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艷
摘要:知識的學習不僅是為了充實學生頭腦,更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指導實踐,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讓學生將知識學以致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學習掌握應有的數學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能力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更加清楚、明白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意識;對策
新課標指出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結合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似乎過于注重應試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因此,在新課標思想指導下,小學數學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呢?
一、結合實際創設問題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為主,計算方面的例題和練習題較多,實施素質教育后,小學數學課本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以往脫離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和應用問題少了,加入了一些接近學生生活和日常生產的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的變化開展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生活和生產來編制一些數學問題,創設貼近實際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有數學的影子,進而激發他們學好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性,這樣做能夠將學和用充分結合起來,非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已學知識,設置一個有校園有關的生活情境。如學校門口要建設一個圓柱形的噴泉池,已知噴泉池的底部直徑長14米,高約0.6米。請問這個噴泉的占地面積是多少?整個噴泉池的容積是多少立方米?噴泉開放時,每天要損耗池內20%的水,為了保持
水池的正常狀態,每天要往池內注入多少水?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回顧已學的舊知識,又能讓學生將新學的內容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強弱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學生能否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信息。羅杰斯認為:“ 倘若要使學生全身心地投人學習活動,那就必須讓學生面對他們個人有意義的或有關的問題。”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去發現這些問題,并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這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尤為重要,更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例如,當學生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后,可創設一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用過的圓柱形飲料瓶、茶葉筒、餅干盒等物體的體積問題。要求體積,必須知道圓柱體的底面半徑和高。高比較好測量,如何測量底面半徑呢?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展示了各自的智慧:有的直接用直尺量出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再求出半徑;有的把圓柱形物體用力往作業紙上一壓拿開后,測量出印在本子上圓的直徑,再求出半徑;有的用小繩圍繞圓柱體一周,用尺子量出繩子周長,再求出半徑;有的直接在圓柱體上畫一點,再把圓柱體在作業本上滾動一周,量出作業本上兩點間的距離(也是周長),再求出半徑。通過這類實踐性活動,讓生活問題數學化,學生不僅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還使得數學應用意識得以強化。
三、開展探究互動交流
大部分小學生不了解數學知識的作用,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范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注意從日常生活化和生產中發現數學問題。發現不了問題,學生自然不會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他們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也就得不到培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實際的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循循善誘,鼓勵學生積極的思考和探究問題,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如在學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迅速準確地做出課本中的習題,但是學生不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很好的遷移,不會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完這一知識點后組織學生開展與這一知識點相關的生活大討論,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生活中與“長方形面積”相關問題。這時候,學生就會充分地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生活儲備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再次鞏固所學的知識點,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思考,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有的學生還會提出一些問題大家一起討論,還有的學生開展和同學比一比自己臥室大小的小游戲,即學生回家后自己量一量臥室的長和寬,然后進行計算,看一看誰的臥室更大一點。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中,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讓學生走出課堂
培養小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讓他們走出課堂,通過親身實踐,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因此,數學教師要多研究課本,挖掘有價值的專題活動、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和操作逐步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測量教學樓的高度,活動步驟大體如下:①分組,討論各種不同的測量方法。②小組分工,分別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如直接測量教學樓的高度;先測量每層樓的高度,再計算教學樓的高度;用相似知識求教學樓的高度;用光線反射知識測量教學樓的高度等。③對各種測量方法是否簡易可行,以及測量的結果是否準確等進行比較、質疑、評價。④推選小組代表向全班介紹測量的方案、過程和結果。再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家的電量使用情況,了解每一度電是如何收費的,然后計算出家庭每個月的用電量以及電費,還可以計算出家庭每年的用電量以及電費開支情況。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夠學會相關的數學知識,還能夠在親身的實踐中不斷的聯系生活實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結語:
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的利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韋江.小學數學應用意識培養途徑和方法[J].讀寫算,2015(27).
[2]吳正濤.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意識的培養[J].素質教育論壇,2017(13):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