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盛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這讓老師與學生的教學活動獲得了更多的途徑與方法,增強了老師的教學表現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然而目前依舊有不少在職教師不僅不能做到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反而造成學生對其課堂不感興趣、學業成績不理想的現象。筆者通過分析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從而了解影響教師教學魅力的因素,并通過對教師的個人素養進行探討,剖析教師心理健康、言行舉止等表現,指導教師如何提升自身教學魅力。
關鍵詞:教師魅力;個人素養;教學業務;師生關系
在21世紀的今天,高新技術的發展促使社會的變化日新月異,人才的培養在國際競爭中顯得異常重要。教師作為培養人才的直接參與者,在教育環節中的作用非同一般。當前教師隊伍中大部分人員都是合格的、優秀的,但是也存在不少教職人員缺失教學魅力的現象。教師教學魅力的缺失容易造成學生在其課堂缺乏學習動力、分心走神現象嚴重等問題,長期下來不但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甚至可能造成學生有明顯的課堂排斥情緒,以及與教師產生沖突等問題。影響教師魅力的因素眾多,但往往有相通之處,對于相關問題及其應對策略,人們在此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一、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影響教師教學魅力
中國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教師職業貌似是光榮而體面的職業。但是,教師的真實地位卻是另一番景象,古人就有“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的說法。特別是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從事教師行業的收入遠遠滿足不了大部分人對物質的需求。因此,愿意主動躋身教育界充當一名教師的優秀青年也相對較少。一旦入職教師行業,其所面臨的經濟問題就必然凸顯出來。職友網報道,2017年2月份漳州職工平均工資為3810元,房價均價為每平方米12500元。根據一年來791份樣本分析,該市教師平均工資為3580元,且公立學校教師職工低于3580元待遇的現象比比皆是。現今房價不斷升高,而教師工資水平卻遠遠跟不上生存成本的需要,必然會對教師的職業認同感造成沖擊,從而出現一些教師在學校授課得過且過的現象,對學生、教學都不上心。如此一來,教師魅力,從何談起?
面對這一問題,人們要明白,作為一名教育者,教師的價值取向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了什么,而不是他取得了什么。”既然從事了這一行業,就應做一行、愛一行,并不懈努力,追求、實現自己的理想,從而體現自己的價值。教師應調整自己的心態,認真鉆研教材,積極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明確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和發展途徑。任何職業,只有成為其中優秀的人,才能如魚得水,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影響教師教學魅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教師教學魅力的重要因素。當今人們處于一個信息化時代,學生所接受的信息之快、知識之多,往往是出乎教師意料的,教師早已不是學生的唯一信息來源了。一位教師,如果沒有淵博的學科知識、豐富的人文經驗,在學生面前就容易地位受到挑戰,教學魅力值也必然受到影響。
就業之后,許多教師面臨著生活的變化,開始處理不同的人際關系、家庭事務,在備課上所花的時間也就受到了限制,甚至有的教師在沒有對教材和學情認真鉆研、分析的情況下,就走上講臺,開始虛張聲勢、漫無目的的侃侃而談,也許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但是教學的目標卻常常未能達成,學生的成績和家長的滿意度可想而知。
的確,生活束縛了教師的時間,使教師在知識上的拓展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但是人們必須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做到博覽群書、教學相長。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并且源源不斷進行更新、補充新鮮的水源。一個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教師,會讓學生對他產生崇拜、信服,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便于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在自己的學科上,不斷堅持、不斷完善,把教材吃透,把深奧的知識通俗化、生動化,讓學生愛上學科,愛上老師。有實力才有魅力,只有學科知識過硬,教師的魅力才能讓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教師的個人素養影響教師教學魅力
尼采說過:“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朝夕相處,教師應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和榜樣。其中,教師的個人素養是能否成為學生心中權威和榜樣的關鍵。
一個擁有良好個人素養的教師,應是一名擁有健康心理的教師。“作為現實生活中的個體,每個教師都會在一定情境下,一定程度上內心充滿矛盾,如情緒與理智的沖突、教育責任感與不安生活清貧的矛盾、渴望進修提高與社會對教師要求日漸提高之間的沖突等都會引發教師內心的焦慮,缺乏自信心和從教的自豪感。”倘若一名教師常常心情煩躁、發怒、情緒壓抑、不耐煩或神經過敏等,這不僅會對教師自身健康構成威脅,也容易把這些不良情緒轉嫁至學生身上,這類教師談何魅力?因此,當教師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去尋求解決,以免給工作帶來不利。
一個擁有良好個人素養的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是發自內心的關懷與理解。有的教師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在學生面前總是擺譜,裝出一副官腔,課堂上下動不動就對學生破口大罵,以為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威嚴就是這樣來的。這類老師往往會讓學生對其畏而遠之。在這種老師的威逼嚴壓下,他的課堂紀律也許不錯,但是學生內心對他的抵觸常常影響學習的效率,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學生集體投訴教師的現象,這類教師,談何教學魅力?在課堂上,雖然教師與學生是師生關系,但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頻繁對學生劈頭蓋臉的訓斥、數落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副作用連連。大多數學生還只是孩子,教師應懷著包容、引導的心態,注意方式方法,對其錯誤進行合理、適當的教育,不然教師的教學魅力也會受到影響而大打折扣。
一個擁有良好個人素養的教師,應做到言行舉止恰到好處,生活習慣合理健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風,但教師作為學校的公眾人物,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的言行舉止除了要做到最基本的文明之外,還應在學生心理樹立良好的印象。像上述反面教材中的教師,其教學魅力,可想而知。
一個擁有良好個人素養的教師,要做到知行合一。教師常常在學生面前夸夸其談,教育學生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而不懈的努力。當學生跨進辦公室時,卻發現教師在斗地主、玩網游,學生可能會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原來我們老師都是騙人的,他自己都玩物喪志、不思進取。當教師教育學生上課不能遲到、早退,自己卻常常不能按時來到班級,作業也沒有及時批改,學生可能就會以此為借口,對教師的教育進行反駁。當教師告訴學生智能手機危害太大,會影響學生的學業、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時間同學們一定要在課堂認真學習、寫作業,結果晚自習時教師自己卻一直捧著手機在玩,甚至還不時的發出笑聲。這樣一來,學生必然會對教師的理論產生懷疑,而教師的教學魅力,也必然深受影響。作為教師,必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讓學生對教師更加信服,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也就更容易實現。《論語·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一個教師源自內心的職業認同感、所擁有的教學業務水平和其個人素養都深深的影響著教師的教學魅力。當教師發覺學生課堂上學習興趣不足或者降低的時候,教師除了要給學生做思想工作,同時還應反省自己是否沒有達到相應的教學水平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連榕.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讀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