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璐 解林紅 于明明
摘要:河北傳媒學院作為河北省第一所開設葡萄牙語專業的本科院校,已培養了四屆畢業生,畢業生質量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文章著眼于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的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教材建設等方面的現狀及問題。通過社會調查、問卷分析、專家訪談等方法,提出了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建設的發展規劃。
關鍵詞:葡萄牙語專業;專業建設;人才培養
隨著一帶一路的開展,中國與葡語國家及地區關系的日益加強,葡萄牙語已成為一個熱門專業,在各大高校紛紛開設。河北傳媒學院自2010年1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了葡萄牙語本科專業,是全國開設葡萄牙語專業較早的院校之一。
一、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現狀
河北傳媒學院于2011年12月21日與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葡萄牙語專業采用“3+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采取“三年國內,一年國外”的培養模式:在國內學習兩年打好葡萄牙語基礎,第三學年赴巴西交換學習,第四學年在國內鞏固學習及撰寫論文。至2017年葡萄牙語專業已有四屆畢業生。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人才注重特色培養,突出傳媒優勢,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語言文化基礎、具備聽說讀寫譯,及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一)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課程建設現狀
基于葡萄牙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目前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課程開設情況如下:
共開設三大類課程: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
專業基礎課:綜合葡萄牙語(880課時),葡萄牙語聽說訓練(220課時),葡萄牙語閱讀(64課時),葡萄牙語語音訓練(32課時),英語二外(132課時);
專業核心課:葡萄牙語寫作(64課時),葡萄牙語筆譯理論與實踐(64課時),葡萄牙語口譯理論與實踐(96課時),葡萄牙語國家概況(64課時),葡萄牙語語法(68課時),巴西文學史及選讀(32課時);
專業選修課:葡萄牙語文學概況(32課時),巴西文化與社會(32課時),經貿葡萄牙語(32課時),跨文化交際(32課時),新聞葡萄牙語(32課時),畢業論文指導(16課時)等。
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河北傳媒學院院選課。
以上課程的設置能夠體現葡萄牙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需要,能夠滿足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能力的需求。但此課程設計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課程設計不夠全面,整個葡萄牙語國家的歷史文化經濟概況中,更強調于巴西,而對葡萄牙、安哥拉等主要葡語國家強調不夠;不能完全體現出河北傳媒學院培養傳媒類特色人才的需求;同時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葡萄牙語專業人才能力的需求。在現有聽說讀寫譯課程的基礎上,應增設商貿葡語、旅游葡語等應用型課程,增加電子商務、外貿知識、涉外文秘等課程,相應增加實踐學時,根據社會需求提升學生能力。同時結合河北傳媒學院辦學特色,加大與媒體、寫作相關的專業課程的開設與建設,完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的系統化。例如,開設影視字幕,播音等特色課程。
(二)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目前,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擁有外籍教師兩人,全部來自巴西,國籍較為單一。中國籍葡萄牙語教師一人,客座教授一人,師資力量短缺并且較為薄弱。在今后的發展中,應進一步提升現有教師的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及教學競賽。同時,由于葡萄牙語專業教師引進困難,可以通過政策調整等方式,吸引更多教師長期任教。
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自2010年成立以來,至今一直每個年級一個班,采用小班授課的形式,每個班級都在30人以下。根據這一情況,葡萄牙專業在今后的的發展中應保持教師四人以上,中外教比例應合理化,外教盡量來自巴西、葡萄牙等不同葡語國家,中國專職教師基本保持在兩人,客座教授一名。
(三)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教材建設現狀
由于國內葡萄牙語專業類教材相對有限,很多專業課教材還沒有編輯出版,例如:旅游葡萄牙語、葡萄牙語國家概況、葡萄牙語文學、新聞葡萄牙語等教材尚未出版。河北傳媒學院一方面鼓勵教師和學生利用好國外資源,購買葡萄牙或巴西出版的原版書籍作為教材,實現教材種類和地域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編寫突出河北傳媒學院自身專業特點和訓練要求的講義,成熟后編輯出版為特色教材。
二、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發展展望
(一)加強葡萄牙語專業領域內語言能力的培養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學生對于經濟、外貿、法律、新聞等相關葡萄牙語詞匯的了解還遠遠不夠。這就需要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專業領域葡萄牙語的詞匯及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是關于具體的外貿、金融、法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葡萄牙語專業人才的特色培養
縱觀內地高校葡萄牙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基本上都是要培養全能型的人才。澳門理工學院李向玉校長曾對此表示詫異:“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今后既可以做翻譯,又可以做外交官,也可以從事經濟貿易,還可以當老師等等。我們在短短的四年本科教育過程中是否真的有這樣的能力和條件培養出這樣全面的人才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河北傳媒學院作為傳媒類的高校,就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在新聞葡萄牙語、葡萄牙語采編、葡萄牙語播音、葡萄牙語影視翻譯等方面加強培養。
(三)葡萄牙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河北傳媒學院非常重視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實踐教學基地除用于畢業實習、小學期實踐外,還可用于日常教學,結合實踐單位的相關翻譯工作的要求,把課堂與實踐融合到一起。例如,應一些企事業單位的要求,做相應的翻譯工作,在實踐翻譯過程中進行學習,從而將翻譯課程融入在翻譯實踐中。再如,開展和參加競賽活動,鼓勵葡語作品經典演繹、影視作品翻譯等。此外,葡萄牙語專業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既可以選擇專業論文撰寫,也可以選擇翻譯實踐報告撰寫,即翻譯一些中葡材料,例如:公司合同,旅游簡介,短篇小說等,這樣能夠實現校企的結合,更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綜上所述,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建設需要“內外兼修”,在現有基礎上首先應做到最好。由于在改革發展中河北傳媒學院葡萄牙語專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探索總結,進一步有效提高葡語專業的綜合水平,實現培養專業領域綜合型應用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古雯鋆.葡萄牙的對內語言規劃及對外語言推廣[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
[2]蘇金智.葡萄牙與巴西的語言推廣政策[J].語文建設,1993.
[3]王飛, 吳縉嘉. 中國和巴西經貿關系的現狀、機遇與挑戰[J].國際論壇,2014.
[4]金爽.高職高專葡萄牙語專業課程設置面臨的問題及思考[J].考試周刊,2016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