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永
(廣西貴港市港南中學 537100)
演示實驗指由教師完成實驗過程,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積極思考,得出實驗結論的一種實驗.演示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但部分教師開展演示實驗教學時不得法,教學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此,有必要對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演示實驗不僅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教學內容,而且是測試中的常考知識點.但研究發現,部分教師開展演示實驗教學時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當前,科技發展迅速,各種教具不同出現,為教師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完成實驗即可,因此,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方法單一,一定程度上降低演示實驗的趣味性,無法調動學生的思考熱情,導致教學效果大大折扣.
部分教師忽略演示實驗教學效果的評估,僅僅在課堂做相關實驗,究竟學生在實驗中是否有所學、有所獲,則缺乏足夠的考慮.結果教師雖然完成了演示實驗,但實驗效果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另外,部分教師不注重演示實驗教學反思,無法及時發現與優化實驗教學中的不足.
物理演示實驗深度不夠的現象普遍存在,給實驗效果的發揮造成較大影響.部分教師通過演示實驗的目的僅停留在得出教材中已有的結論上,不注重實驗內容的拓展以及實驗過程的優化,導致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僅影響其靈活應用,而且不利于實驗素養的提升.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為提高實驗的有效性,教師應做好演示實驗教學的總結與反思,明確實驗教學中的不足,及時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改進.
當前高中學校教學資源較為豐富,因此,為提高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做好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豐富實驗教學形式,給學生新鮮感,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積極思考的熱情.一方面,為使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理解實驗現象,教師可采用多媒體制作相關的課件,對演示實驗相關環節的補充.同時,實驗過程中,應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理解實驗重點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引導學生做好演示實驗內容的預習,鼓勵學生參與到演示實驗中.在課堂上,教師可要求學生充當“教師”角色進行演示,教師則做好指導.
例如,在講解《平拋運動知識》時,教師做演示實驗時,為使學生深刻理解物體做平拋運動的相關規律.教師可采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互動,提出如下問題:“在相同的時間內只做自由下落的小球和做平拋運動的小球,下落高度是否相同”、“在豎直方向上小球做什么運動”“做平拋運動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為什么比理論值小”等.如此在實驗的過程中,便可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加專心的觀察實驗現象,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通過觀察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在豎直方向上只做自由落體的小球和做平拋運動的小球運動的位移相同,即,平拋運動的物體在豎直方向做初速度為零的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運動.做平拋運動的小球水平位移較理論值小,是因為小球運動中受到空氣阻力.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抱著持續改進、優化的心態,使得實驗步驟更為科學、簡便,現象更易觀察、理解等,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師完成實驗后,可走下講臺,了解學生對實驗內容的掌握情況,做好演示實驗效果評估,明確實驗教學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師根據演示實驗評估結果,對其不足環節進行優化.同時,多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借鑒其成功實驗方法.
例如,在講解《超重與失重》知識時,為加深學生對超重、失重的認識,教師在課堂上做了相關的演示實驗.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的聽課表現,而后走下講臺,詢問學生實驗掌握情況,結果部分學生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動手進行實驗,此時,教師可邀請一位學生到講臺上做實驗,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觀察,看學生的實驗操作是否規范,以及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最終不僅獲得了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時,教師應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對相關實驗環節進行優化,不斷激發學生聽課的熱情,尤其應鼓勵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使其切身感受物理規律,真正從實驗中有所學、有所獲,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保證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為加深學生對演示實驗的印象,使學生深刻理解、靈活應用物理知識,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實驗素養,當做完演示實驗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創新.一方面,要求學生充分理解實驗原理,對實驗步驟進行創新,盡量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簡化實驗步驟,提高實驗效果.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從實驗器材入手進行實驗器材的創新,降低實驗難度的同時,更加容易得出實驗結論.
演示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重要的實驗類型,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作用明顯,因此,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提高實驗有效性上多下功夫,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與效率.一方面,避免教學方法單一、不注重實驗效果、實驗教學深度不夠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靈活應用多種實驗教學方法、注重實驗教學效果的評估與優化,引導學生做好實驗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