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播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新聞傳播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人們面臨的輿論環境越來越復雜,在接受多元信息的同時也易遭受不良輿論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輿論引導,而黨報在新聞事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對輿論引導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如何利用黨報新聞正確引導輿論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輿論引導,也稱輿論監督,黨報新聞是輿論引導的重要方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報新聞輿論引導有了新的要求,通過對當前輿論引導現狀的了解,可以發現當前的黨報新聞輿論引導還存在一些問題。據統計,大部分受眾對黨報新聞輿論引導表示不滿意,認為黨報新聞存在不合理現象,輿論引導力度還有待提高,所以當前的黨報新聞輿論引導還存在效果不佳等問題,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新興媒體取得了快速發展,在給黨報新聞輿論引導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影響了輿論引導發展。與此同時,極少數黨報新聞工作者缺乏正確的是非觀與端正的工作態度,在輿論引導過程中存在謀私現象,所以做好黨報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是當務之急。
一般情況,黨報新聞的受眾是相對比較成熟的人群,大多數人的年齡應在四十歲以上,且多以黨政機關人員為主,他們具備健全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個人素養、較高的社會地位,所以黨報新聞的讀者多為上層人士。雖然這部分讀者有利于促進黨報新聞輿論引導發展,但要想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還需進一步拓展受眾,即黨報新聞的讀者不應僅僅局限于上層人士,而是要面向普通受眾,使黨報新聞成為與廣大人民群眾意愿相符合的報紙。結合黨報新聞性質來說,黨報新聞是拉近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而政府的主旨在于服務群眾,盡可能地滿足群眾要求,針對這一特征,黨報新聞應拓展受眾;結合黨報新聞發展過程來說,黨報新聞的改革與人民群眾發展有著密切相連的關系,換言之,人民群眾才是黨報新聞的主人,是黨報新聞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黨報新聞應面向普通受眾;結合讀者意愿來說,大部分讀者都對主流報紙保持著高度的熱情,而黨報是主流報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吸引讀者,滿足讀者意愿,需要進一步擴大受眾數量,使黨報新聞成為更多普通受眾喜歡閱讀的報紙。
所謂差異化戰略,指的是產品差異化或者服務差異化,使產品或服務更具特殊性。隨著社會的進步,黨報新聞取得了快速發展,需要采取差異化戰略進行輿論引導,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提高黨報權威性,杜絕負面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避免因負面信息影響黨報新聞權威,同時要保障內容的合理性、科學性,多關注人民群眾關注的問題,比如環境保護等,樹立良好的形象,為社會進步與發展鋪墊基礎;二是發揮黨報作用,在充分了解與掌握黨政策的基礎上進行政策作用發揮,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同時要提高對群眾訴求的關注,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需求;三是保障閱讀有效性,依據實際發展情況實施走基層活動,提高新聞材料有效性與真實性,吸引受眾注意力,激發受眾閱讀興趣。
黨報新聞要想正確引導輿論,提高競爭優勢,首先需要創新思想觀念,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首先,對策劃機制進行完善,黨報新聞涉及一般主題報道與重大主題報道,尤其是重大主題報道需要做好議題設置,使報道不再局限于被動狀態,而是占據主導地位,提升競爭力,需要注意的是,議題設置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既需要保障新聞意義,又要突出本地特色,提高受眾閱讀興趣;其次,構建項目機制,進一步明確目標,使新聞選題轉為具有操作性的具體項目,能夠得到切實落實,在此基礎上再實施項目責任制,將相關部門或管理者的責任落實到位,在遵循具體要求的同時保障報道有序性,與此同時要建立考評機制,提高黨報新聞內容質量;最后,發揮協調機制的作用,黨報新聞輿論引導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努力,這就決定了其具備協同的特征,所以應建立符合現實發展需求的協調機制,保障制度的科學性、機制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發揮黨報新聞報道價值,提升報道質量。
綜上所述,利用黨報新聞引導輿論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有利于凈化輿論環境,而且是黨報發展的重要需求。需要注意的是,黨報新聞引導輿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具有長期性與系統性,所以為了更好地規范輿論引導,提升黨報新聞輿論引導能力與水平,黨報新聞工作者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輿論引導方式,最大限度提高黨報新聞競爭優勢,促進輿論引導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麗麗,董昕瑜.新媒體時代黨報如何發揮輿論引導作用[J].青年記者,2017(11).
[2]陳廣娟.打通“兩個輿論場”構建新聞傳播新格局[J].新聞世界,2012(07).
[3]張征,陳海峰.簡論“兩個輿論場”的內涵與價值[J].當代傳播,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