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鋒
摘要: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孩子們學好信息技術課至關重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握良機,渲染信息技術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培養;探究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把握良機,渲染信息技術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充分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開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課外活動等。在教學中,我們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學方法,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發展的空間,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么權威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天賦。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初學信息技術時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出現差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自然現象,我們不能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態度,而應該多關心鼓勵、多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從眾多方面著手,要防微杜漸,更要亡羊補牢。
二、利用小組合作,縮小個體之間的差異。
小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估計沒有哪個學科在體現學生的差異方面有信息技術課這樣明顯。種種主客觀原因造成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組與組之間資源共享。具體方法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搭配編組,推選基礎較好的同學做小組長,平時上課時由小組長負責檢查、指導組員的學習。因為現在都是兩人一機,有些基礎差的同學常常會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程,這時就由小組長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綜合性較強的任務時,不僅同組同學要互幫互助,組與組之間也要利用局域網的便利,進行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讓孩子們懂得協作的重要性。在學完畫圖的基本操作后,我組織了學生開展圖畫作品大賽活動,同學們自愿結合,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大家有明確的分工,有負責設計、有負責制作的,等等,另外各個小組還將作品存到指定的文件夾中,對作品的評價,改變了以前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利用廣播教學,大家暢所欲言,相互評價。
三、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學習內容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采用自制課件或CAI軟件來進行教學,通過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用畫圖軟件畫圖畫這一內容時,我就運用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作為操作對象,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信息技術課堂上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的創設,學生主體性的更大發揮,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終極目標——學生信息技術處理能力的培養在現代信息技術課堂上得以體現,文化背景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滲透。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信息技術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