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煉 楊文芬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創設新奇有趣,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激發兒童探索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和神奇,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括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孩子們才能走出數學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數學、活動數學、探索數學的綠洲。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情境;創設與利用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具體、直觀的事物引起兒童的注意——創設情境。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情境創設我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作如下探討。
一、在新課引入時,創設問題情境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把學生引入到所提問題的情境中去,觸發學生產生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誘發學生探索性思維活動,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思維的狀態中,從而激活思維。
(一)創設懸念情境,使學生在“奇”中“問”。
針對小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在新課引入時,依據教學內容創設制造懸念,來誘發學生想揭密的問題意識。唐代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學從加到乘時,我利用游戲開場,一上課就對同學們說:“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數學游戲,你們隨便說出一個同數來加的算式,不管這個算式有多長,老師都能很快地計算出它的答案。你們不信,那就請出題,看誰能考倒我”。同學們一聽,可都來了勁,他們都想考住我,便爭先恐后地提出問題,可不管他們說的算式有多長,我都能對答如流。這下他們都被我“震”住了,為什么老師能算得那么快呢?同學們都想知道我快速計算題目的妙招,于是,接下來大家都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和我一起探究新知,就連平時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同學也高度認真起來。
(二)巧用舊知,營造“啟”“發”氛圍。
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游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 ,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 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兩個月餅問“兩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多少個?”兩人很快答出來,最后他拿出一個月餅問: “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 那么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么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里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游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 “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在探索新知時,適時創設情境
(一)課堂上創設游戲情境
小學生愛玩、好動,喜歡游戲, 根據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數學問題融入到游戲中,讓小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此時,在課堂上, 教師要充分發揮表演才能,激發學生參與其中的意愿 ;而且教師要當好引導者,讓學生很快的進入游戲情境, 使學生在游戲中產生積極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效果。如在教學《10的認識》這一課時,為了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10的組成。我設計了兩個游戲,一個是拍手游戲:你拍一,我拍九;你拍二,我拍八;你拍三,我拍七;…… 另一個是對口令游戲:你說九,我說一;你說八,我說二;你說七,我說三;……學生在玩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感覺數學課堂充滿了樂趣。
(二)課堂上創設應用情境
傳統的數學教學以知識的機械訓練和題型灌輸為主,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和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將復雜數學知識生活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應用情境,可以將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人在《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中,將教室變成一個小型超市,讓一部分學生去扮演超市的售貨員,另一部分同學去選購自己喜愛的物品。同學們紛紛詢問各種商品的價錢,并且試著付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在這種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應用情境中,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的有趣起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還能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及數學在生活中應用。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在知識鞏固時,創設競爭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競爭對學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課堂中可以適時、適度采用競賽等方法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數學的計算教學中,乘、除運算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它必須反復練,而反復練又顯得單調枯燥,于是可在練習中采用 “首尾相接”、“找朋友”、“奪紅據”、“損草果”“登山”等方法進行。這些游戲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通過這些游戲不僅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鞏固知識,而且使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精神。如教學“7的乘除法”時,當學生探究了計算方法后,我便設計小組登山賽——奪紅旗游戲。老師先說明比賽規則,各組做好準備。隨著“開始”一聲口令,各組快速計算黑板上自己組的題目,每算對一個就登上一個臺階,看哪組同學能最快地到達山頂,奪得紅旗。,在這個游或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
現代教學論指導下的課堂是師生動、生生互動的課堂。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創設師生互愛、人格平等,教學民主、生生和諧的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因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是發展學生創造性的保障。所以在平時教學時,我關心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讓愛充滿整個課堂,學生之間形成了和諧友好、互助、競爭的良好關系。課上,我努力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互相討論、互相反饋、互相傾聽、互相激勵、互為師生、互相合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
總之情境教學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知道,創設情境的目的是要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激情, 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因此,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設各種有效的情境,使學生一直處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讓學生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的學習。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真正轉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