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應濤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忽視學生主體能動性以及個體差異性等問題比較普遍,學生總是被動接受知識,自己不愿意主動思考,這就導致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發展受到限制。隨著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不斷深入,這種教學模式弊端日漸凸顯,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克服以上問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團體協作意識,拓展學生數學思維。在當代初中數學改革中,合作教學模式應該得到更加廣泛的普及和推廣。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合作學習是初中數學改革的要求,也是初中數學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建立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合作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其獨立學習能力。
1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1有利于教學的兼顧個體、統籌全局
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教師開展教學時如果忽視了這些差異,就會造成班級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不平衡,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展。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既能夠促進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也能夠發揮個人優勢,凸顯個性思維,也能夠幫助教師進行學生個體差異考查,幫助學生獲得喜悅。
1.2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的實踐性非常強,其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具有促進作用。教師科學設計數學情境,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要求每個小組和每一位學生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共同分析問題,從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之目的。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數學學困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中獲取了知識,提升了能力,提高了數學學習的基本效率。
2初中數學課堂開展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2.1預習環節合作,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前預習環節,組織學生合作,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完成學習任務,并且對新的學習知識有所掌握,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在將任務分配下去,并且規定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比如:在學習“數據搜集、整理與描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搜集資料,學生之間一同搜集、研究,并將學習成果帶到課堂上來,和其他的學生一同分享,為教學提供支持。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很喜歡去做,和伙伴一起研究的過程中,他們團結協作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一舉多得。
2.2教學過程合作,學生共同進步
在課堂上更加離不開小組合作,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也不是固定的知識,因此為了拓展數學課堂內容,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教師首先制定學習目標,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進行合作討論的時候,必須要明確個人的分工,每個人的承擔不同任務,相互聽取意見,不能端獨專行。比如:“因式分解”這個知識點,針對一個相同的因式,解法會有很多種,這些方法雖然都能夠得到答案,但是卻有優劣之分,教師讓學生們針對同一個例題,進行分析研究和討論,找到解題的最佳途徑。如果一個人分析,思路難免受限,小組合作引入之后,大家集思廣益,每個人提出一種解題方法,然后一起比較,最終找到最佳答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3拓展發散學生的思維
團隊合作是學習一門知識的最佳途徑,因為一個人的思維畢竟有限,但是小組討論學習,就可以將問題全面考慮,并將最佳解決方案提出來,知識需要碰撞才能產生耀眼的光芒,因此,分組進行數學學習是非常有意義的。例如:教師詢問如何計算一個圓形的周長?不同學生都會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而要想保證可以聽完并且實驗完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勢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此時就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要求每一個小組至少給出4~5種解決方案,然后將過程一一描述并記錄清楚。最后,由小組代表將方案進行展示,教師按照不同小組給出的結果進行分析,從而篩選出最佳解決方案,然后給出計算圓形周長的公式,從而加深學生記憶的同時,也增強課堂氣氛。越是有爭議的題目,越是需要建立小組進行討論,從而找到多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答案永遠不是唯一的,一題多解才是數學真正的魅力所在。
2.4課后堅持合作,促進交流溝通
對于數學學習而言,課后的鞏固工作特別重要,因為課堂上就算聽懂了,但是要想掌握好這節課的知識,還是需要大量的課后總結、課后練習。每個人的領悟能力都不一樣,學完后,獲得的感悟、經驗等也都不同,為了共同進步,就應該要大家一起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經驗,取長補短。比如:初中數學教材中有一課是“命題、定理、證明”,這是一節比較特殊的數學課,與普通的數學課程不一樣,它計算方面的知識比較少,更多的還是關于文字方面的,學完這節課后,相信每位學生也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感觸,比如,有的學生對證明方法有了較好的掌握;有的學生對一些規律、定義等有了更深的理解;每個人的收獲都不同,把這些都綜合到一起,彼此學習,就一定可以共同進步。
3結束語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內容豐富,將教學目標、學生體驗以及成功教育有機融合為一體,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改良,突破了單一、枯燥、無聊的數學課堂。教師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了學生,學生親自參與學習活動,自行研究和解決問題,不僅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還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是初中數學課堂上非常值得引入的一種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支永輝.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2):5.
[2]謝嘉亮.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0):27.
[3]劉鵬鵬.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