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凌
摘要:無人駕駛汽車自被提出以來發展迅速,時至今日才過幾十余載不僅在技術方面實現相關功能,而且已經逐漸投入到日常使用中,甚至要開始商業化的發展。但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并非面面俱到,在無人駕駛汽車運行的過程中,極容易面對如火車軌道問題與電車難題等倫理問題,這些問題在發生時都是需要無人駕駛汽車的科技去解決而不是人為決策的,這些倫理困境時當下無人駕駛汽車不能逃避的。目前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倫理困境的解決法案主要集中在義務論、智能論、后果論這三個方向。只對這三個方面做出討論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本文深刻的研究無人駕駛汽車的倫理困境及成因,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提供更優的思路。
關鍵詞:無人駕駛汽車;倫理困境;對策分析
引言:
無人駕駛汽車已然稱為近些年來最膾炙人口的話題之一,并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實現商業化只是時間問題,車輛的無人駕駛可以讓出行更安全、緩解交通壓力、還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等,但也面臨著許多倫理問題,建立一套可靠的倫理準則是目前無人駕駛汽車在倫理上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國際上的相關討論文獻較少,對此,本文特整理目前國際上的研究,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一、無人駕駛汽車的倫理困境
現階段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實現問題早已攻破,投入使用只是時間問題。在無人駕駛汽車的行駛過程中難念會遇到一些進退兩難的情況,當沒有人為控制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就很容易制造無人駕駛汽車的倫理困境,比如電車軌道問題和隧道難題。對于電車軌道問題其具體內容為:五個小孩在電車行駛的軌道上玩耍,一個小孩在旁邊廢舊的軌道上玩耍,這時一輛電車行駛過來,駕駛員可以通過搬動扳手選擇電車將要駛過的軌道。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選擇了為拯救更多人而駛向廢舊車道,但駛向廢舊車道還要考慮廢舊車道是否會對車里的乘客造成危害,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極有可能面對這樣的問題。還有隧道難題,對其的描述為:一輛汽車正快速行駛將要穿過一個隧道,但就在此時一個兒童跑到了馬路中間,站在隧道的入口處,此時駕駛員可以選擇筆直行駛,也可以選擇拐彎撞向墻壁。與上一個電車軌道問題選擇人員數量多少的問題不同,這是人與利益的選擇沖突。
目前從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來看,這些有關倫理困境的難題并未得到優秀的解決方案,但根據發展趨勢來看,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業化勢在必行,因此我們要在這之前找到完善的解決方案去解決這些問題。對此有些無人駕駛汽車的制造廠商已經表示,如果無人駕駛汽車面臨著車外人員與車內人員的利益抉擇,他們優先選擇保護車內人員利益。
二、倫理困境的成因
對于倫理困境的成因的研究不能從外表宏觀的出發,應從細節基本處出發。對此需要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實現到實踐的層面去研究分析。為什么無人駕駛汽車會面臨倫理困境,分析其主要造成原因是無人駕駛汽車的與其它東西的碰撞。對于無人駕駛汽車不能避免碰撞的問題分析其技術原因,一是無人駕駛汽車對周圍物體識別不夠全面,即使是目前的最先進的識別技術也無法識別比較微小的物體,尤其是對復雜的行駛環境更是難以分析出最佳行駛方案,避免與其他物體的碰撞。二是人為參與無人駕駛汽車的控制的難題,如果選擇讓人參與無人駕駛汽車行駛中選擇避免物體碰撞的問題,首先會失去無人駕駛汽車的本質,用人駕駛使得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失去意義,其次就算人員參與駕駛,那何時參與駕駛是最優選擇,就算人員參與其中,人對于當時的情況能做出臨時的最優的選擇嗎,這都是倫理困境的成因。
三、應對倫理困境的對策
目前應對倫理困境的對策方案主要從義務論、智能論、后果論出發。義務論要求無人駕駛汽車的行為必須遵守一定的倫理規范,世界上根本沒有任何一套規范是完備的,就算是法律也是這樣,更何況還有法不容情這樣的法與情之間為解決的問題,因此僅靠規范來約束無人駕駛汽車的行為根本上是治標不治本。智能論是指讓機器來學習人類處理此類問題的方式,這種從問題底層解決問題的方式要求科技的進步程度需要到達要求,此外機器的學習過程需要大量實踐,實踐中不只會有正確的行駛法則提供給機器學習,一些不良的駕駛行為也會被機器錄入其中,而機器又怎么分辨這些行為哪些是對哪些是錯,對于倫理上的本質問題更本沒有解決。而結果論也是同樣,結果論要求無人駕駛汽車考慮最優結果進而去駕駛,但事實上這些需要考慮的倫理問題,如電車軌道問題、隧道難題等,并未得到解決,人類都無法計算,更何況是機器去判斷選擇。
解決對策不應過于理想,而是從實際出發,因此倫理困境的對策應優先討論責任歸屬問題,不管是人為參與行駛,還是制造商控制都需要有人來承擔責任,其次,對于本質上的倫理問題需要大家達成一致,只有大家達成一致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結束語
對于無人駕駛汽車面對的倫理困境的對策主要有兩種角度,一個是從宏觀到微觀,優先解決宏觀問題進而隨之解決微觀問題,使用這種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義務論和后果論。另一個是從微觀解決問題進而向上到達宏觀上的問題,機器論就是這種角度的典型方案。將問題實際化從實際出發,讓事故責任有人負責,此外統一意見,讓事故發生后,有一個本質上的準則,這樣就不會陷入倫理責備之中,由這種角度來解決無人駕駛汽車的倫理困境,可以作為一個新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寧晨希.人工智能體的道德確立與倫理困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3).
[2]余婷,郭劍夫.無人駕駛汽車:事故瞬間選擇撞哪邊?[J].新城鄉,2015(4):68-69.
[3]余振剛,張婧,牟晴.國內外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現狀及我國發展對策建議[J].2016.
[4]謝惠媛.民用無人駕駛技術的倫理反思——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7(9):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