,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學視角。教師要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引領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積累經驗,并運用科學嚴謹的教學策略,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