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詩榮
摘要:開放式教學是由日本學者提出來的,在教育改革不斷推行的時代下,其成為了教育界的發展方向。廣義的開放式教學可以理解為大課堂型教學,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延伸到課外,而從狹義角度,其只針對于學校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實踐方式
引言: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是“用”教材,但不以教材為唯一,可以創造性地應用教材,也可以對教材內容重組、補充、延伸。開放的課堂提倡學生大膽猜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勇于實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一、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功能
開放式教學力求為學生營造開放的數學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和自主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和多角度探索和掌握應用知識。開放式教學所具備的功能具體有:讓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理解其中的含義和應用價值,讓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和認識社會;讓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成為引導學生學習、探索社會現象、完善自身發展的過程,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獨立的思維體系,構建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強調社會發展對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需求。
二、開放式教學的實踐方式
(一)教學理念要開放。
在本次新課標教學理念提出之前,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就已經體現出來了,所謂“教師走在課程的前面”了,這不正是開放的教學理念所致嗎?他們沒局限于原來的教學理念,才促使了本次“新課標”理念的產生。所以,只有堅持開放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反思,才能領會其中的深刻含義。現行的“數學小學新課標”中就有“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理念。何為有價值?有些說是在生活中出現的;有些說是在課本中出現的;有些則說考試時要考的數學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百花齊放、百鳥爭鳴。但是,你認為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別人也這樣認為嗎?顯然不是。因此,我們要用開放性的方式來樹立教學理念,做到教學理念要開放。
(二)制定開放式教學目標。
開放式教學模式下的目標可以分成隱性和顯性兩種類型,隱性目標指的是方法、情感和價值觀方面的培訓,顯性目標指的是實際的技能和知識,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立教學目標,在目標的引導下,制定教學方案,進而發揮開放式教學的最大作用。
(三)教材內容要開放。
新課標提出: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要實行國家、省、學校三級管理制,本身就體現了教材內容的開放性。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材都編寫有“主題圖”,但其內涵有些卻讓小學生難以理解和把握,使學生感到陌生,喪失興趣,給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帶來一定的難度。例如,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材的“比一比”主題圖中, 有兩盆花的比較高矮,一盆是花高位置矮,另一盆是花矮位置高,要求學生比較高矮、高的就在它下面方框里畫“√”,矮的則畫“O”,而且各只有一個方框。雖然這樣的主題圖更具靈活性和挑戰性,但其呈現的方式卻讓學生難以把握,許多學生心理清楚既可以比花的高矮,也可以比花盆的位置高矮,但在畫“√”或“O”時又總是矛盾,莫名其妙,的給學生的探究學習造成障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保持教材內容的開放性,適當地改變或更換某些教材內容,使其更適應學生的原有經驗和知識,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浙江嘉興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第幾”內容時,就把“購票”主題圖換成了“小朋友”和“小動物排隊”的場景來教學,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結果。新課標也指出,學習的內容可以是教師提供的,也可以是學生提供的;可以是教材里面的,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
(四)教學方式要開放。
新課標強調弘揚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將學生視為被動的接受客體,而是積極主動地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識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動眼,實現教學的知、情、意、行的融合,構建開放的教學方式。如:小制作、操作、游戲、調查、實驗等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數學方法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探索數學,讓他們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自主地經歷探究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使他們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五)應用新型教學方式。
基于開放式教學理念,新型的教學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即教學手段和學習模式。開放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方式的創新性,是當下教學行業的需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正是教學工作藝術性的展現形式,開放式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例如:應用多媒體獲取網絡中的圖像、信息、視頻等資料,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應用實例教學、動手實踐、分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在開放程度較高的空間內進行交流。
開放式的學習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豐富的空間,因此,教師需要對傳統的學習模式進行改革,將學生的座位排列成適合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的形式。如:圓桌形和馬蹄形,打破常規的班級模式;以個人思考、小組交流、師生活動等主觀性較強的學習方式,推動學習能力有所差別的學生共同進步,改變教師主講學生聽講的傳統學習模式,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魅力的同時,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積極改善教學環境,營造民主型教學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開放式課堂的形成奠定基礎。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各個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綜合能力強和創新意識強的人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小學是人生的啟蒙階段,這一時期受到的教育會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生涯產生巨大影響,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性,為此,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選擇適當的開放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林穎.關于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探究[N].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8):101- 102
[2]楊海燕.關于低段推行開放式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