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欽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家長和老師都致力于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因此,幼兒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就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舞蹈教學來說,其教學對象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所以,在對師范生進行培養時就要全年結合師范生的特點和幼兒教育的特點。降低對師范生舞蹈教學中專業技能的要求,加強對舞蹈基礎和舞蹈素質的培養,讓幼兒的舞蹈教育更科學、合理,從而良好的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舞蹈教學;幼兒教育
隨著學前教育受到國家、社會、家庭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大,幼兒園、托兒所、早教中心等教育機構變得越來越多,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鎮或者農村,幼兒教育都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幼師這一行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教育改革的推行,高職院校成為了培養各行各業專業人才的重點機構,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擴大,學習設施逐漸完善,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文章就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展開探究,對舞蹈教學的三個原則進行分析闡述。
一、教學內容
首先,從教學內容來看,在對師范生進行培養時必須考慮到他們的教學對象是學齡前的幼兒,教學內容必須能夠很好的適應他們的年齡特點,具有實用性。
將學前舞蹈教學的內容進行分類,可分為幼兒舞蹈、舞蹈基礎與身韻和民族民間舞蹈三類[1]。很明顯,對于學齡前的幼兒,他們比較適合學習幼兒舞蹈,因此要將幼兒舞蹈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將民族民間舞蹈和舞蹈基礎與身韻的教學依附于幼兒舞蹈教學之上。
針對教學對象的特殊性,為其設置特定的舞蹈教學內容,為“寬基礎”和“淺深度”。讓學生通過舞蹈課程的學習,能夠廣泛的了解芭蕾舞、民族民間舞、古典舞、幼兒舞等多個舞種的內容和要求[2]。同時,在進行這些舞蹈的學習過程中,老師不能像要求專業舞者一樣要求他們,只要求他們懂得舞蹈語匯的規范要求,并不要求他們可以將舞蹈語匯表現出高質量。同時,舞蹈教學的內容還應與時代的發展良好的契合,符合當代人審美的認知,舞蹈表演能夠贏得人們的喜愛。雖然只是學前舞蹈,同樣也應將時代潮流的元素融入其中,使其能夠良好的體現出時代風貌。例如,將當代比較受歡迎的街舞、爵士舞、拉丁舞、肚皮舞等元素融合進來。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了解國內外流行舞蹈的發展動向和趨勢,促進學生終身學習理念的形成。此外,老師還應地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幼兒舞蹈的編排和創作,豐富舞蹈的形式和內容,促進舞蹈觀賞性、應用性、時代性價值的提升。
二、教學方法
其次,就舞蹈教學的教學方法來說,舞蹈是師范生以后工作的必備技能之一,而舞蹈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師范生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所以舞蹈教學方法不僅應該適應學生的現狀,還應很好的適應舞蹈教學的現狀。就目前高職學校的學生現狀來看,舞蹈專業學生的舞蹈基礎參差不齊,不用樂觀。這些學生多數在以前的學校都是沒有舞蹈學習基礎的,在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幾乎是從從最基本的壓腿開胯、身位站立開始。還有一部分可能是自身比較喜歡舞蹈,或者小時候被父母要求學過一些舞蹈的,對舞蹈稍有了解,但是他們所掌握的內容也是相當片面的。因此,要在高職教學階段將這些舞蹈零基礎的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舞蹈素質的人具有很大的難度和挑戰,所以,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舞蹈藝術看似簡單實則博大精深,而學前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專業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盡可能多的舞蹈風格。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舞蹈教師勇于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開拓新的舞蹈教學渠道,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新的舞蹈教學方案[3]。例如,將不同的舞蹈風格中的元素進行提煉、組合,設計出新的舞蹈形式。或者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來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并設計出新的訓練方式,例如,如果上課人數較多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由組合,實行組合練習、配對練習等練習方式。
三、教學要求
最后,就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的教學要求來說,由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不僅僅是單一的舞蹈技能,在他們以后的就業中,也不會僅僅教學舞蹈課程。所以,舞蹈技能和其他知識的融合能力就變得很重要。因此,在教學要求中應遵循多樣化原則。
對于實際教學過程來說,老師們應該意識到,學會跳舞不是教學的唯一目的,應該引導學生將學習舞蹈的方法用到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如學習舞蹈過程中,最開始學習舞蹈動作元素,然后將元素組合,最后學會表演、學會創編,以上幾個階段是層層遞進的,同時也不難看出,學生學習舞蹈的過程是由封閉被動到開放主動的過程,而舞蹈表演的學習是學生積累舞蹈動作、舞蹈經驗、鍛煉自身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在整個舞蹈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同時,學生的能力也具有多樣性,所以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學會因材施教,對于舞蹈基礎較差,肢體表現能力不足的學生,應重點培養其舞蹈語匯口頭講述的能力,從而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以及動作指導能力;而對于有一定的舞蹈功底或者有學習舞蹈的天賦的學生,老師應盡量提供給他們鍛煉的舞臺,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表達、表演、創作、觀察等能力,從而更好的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類院校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師的重要培養場所,應該給予舞蹈課足夠的重視,完善教學設施,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放棄對舞蹈專業學生“高、精、尖”的培養要求,人才培養向著范圍更廣,深度更淺的方向轉換,使高職學前教育舞蹈專業教學更加科學合理,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康榮.舞蹈高等學校兒童藝術教育系列教材:幼兒舞蹈訓練與幼兒舞蹈創編[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周東恩.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混聲訓練法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6).
[3]高伊依.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的思考[J].華章,2011(20).
[4]李 冰.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初探[J].藝術科技,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