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益晶
摘要:隨著我縣“下山入川”移民搬遷項目的逐步實施,移民區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山村學校,接受的小學教育層次不齊,并且這些學生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無法接受父母嚴格的監管,家庭教育觀念淡漠,缺乏家長關愛與指導,不良學習習慣層出不群,學習積極性不高,尤其是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就更差了,每年有不少學生因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而輟學。所以,在如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營造學習的環境、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來論述提升初中英語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移民區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
現如今在我縣“下山入川,生態移民”的大好形勢下,政府極力解決困難群眾就醫難、行路難、上學難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在移民區解決好上學難的問題具有很大的挑戰,需要社會,政府,學校,家長的共同合作。作為農村移民區中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對移民區學校中學英語教學有幾點思考。
一、農村移民區學生存在的問題
1.生源來源復雜,基礎層次不齊
農村移民區中學,學生絕大部分來自山區,生長的條件環境相差很大,有的來自稍大一點的村子,交通條件好,學校基礎設施好,師資力量也相對好一點;有的來自只有幾戶的偏僻山溝小村,學校條件極差,小學教師主要是代課教師,一個班就1、2個學生,平時上課甚至就在教室的辦公室進行。學生受教育程度不同,較難管理。
2.存在知識欠賬,知識面比較窄
城里的學生可以通過很多的途徑去獲得知識,比如:網絡、圖書館、周末假期輔導班、父母的引導等。而農村的學生據我了解很少有這種條件,農村偏遠山區的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僅限于書本,沒有課外知識的擴充,導致農村的孩子普遍存在知識欠賬的現象。
3.學習習慣差,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
農村移民區中學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還有一部分是單親家庭,有的班級里甚至80%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在生活上他們處于隔代撫養,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了他們,出現管理真空的現象。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學生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溝通。這些學生在學校常常漠視學校紀律,學習習慣差,對英語更是不感興趣,上課注意力分散,作業按時不做,周末更是不做作業。越學不懂越沒興趣學,越沒興趣學越不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4.厭學現象較為突出,學習意識差
當前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各行各業不斷開創新的天地,但在農村卻悄然出現了“讀書無用論”、“寒門難出貴子”的錯誤思想。農村大學生受家庭影響嚴重,不敢走出去,畢業后大部分回本縣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因大部分農村大學生自己努力不夠、缺乏上進心等各種因素,導致很難考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長期待在家中無所事事,使原本以擁有大學生為榮的農民家庭遭遇尷尬處境,心里落差大,比欠下巨債更加沉重。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農村的中學生厭學、輟學的情況時有發生,且厭學情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他們缺乏學習動力,尤其是對英語更無興趣。
二、怎么開展農村移民區中學英語教學
1.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培養在于知識魅力的提升和語言藝術的正確誘導。因此要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釀造一個非常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游戲中記,相信就會事半功倍了。
2.充分相信學生,優英語生綜合能力
課前要求學生預習,課堂上教師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靜心地閱讀英語教材,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英語新知識的理解與解題方法、規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得英語新知識的能力。教師提出問題后,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盡量讓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上鼓勵學生質疑、討論、暴露思維過程中的問題,與學生共同經歷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交流互動不僅促進學生認識的發展,而且也促進學生情感、道德的發展。
3.改變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一堂課大致分成了六個環節,即:揭示目標、指導自學、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檢查自學效果、引導更正,指導運用和當堂訓練。通過以上六個環節的學習,既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能更好地減輕學生過分的作業負擔,使每一個學生在每堂課都能有收獲。并且逐漸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
4、提高作業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鞏固課堂所學,課后常常輔以一定量的作業。這既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也能反映教師教學的真實狀況。通過作業及反映的問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因此,對待作業我們注意了以下幾點。
(1)精心編選。在布置作業時,能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和考綱的要求精心編選,適量布置,而很少用現成的試卷。對于同一班級的學生,根據他們不同的學業水平,做到分層出題,實施分層教學。這樣既保證了合格率,也提高了優秀率。
(2)認真批改。批改作業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最為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作業的重視程度。對于學生的作業,我們每次都能認真地批改。尤其是對學習困難生盡量當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誤,及時改正。做到學習一題而知道一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及時反饋。為了保證作業的有效性,及時的反饋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時間把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學生,有利于下一環節的學習。對于大家共同的問題,可以采用課堂講解,集體訂正;對于個別同學的問題,可以采用單獨面批解決。盡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總而言之,農村移民區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單純的傳遞知識,要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農村移民中學學生英語成績,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曉虹.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校園英語(教研版).2009(06)
[2]朱保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電力教育,2011,(27)
注:本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WW[2017]GH341)《有效提升移民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論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