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民間美術和其構成要素進行了分析,其中以民間美術的色彩和藝術造型為出發點,對藝術設計中的審美思維和視覺表現手法做較為合理化的研究,以期對現代的視覺藝術設計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關鍵詞:民俗 視覺表現 審美價值
民間美術在藝術造型上可以為視覺藝術提供許多的啟發和靈感,其中的構成元素、包含造型及色彩等,讓視覺藝術設計更加富有內涵和感染力,對現代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對民間美術的構成元素在現代視覺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一些分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使我們對現代視覺藝術設計有一個新的認識。
一、民間美術概述
中國民間美術是美術分類的一種特殊范疇,尤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是一種主要由身處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人民從實際生活中創造出來,從祖輩傳承和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發展起來的美術形式。民間美術是民俗文化的視覺形象載體,民俗本身是一種長時間傳承的文化現象,它的產生來源于生活,有物質使用和精神使用。既然是來源于人們的生活,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產物,所以說民風民俗是民間美術生存與發展不可缺少和無法替代的東西,它是民俗文化和社會習俗的視覺形象載體,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民間美術與物質民俗(體現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等上)、民間美術與社會民俗(包括節日風俗等)、民間美術與精神民俗(宗教、信仰、巫術等)。
二、民間美術的色彩在視覺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民間美術中任何一種色彩都代表著一種涵義,并且對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習慣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如我們都知道春節的春聯,制作春聯所用的紙是紅色的,而紅色蘊意著吉祥和喜慶。民間美術中對于色彩的應用非常偏愛暖色調,在中國人民歷史傳承和生活中通過漫長的積累,對色彩統一產生了一致共鳴,成為大家普遍的贊同。人類識別色彩最開始是從單色開始,而在單色之中首先是黑色與白色。單色給大家以強烈的情緒暗示。民間美術從單色崇拜到五色彰施的過程,同古人把陰陽五行說與顏色相結合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我國傳統意義上的五種顏色指的是黑、白、黃、赤、青,這五種色彩與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五行學說有著一一對應的關系。例如,服裝設計中的復古系列服飾,在現代藝術設計的基礎上混搭了民間色彩,從而打造出更有中國文化色彩的服裝作品,對于現代藝術文化的傳播和推廣有著更深遠的意義。而廣告設計內融入更多民間美術色彩,也會讓廣告設計具有更加鮮明的傳統特色,而搭配某民族崇拜的色彩則能夠彰顯地域性民族文化特色。
三、民間美術的藝術造型在視覺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民間美術造型分為實用性造型、完美性造型、象征性造型、概括性造型、隨意性造型、抽象性造型、程式性造型。其概述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民間美術師的造型意識深受中華民族文化背景、歷代哲學思想、中華傳統審美標準、經濟發展水平等影響。其造型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反映了人們的美好愿望,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例如,代表堅貞友誼的竹、菊和梅,寓意早生貴子的棗、桂圓和蓮子。民間美術師對造型意識感悟最深的就是反映事物的真實性,如人物、動物、山川、平原、河流、花草、樹木。而這一點與現代藝術設計中“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的宗旨不謀而合,也正是民間美術應用到現代設計藝術中的完美結合點,從而更加推動現代視覺藝術設計的長遠發展。民間美術的造型意蘊主要也來自于它的抽象性,民間美術設計家利用抽象的點、線、面成功的不加虛飾的塑造,表現出了自然的本來面貌。例如,透過動物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內之子,這種造型在民間美術作品中數不勝數。民間美術中的造型意識是不拘于生活的,為了表達和諧與統一的美學境界,在造型意識上有時可以異想天開,不以再現客觀現實為目的,完全注重于主觀想象,使得民間美術的造型既樸實無華又鮮活生動。
在民間美術的畫面思維上,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現象也是很多的,民間美術造型中的屋內屋外、水中山中、天上地下的景象在同一畫面中出現,不但不顯得尷尬,而且顯得合情合理、和諧統一。不僅如此,還結合了西方的透視與構圖理念。中國民間美術極其富有想象力,其造型的審美價值對現代視覺設計、現實生活以及其他藝術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補充它們的想象力,為它們的創作提供素材,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民間文化。在現實社會中,中國提出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政策也為民間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保障,為其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為展示民間美術審美價值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四、結語
民間美術的藝術造型和色彩來源于我國人民的生活中,也反映了時代的人文環境,具有繼承傳統文化的價值,因此在現代視覺藝術設計中應用民間美術的這些構成元素,能夠更加打造具有地方色彩的藝術作品,有利于其自身藝術的長遠發展,也推動了民間美術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所以,傳統民間美術成為永不枯竭的藝術創作源泉,藝術設計人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以繼續弘揚中華文化的精神為己任,成為在藝術道路上有永恒追求的藝術家。
(作者簡介:吳娜,女,碩士,長春光華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