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嵐
摘 要:從2004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實行開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制度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然而國內大部分出口企業對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以及由此可能給己方帶來的風險都缺少了解和研究,以致于出口貨物在海關監管過程中因侵犯已經在中國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暫扣時還一頭霧水,更不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往往都以被海關扣貨及罰款結束,給出口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所以如何防范和應對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風險值得研究。
關鍵詞:出口企業;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風險;防范
外貿實踐工作中,部分出口企業由于對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制度缺少了解和不夠重視,不僅未能對己方以及己方客戶持有的知識產權、尤其是商標專用權在中國海關及時進行備案;也未能對己方出口貨物的知識產權狀況進行查詢,以致于直到出口貨物在侵犯已經在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而被海關暫扣時,才知道己方出口貨物的相關知識產權已經被其他人在中國海關合法備案,己方因主動或是被動原因成為了侵權人。本文將通過一則成功應對因侵犯已經在中國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案例,具體分析和闡述如何應對和防范出口產品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風險,為更多出口企業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天津碧迪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迪公司”)是國外一家大型零售商芭莎貿易(PASA)的中國采購代理,與其合作已經超過20年,芭莎貿易旗下眾多品牌都有與碧迪公司合作,且授權碧迪公司在其代理采購的產品上使用相應品牌。然而,2017年11月19日,碧迪公司在出口一批價值25萬美金的PAPKA品牌手袋時,在海關監管過程中被告知貨品侵權,做暫扣處理。原因為PAPKA品牌由一家在香港注冊的名為菲斯琪(FASQI)公司于2017年8月31日在中國海關備案成功并生效,且此公司與碧迪公司及其國外客戶芭莎貿易都沒有任何合作,也就是說在這一批出口手袋上使用PAPKA品牌并沒有取得菲斯琪公司的合法授權。收到海關的侵權通知書后,碧迪公司非常震驚,因為PAPKA為其客戶自有品牌,過去已經多次在出口手袋上使用此品牌并申報,從未遇到知識產權問題。由于貨值較大,碧迪公司在震驚之余也多方咨詢并努力向海關提交資料進行抗辯,共分三個階段。
(一)碧迪公司主動提交資料
碧迪公司在收到海關的侵權通知書后,立即派人到海關并向海關說明PAKPA品牌為其客戶芭莎貿易在國外自有品牌,且注冊已經11年,同時提交了芭莎貿易出具的加蓋其公章的紙質PAPKA品牌使用授權書原件以及該品牌在芭莎貿易所在國當地注冊的品牌注冊證書復印件。但是海關告知碧迪公司,無法以其提供的資料判定PAPKA品牌屬于芭莎貿易還是在海關備案的菲斯琪公司,原則上海關唯一認定的PAPKA品牌權利人是在中國海關備案的菲斯琪公司,因此需要碧迪公司提交更多的資料來證明PAPKA品牌的實際權利人為芭莎貿易。碧迪公司在向貿易及法律專家咨詢后,又向海關提交了以下資料:近2年該品牌的出貨資料,即裝貨單、報關單及提單復印件;近2年與客人簽訂該品牌同類貨物的出口合同;近2年與供應商(報關單上的經營單位)簽訂的該品牌同類貨物采購合同;該品牌下產品在芭莎貿易所在國當地店鋪售賣的店鋪圖片;芭莎貿易授權給碧迪公司以及碧迪公司上游供貨商品牌使用授權書原件。海關收到上述材料后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后通知碧迪公司下一步工作。
(二)當面質詢及按海關要求補充資料
將上述資料提供給海關負責人后的第三天,海關通知碧迪公司到海關接受當面質詢,質詢結束后海關要求要求碧迪公司進一步提供以下資料證明碧迪公司及其客戶芭莎貿易有權將PAPKA品牌用于出口手袋上。即PAPKA品牌在芭莎貿易所在國當地注冊的品牌注冊證書原件;PAPKA品牌注冊證書在中國駐品牌注冊國大使館的認證文件;PAPKA品牌實際權利人(即芭莎貿易)的營業執照原件;PAPKA 品牌實際權利人的營業執照在中國駐品牌注冊國大使館的認證文件;PAPKA 品牌授權給碧迪貿易以及出口報關單上經營單位的授權書原件;碧迪公司與報關單上的出口經營單位簽訂的合同且須有出口報關單上經營單位簽字和蓋公章;以出口報關單上經營單位名義出具的該票貨物的情況說明書且需有簽字和公章;同時上述所有文件都要對應的中文譯本,且中文譯本必須由國內具有翻譯資質的公司來做并蓋上翻譯公司的公章。碧迪貿易與芭莎貿易及出口報關上的經營單位前后花費了15個工作日,5次修改和更換上述資料并提交給海關。海關在接受上述資料后表示將在10個工作日內給出認定結果。
(三)海關認定及后續處理
2018年1月10日,海關通知碧迪公司,綜合考慮碧迪公司的相關證據材料以及菲斯琪公司對PAPKA品牌備案成功日期及其意見,對該票出口手袋侵犯菲斯琪公司商標(品牌)專用權行為進行了不予認定處理,碧迪公司及其上游供貨商可以對該票貨物做退關處理后再次申報出口。碧迪公司收到海關的不予認定通知后立即委托其上游供貨商繳納扣貨期間的柜租以及在海關監管場所的倉儲費用后,同時申請退關,對該票貨物重新報關再次出口。至此,在歷時近2個月,多次提交海關要求資料后,成功化解了該票出口貨物因被動侵犯已經在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而被扣貨及罰款的風險,使該票貨物正常被海關放行并出口。但是海關也同時告知碧迪公司,PAPKA品牌下的同類貨物在未取得菲斯琪公司授權的情況下不能再次報關出口,否則將被直接認定為侵權。
(一)什么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是指海關對與進出口貨物有關并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專利權(以下統稱知識產權)實施的保護。具體實施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時有被動保護和主動保護2種方式。被動保護是海關依據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申請并按規定提供擔保后對侵權嫌疑貨物實施扣留,并將扣留憑單送達收發貨人的行為,即依相關權利人申請作出的保護行為。主動保護是指海關在例行或是特別查驗過程中發現出口貨物有侵犯相關權利人在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嫌疑時,主動中止貨物通關并通知相關權利人的行為,即在海關查驗過程依備案作出的保護行為。海關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海關主動查扣的侵權嫌疑貨物批次約占全年扣留批次總數的99.78%。這說明,主動保護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主要方式,而且保護對象為在中國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對于未在中國海關備案的知識產權則不會主動保護(知名品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