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福梅
摘要:作業批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作業批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許多學校領導,都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全批全改。而且把作業是否全批全改作為評價教師工作態度的一個重要的內容。這種做法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養,不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因此,領導必須改革教師在作業批改方面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對學生作業批改方面不科學的做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批改;方法得當;激勵性評語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批改作業是教師迅速準確地得到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得到學習效果信息的主要依據,前提是學生應該按時上交作業。如何更好地通過作業的批改,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體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教師要改“╳”為“△”,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在批改語文基訓時,我發現如果打“╳”,學生就沒有地方訂正,于是就給學生打“△”,讓學生擦掉重寫,訂正后再打上“√”。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法很好,特別對作業錯得多的同學,如果全打“╳”,作業本會很難看,學生心理也很難受,不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錯題邊畫上“△”,讓學生訂正后再打上“√”,這樣作業看起來漂亮多了,我相信學生的心里也會一樣地愉悅美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是的,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貴的,是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的。雖然改“╳”為“△”,只是一個小細節,但作為老師就要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教師留給學生的作業最好要隨堂批改。
新課后,一些課堂練習作業可當堂完成,采用即時反饋答案、當堂批改的方式。學生在作業時,教師作巡回輔導,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即批閱,但看到錯題時可暫不作批改,只悄悄指出學生的錯誤,讓他們自己訂正。這樣邊巡視邊指點,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學生的作業。這樣做的效果相當好,對學生來說,既可以讓他們及時知道自己解題的正誤,又可以提高做作業的積極性;對教師來說,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作業情況,又可以減少課外批改作業時間。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知識,力爭課堂作業在當堂完成,而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我批改,同時在錯題旁邊用鉛筆做記號,校對完立刻訂正,再讓教師批改。這種方式提高了作業批改效率,縮短了反饋時間,同時有利于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三、批改作業的評語要重在激勵,以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是的,只要是來自于老師的,無論是一句贊美的話,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則善意的批評,學生閱讀后,激起的是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因,獲得的是學好語文的信心。所以我們教師要讓評語走上學生的語文作業本,讓教師的話走進的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與之建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把作業當作與教師交流的機會,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與成功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勵。所以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批改語文作業的機會和學生溝通,在學生的作業本上適當地寫下簡潔、靈活、富有啟發性和激勵性的評語,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作業本留言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訊息傳遞給老師。1. 評語點撥,引導糾錯。在批改語文作業時,當有學生出現觀察、分析、計算或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教師要就地給予評語,一語道破存在的問題,先用“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并在旁邊寫上適當的評語,這種評語可幫助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不僅找到了錯在哪里,而且知道為什么錯、怎么改正,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經常運用這種方法批閱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仔細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評語在此時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2. 評語啟發,拓寬思路。批改語文作業時,教師不僅要留意學生解題的正誤,而且更應注重充分挖掘習題的智力因素。應適時以精妙之語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發學生拓寬思路、開發潛能、發展智力。例如 “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其它路子”。“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我的驕傲”等評語;對于在某一題目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解題依據充分,思路清晰,步驟完整的學生,老師就要認認真真的好好表揚一下了,寫上一句“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你真棒!老師還沒想到這種想法,我向你學習。”“你的頭腦真靈活,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等等,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下次遇到難題時,他才會高興的迎難而上。激發學生敢于創新的意識,鼓勵大膽地去想去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總之,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重要的一環,是教學的一面鏡子。通過批改作業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又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批改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上敘述是我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做的一些探索,也是我在批改語文作業方面的一些體會。
賈福梅
摘要:作業批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作業批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許多學校領導,都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全批全改。而且把作業是否全批全改作為評價教師工作態度的一個重要的內容。這種做法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養,不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因此,領導必須改革教師在作業批改方面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對學生作業批改方面不科學的做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批改;方法得當;激勵性評語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批改作業是教師迅速準確地得到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得到學習效果信息的主要依據,前提是學生應該按時上交作業。如何更好地通過作業的批改,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體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教師要改“╳”為“△”,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在批改語文基訓時,我發現如果打“╳”,學生就沒有地方訂正,于是就給學生打“△”,讓學生擦掉重寫,訂正后再打上“√”。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法很好,特別對作業錯得多的同學,如果全打“╳”,作業本會很難看,學生心理也很難受,不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錯題邊畫上“△”,讓學生訂正后再打上“√”,這樣作業看起來漂亮多了,我相信學生的心里也會一樣地愉悅美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是的,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貴的,是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的。雖然改“╳”為“△”,只是一個小細節,但作為老師就要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教師留給學生的作業最好要隨堂批改。
新課后,一些課堂練習作業可當堂完成,采用即時反饋答案、當堂批改的方式。學生在作業時,教師作巡回輔導,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即批閱,但看到錯題時可暫不作批改,只悄悄指出學生的錯誤,讓他們自己訂正。這樣邊巡視邊指點,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學生的作業。這樣做的效果相當好,對學生來說,既可以讓他們及時知道自己解題的正誤,又可以提高做作業的積極性;對教師來說,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作業情況,又可以減少課外批改作業時間。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知識,力爭課堂作業在當堂完成,而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我批改,同時在錯題旁邊用鉛筆做記號,校對完立刻訂正,再讓教師批改。這種方式提高了作業批改效率,縮短了反饋時間,同時有利于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三、批改作業的評語要重在激勵,以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是的,只要是來自于老師的,無論是一句贊美的話,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則善意的批評,學生閱讀后,激起的是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因,獲得的是學好語文的信心。所以我們教師要讓評語走上學生的語文作業本,讓教師的話走進的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與之建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把作業當作與教師交流的機會,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與成功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勵。所以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批改語文作業的機會和學生溝通,在學生的作業本上適當地寫下簡潔、靈活、富有啟發性和激勵性的評語,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作業本留言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訊息傳遞給老師。1. 評語點撥,引導糾錯。在批改語文作業時,當有學生出現觀察、分析、計算或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教師要就地給予評語,一語道破存在的問題,先用“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并在旁邊寫上適當的評語,這種評語可幫助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不僅找到了錯在哪里,而且知道為什么錯、怎么改正,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經常運用這種方法批閱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仔細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評語在此時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2. 評語啟發,拓寬思路。批改語文作業時,教師不僅要留意學生解題的正誤,而且更應注重充分挖掘習題的智力因素。應適時以精妙之語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發學生拓寬思路、開發潛能、發展智力。例如 “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其它路子”。“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我的驕傲”等評語;對于在某一題目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解題依據充分,思路清晰,步驟完整的學生,老師就要認認真真的好好表揚一下了,寫上一句“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你真棒!老師還沒想到這種想法,我向你學習。”“你的頭腦真靈活,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等等,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下次遇到難題時,他才會高興的迎難而上。激發學生敢于創新的意識,鼓勵大膽地去想去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總之,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重要的一環,是教學的一面鏡子。通過批改作業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又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批改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上敘述是我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做的一些探索,也是我在批改語文作業方面的一些體會。
曹金香
摘要:作業是教學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一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在講授階段已經理解和記憶的新知識,通過獨立作業轉化為技能技巧。因此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抓好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這一環。學生的作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這對于當前泡在作業堆中的孩子來說更有現實意義。單純強調多練是不行的,只有練得準,練得巧,練得及時,練在刀口上,才會有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批改;體會
新課改強調:學習不只是一種認知過程,而且又是伴隨認知過程的一個情感過程。當學生的寫字作業得到教師肯定的評價,他們就會產生愉悅感和成功感,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他們高效率地學習。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小學生作業的批改要有藝術性,讓教師每次熱情中肯的批改都成為學生學習前進的動力,使學生在一次次作業中有所提高。
一、 教師要改“╳”為“△”,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在批改語文基訓時,我發現如果打“╳”,學生就沒有地方訂正,于是就給學生打“△”,讓學生擦掉重寫,訂正后再打上“√”。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法很好,特別對作業錯得多的同學,如果全打“╳”,作業本會很難看,學生心理也很難受,不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錯題邊畫上“△”,讓學生訂正后再打上“√”,這樣作業看起來漂亮多了,我相信學生的心里也會一樣地愉悅美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是的,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貴的,是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的。雖然改“╳”為“△”,只是一個小細節,但作為老師就要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 教師留給學生的作業最好要隨堂批改。
新課后,一些課堂練習作業可當堂完成,采用即時反饋答案、當堂批改的方式。學生在作業時,教師作巡回輔導,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即批閱,但看到錯題時可暫不作批改,只悄悄指出學生的錯誤,讓他們自己訂正。這樣邊巡視邊指點,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學生的作業。這樣做的效果相當好,對學生來說,既可以讓他們及時知道自己解題的正誤,又可以提高做作業的積極性;對教師來說,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作業情況,又可以減少課外批改作業時間。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知識,力爭課堂作業在當堂完成,而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我批改,同時在錯題旁邊用鉛筆做記號,校對完立刻訂正,再讓教師批改。這種方式提高了作業批改效率,縮短了反饋時間,同時有利于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三、 批改作業的評語要重在激勵,以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是的,只要是來自于老師的,無論是一句贊美的話,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則善意的批評,學生閱讀后,激起的是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因,獲得的是學好語文的信心。所以我們教師要讓評語走上學生的語文作業本,讓教師的話走進的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與之建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把作業當作與教師交流的機會,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與成功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勵。所以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批改語文作業的機會和學生溝通,在學生的作業本上適當地寫下簡潔、靈活、富有啟發性和激勵性的評語,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作業本留言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訊息傳遞給老師。1. 評語點撥,引導糾錯。在批改語文作業時,當有學生出現觀察、分析、計算或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教師要就地給予評語,一語道破存在的問題,先用“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并在旁邊寫上適當的評語,這種評語可幫助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不僅找到了錯在哪里,而且知道為什么錯、怎么改正,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經常運用這種方法批閱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仔細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評語在此時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2. 評語啟發,拓寬思路。批改語文作業時,教師不僅要留意學生解題的正誤,而且更應注重充分挖掘習題的智力因素。應適時以精妙之語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發學生拓寬思路、開發潛能、發展智力。例如 “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其它路子”。“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我的驕傲”等評語;對于在某一題目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解題依據充分,思路清晰,步驟完整的學生,老師就要認認真真的好好表揚一下了,寫上一句“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你真棒!老師還沒想到這種想法,我向你學習。”“你的頭腦真靈活,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等等,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下次遇到難題時,他才會高興的迎難而上。激發學生敢于創新的意識,鼓勵大膽地去想去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總之,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重要的一環,是教學的一面鏡子。通過批改作業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又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批改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上敘述是我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做的一些探索,也是我在批改語文作業方面的一些體會。
曹金香
摘要:作業批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作業批改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許多學校領導,都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全批全改。而且把作業是否全批全改作為評價教師工作態度的一個重要的內容。這種做法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養,不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因此,領導必須改革教師在作業批改方面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對學生作業批改方面不科學的做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批改;方法得當;激勵性評語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它對于指導學生學習,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批改作業是教師迅速準確地得到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得到學習效果信息的主要依據,前提是學生應該按時上交作業。如何更好地通過作業的批改,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體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教師要改“╳”為“△”,保護學生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在批改語文基訓時,我發現如果打“╳”,學生就沒有地方訂正,于是就給學生打“△”,讓學生擦掉重寫,訂正后再打上“√”。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方法很好,特別對作業錯得多的同學,如果全打“╳”,作業本會很難看,學生心理也很難受,不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錯題邊畫上“△”,讓學生訂正后再打上“√”,這樣作業看起來漂亮多了,我相信學生的心里也會一樣地愉悅美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是的,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貴的,是需要老師細心呵護的。雖然改“╳”為“△”,只是一個小細節,但作為老師就要從這些點滴小事做起,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
二、教師留給學生的作業最好要隨堂批改。
新課后,一些課堂練習作業可當堂完成,采用即時反饋答案、當堂批改的方式。學生在作業時,教師作巡回輔導,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即批閱,但看到錯題時可暫不作批改,只悄悄指出學生的錯誤,讓他們自己訂正。這樣邊巡視邊指點,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學生的作業。這樣做的效果相當好,對學生來說,既可以讓他們及時知道自己解題的正誤,又可以提高做作業的積極性;對教師來說,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作業情況,又可以減少課外批改作業時間。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知識,力爭課堂作業在當堂完成,而后由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學生自我批改,同時在錯題旁邊用鉛筆做記號,校對完立刻訂正,再讓教師批改。這種方式提高了作業批改效率,縮短了反饋時間,同時有利于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三、批改作業的評語要重在激勵,以便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是的,只要是來自于老師的,無論是一句贊美的話,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則善意的批評,學生閱讀后,激起的是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因,獲得的是學好語文的信心。所以我們教師要讓評語走上學生的語文作業本,讓教師的話走進的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與之建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把作業當作與教師交流的機會,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與成功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勵。所以教師要充分的利用批改語文作業的機會和學生溝通,在學生的作業本上適當地寫下簡潔、靈活、富有啟發性和激勵性的評語,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作業本留言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訊息傳遞給老師。1. 評語點撥,引導糾錯。在批改語文作業時,當有學生出現觀察、分析、計算或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教師要就地給予評語,一語道破存在的問題,先用“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并在旁邊寫上適當的評語,這種評語可幫助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不僅找到了錯在哪里,而且知道為什么錯、怎么改正,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經常運用這種方法批閱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仔細檢查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評語在此時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2. 評語啟發,拓寬思路。批改語文作業時,教師不僅要留意學生解題的正誤,而且更應注重充分挖掘習題的智力因素。應適時以精妙之語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啟發學生拓寬思路、開發潛能、發展智力。例如 “愛動腦筋的你肯定還有其它路子”。“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我的驕傲”等評語;對于在某一題目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解題依據充分,思路清晰,步驟完整的學生,老師就要認認真真的好好表揚一下了,寫上一句“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你真棒!老師還沒想到這種想法,我向你學習。”“你的頭腦真靈活,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等等,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下次遇到難題時,他才會高興的迎難而上。激發學生敢于創新的意識,鼓勵大膽地去想去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總之,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重要的一環,是教學的一面鏡子。通過批改作業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又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批改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上敘述是我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做的一些探索,也是我在批改語文作業方面的一些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