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利斌
摘要:長期以來,農村小寫作作課堂教學資源相對缺乏,參考書和課外閱讀物有限;學生視野窄,接觸事物少,從而導致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感到作文難教,學生覺得作文難寫。培養農村學生作文能力應從興趣、環境方面入手,從閱讀、觀察等方面培養,轉變教師陳舊的作文教學觀念,改進作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留守兒童;寫作能力;培養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打工人群涌入各大中城市,他們在異土他鄉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方面為當地的城鎮建設和經濟騰飛作出貢獻,同時也將自己的創造的價值源源不斷地匯回家鄉,贍養父母和為自己的孩子上學提供經濟保障。他們當中很多人一年甚至幾年才能見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一面,少數人回家探親的時間可能更長。
據專家對兒童的寫作能力的研究分析,兒童時期主要是這五種能力: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口語和書面)、書寫能力構成,在兒童早期對這五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對兒童寫作能力的高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們的留守兒童在這方面又是經歷著怎么樣的訓練和培養呢?
由于父母很早就離開了孩子,作為孩子第一任教師的家長沒有機會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那么對孩子早期的啟蒙教育就落在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上。我們所屬落后的鄉鎮,本地沒有幼稚園,只有縣城有,可是高昂的費用,以及家長的不方便,無法送孩子到幼兒園去,于是在6、7歲前這部分孩子的啟蒙教育就留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由于身體、自身知識能力水平的原因他們往往無法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院落里臟兮兮地玩著。模仿母雞下蛋,模仿小鳥飛行,模仿小狗汪汪……但是作為孩子的長輩,總是因為自己要做農活無法顧及,要不就是因為知識水平無法回答孩子的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通過他的研究發現: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個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的學生,比起不掌握這種乍看起來很簡單的迅速閱讀能力的學生來,就顯得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應付任何作業。在他的腦力勞動中就沒有死記硬背。他閱讀教科書或別的書籍時,比起那種不會同時閱讀和思考的學生來,情形就完全不同。他在讀過以后,能夠清晰地領會對象的整體和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約性。因此,留守兒童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存在問題了。
在表達能力上,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表達能力,由于觀察、思維、閱讀能力的培養的落后,留守兒童不能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比如我班的留守兒童譚旭,從小就跟著爺爺長大,小時候沒有上過正規的幼兒園,前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當教學中遇到口語交際方面的內容時,無法把自己的思想意愿表達出來。在一次觀察春天的口語交際中,他由于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他們發現不了許多細微處的春天的痕跡,就無法對事物進行深入細致的描述,更談不上將自己的感悟在描述中進行表達了。
所以,在幼兒園、小學期間由于孩子這五個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和培養,那么必定使他們在寫作能力(智力的發展)上比其他兒童就有明顯的落后與不足。這樣的孩子就算勉強挺過了小學、初中,極少數孩子勤奮刻苦努力拼搏還可以取得比較優秀的成績,但是到了高中,由于課程難度的增大、選材的要求必須要有良好的觀察、思維、分析、表達能力,就會慢慢地表現出寫作理解能力慢,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寫作的情況,寫作效果和成績肯定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既然存在了這么多的問題,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這部分兒童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和培養呢?還是從這五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來談起:
首先是觀察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的培養。由于這兩種能力是相互依存地,所以這兩種能力的培養是可以一起進行的。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學生到室外去感受春天的足跡,當學生快速地跑來告訴我,春天在花園里時,我有讓他們去再次觀察,之后他們有跑來告訴我,春天在櫻花樹的枝頭……就這樣,我讓學生反復去觀察,最后得到了很多的答案,春天在人們的身上,春天在農民的鋤頭上,春天在每一個人的心里……通過這次事件和前面的分析,對兒童觀察、分析能力的培養,首先就要提高家長和教師的素質,如果家長和教師都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怎么會得到訓練呢。留守兒童的家長一般就是爺爺輩的,對他們進行培訓和提高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應該在一定的區域里建立可以住宿的幼兒園和小學,將留守兒童集中進行教育。然后對幼兒園、小學的教師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素質,并要求他們有計劃地從幼兒園到小學帶孩子大自然中去觀察體會分析研究事物,在日常的寫作生活中注意觀察分析身邊的人和事,帶著好奇心去看待大自然和宇宙萬物,讓我們的思維在驚奇中得到訓練,讓我們的觀察能更深入分析能更準確科學。學校領導、教育主管部門、各級政府要在這類學校的硬件建設中不斷地進行投入,在師資保障和培訓要投入,同時對學校的教學要定期進行檢查,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其次是閱讀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在兒童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卡片式的識字訓練,當孩子大點的時候就要有計劃地建立學校圖書室,有計劃地提供適合該年齡段的孩子的書籍,讓他們能盡量少地通過影視了解世界認識世界。在孩子閱讀的時候,特別是朗讀的時候,要求孩子帶有感情地朗讀,這方面,作為教師首先就要作好示范,讓孩子一邊朗讀一邊去體會書籍中的字、詞、句的意思,并對文章所揭示的問題進行思考。
留守兒童雖然是國家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出現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現在的戶籍制度對這個問題的產生所起的作用。如果政府能為打工者提供很好的子女隨父母工作城市就讀條件,能很好的解決他們的子女在升初中、高中、大學的身份問題,加強對網絡監管、網吧的規范經營監管,加大對偏遠農村的教育經費的投入和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穩定,同時我們的每個人(包括打工者及其親屬們)能認識到在孩子發展過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們相信對留守兒童的教學教育就會有一個讓人滿意答案,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國家會更加富強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