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民政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也應運而生。共享單車以其綠色、低碳、便捷橫空出世,契合環保、利民理念,故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眾的廣泛歡迎。但是,因為共享單車是市場自發產生的一種市場行為,很容易產生雜亂無章的現象,會對城市秩序產生負面影響,要求政府、企業、個人各盡其責,如此才能讓共享單車及更多的共享經濟業態造福社會。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 共享單車 社會管理創新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各種共享經濟業態發展很快,“互聯網+”時代共享單車以綠色、低碳、便捷橫空出世,契合環保、利民理念,故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眾的廣泛歡迎。
一、共享單車運營管理中出現的突出問題
(一)亂停亂放
一些單車使用者缺乏責任心,在城市車站、軌道交通站點等交通集散地,以及學校、醫院、商場等人員流動性強、密集度高的場所周邊區域非停車區域停放單車,對公共資源進行非法占用,反而新增了城市交通擁堵。胡亂停放擺放等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市容以及位置。隨意的停放影響了行人和車輛的行走,也影響了市容的美觀,人們出行完成后總是亂擺放,占用了城市街道的絕大多數位置。
(二)安全隱患
共享單車成天暴露于日曬雨淋之中,其租用過程中發生的質量損壞、遺失被盜的責任界定問題,也是市民的一大使用顧慮。騎共享單車隱藏的交通意外也是比較大的,比如最近的共享單車前兜載娃、小朋友騎共享單車橫沖直撞等現象,這些都將帶來巨大的危險。
(三)人為破壞
近期,惡意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在網絡引發熱議。自行車二維碼被涂改、車座損壞、車身貼滿小廣告,公車私用被上鎖,將車停放在小區、辦公室等非公共區域。被破壞的共享單車已經不計其數,幾乎隨處可見鎖被砸了、牌子被刮了、車座被卸了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做為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在給消費者帶來全新消費體驗的同時,也逐步暴露出其由于共享意識缺乏而導致的管理、停放、服務、配套等方面的問題,新經濟模式、新經濟形態的出現,往往會帶來社會治理難題,呼喚著權利義務關系的重新塑造。作為經濟新業態,共享單車的問題不僅關乎社會治理,還關乎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政府、資本、社會應合力破題。
(一)政府應加強管理,積極引導
政府相關部門應對共享單車這個行業進行規范,將其納入政府管理的框架之中,在支持、鼓勵其發展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來加大管理力度,可學習參照一些城市社會治理的先進理念進行管理,提出必要的規范性約束。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共享單車具體管理細則和辦法,為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建立起權利與義務的邊界,就顯得十分重要,也是政府應盡的職責??茖W確定發展定位,引導有序投放車輛,完善自行車交通網絡,推進自行車停車點位設置和建設,加強停放管理和監督執法,加強用戶資金安全監督,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等。
(二)企業不斷創新,加強自身管理水平
共享單車的最大優勢是隨時可騎、隨時可停,運營共享單車的企業不妨把這一優勢用好用足,在給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時,借助各類先進技術,適當增強約束,督促使用者文明騎行。共享單車能否得到規范管理,為大眾今后出行提供更好的便利,一方面要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否經受住市場考驗,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正確引導。特別是在當前共享單車管理規章制度還是處于空白階段,如何既能讓共享單車得到長足發展,又能有效規避其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考驗著企業和城市管理部門的智慧。因此企業應與城管、交管等執法部門密切合作,在人口流動密集區劃定適當范圍作為共享單車停放區,運用科技手段對使用人進行跟蹤和監督,對用戶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給予適當信用降級警告或經濟處罰。
(三)用戶提高信用,遵守社會公德
從用戶自身意識上開始,給出一個相對應的合理政策,給用戶訂立一個正確停放的觀念;利用高科技手段,對于把單車正確停放的用戶給予一定的獎勵,相反則是懲罰,這樣可以大大的增強用戶的停放意識。共享單車APP系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嚴格執行各地政府的政策,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平臺內的架構,給用戶更高的騎行體驗,幫助他們快樂的出行。這一款手機平臺對于每輛單車都會進行實時的監控,保證每一輛單車的安全出行,讓用戶在騎行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共享單車APP開發只有完善自身的制度懲罰,并根據各地政府的措施去進行相對應的調整,才會成為用戶共享出行下的最佳平臺。
(四)垃圾處理堅持“誰污染誰治理”原則
共享單車企業要改變以往那種恣意投放的無序狀態,承擔起環保、節能的社會責任,在投放之初就應該計劃好破損、淘汰共享單車的“歸路”。如果說共享單車綠色上路是現代城市靚麗的風景線,讓共享單車合理回收、再生利用才完成了善始善終的良性循環。如何讓共享單車垃圾成山的痛點成為節能環保治理的新節點,考驗著政府部門的管理智慧與共享單車企業的責任擔當。職能部門要加大監管,建立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讓生產者、運營商為自己的產品負責,而非顧頭不顧尾,眼中只有市場與利潤,將社會責任拋在腦后。要整合共享單車資源,引導運營企業合理有序投放車輛,查處違規企業,建立企業和用戶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力求改變以往那種信馬由韁的散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