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煥梅 張文華
摘 要:傾聽,屬于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暢通。字典中對傾聽是這樣解釋的,側著耳朵聽和細聽;認真地聽。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來聽,還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的談話過程中表達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傾聽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發現問題;在傾聽中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傾聽中讓學生有效學習。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會傾聽;有效傾聽;學生能力
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習慣,認真傾聽是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可是我發現每個班的學生傾聽老師講課的態度和行為,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學生不會聽講,更談不上認真聽講了。結果導致學困生增加。這樣的學生每個班存在的比例約為30%~40%,其中一部分聽講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就會出現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局面。
另外,自從教育改革的春風吹進我們的課堂后,我們的教學方法也發生了改變,現在我們課堂的活動多了,討論多了,可是仔細聽的學生卻越來越少了。在我們現在的教學中這樣一些傾聽低效的事情經常發生著:
(一) 總有個別學生記不住家庭作業,有填錯頁數的,有的干脆不寫作業。我們每天因學生不能準時完成家庭作業和學生交涉而頭疼。
(二) 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致使他們在聽課的時候容易開小差,有意注意時間短,致使聽課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跟不上教學進度,成績也會越來越差,學困生也越來越多,校長批評教師,家長也抱怨老師。
(三) 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候要小組討論問題的時候,很多學生沒有聽清楚教師的問題就盲目開始活動,在討論的時候都不知道討論什么,有的在那里玩,有的在那里聊天,在最后匯報的時候他們只能靜靜地坐在那,好像已經將自己置身事外一樣。
(四) 學生在發言時,其他學生都不愿傾聽,對發言者的內容漠不關心,各干其事,或者迫不及待地插嘴無故打斷對方的發言,教師可能為了趕時間只是提問問題,也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
我們都知道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感覺到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已經刻不容緩。我校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嘗試過多種方法來改變這一現狀,但是都沒有成功,老師們總覺得等孩子大些自然就會聽課,低年級孩子太小培養起來很困難。我覺得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要從小開始,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變,因此我想從低年級開始入手訓練來改變現狀:
1. 以身作則,樹立傾聽示范榜樣
在課堂中教師要認真傾聽每一個孩子的回答,剛開始教師可以復述學生的回答,訓練一段時間教師要做到不重復學生的回答。對于回答較好的學生要及時評價,在此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候不能打斷學生的發言,要給學生做好一個榜樣,要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2. 從記家庭作業開始,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老師每次布置作業時,只說一遍,要求學生認真聽。然后請聽得不夠專心的同學復述一次。如還不清楚,再請一位同學轉述。訓練一段時間后,孩子們會傾聽家庭作業的時候不再需要請同學轉述。每周評比看誰能將每科家庭作業記住,并按時完成。讓學生得到傾聽的獎勵,獲得傾聽的滿足感,這樣孩子們的傾聽意識也會提高。
3. 學生在發言時候,要求學生認真傾聽
在小組匯報交流時,要求每個學生發言時,讓個別學生復述剛才發言人的觀點,表現好的一定在此鼓勵評價,這樣讓學生復述別人的發言,逐步學會抓住別人講話的精髓,達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也從中得到啟發,達到觸類旁通,學會傾聽。另外,不要急于評價對方的觀點,也不要急切地表達建議,要認真、仔細地聽對方說些什么。當訓練一段時間后讓學生評價發言者,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獨特的想法,以此來培養學生會專注傾聽別人的發言。
4. 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候,認真傾聽討論問題
討論問題之前聽清老師的問題及要求再開始討論,剛開始也可以讓學生復述討論的問題及要求。比比看哪組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采用激勵的方法使學生愿意聽講。如與語言激勵、情感激勵、物品激勵等。
5.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往往因為喜歡某位老師,也就喜歡他教的那門課,也就能認真傾聽他的講課。另外,在課堂中教師回應學生,最常用、最簡單的動作是點頭,點頭的時候應該認真專注,充滿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發言很重視。
學生傾聽氛圍的營造、興趣的引發、能力的培養、習慣的養成是一環套一環、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除了有意識地去培養,去提醒,去督促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還要堅持不懈地訓練學生的“傾聽”,把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習慣的過程變成學生認真傾聽的實踐過程。教師切不可急于求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實踐于自己教學的始終。讓我們用耐心和智慧,引導孩子耐心傾聽,讓耳朵通向心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
[2] 王雪芳.對小學數學課堂傾聽現狀的反思及對策[J].數學教學通訊,2016(1):25-26.
作者簡介:雒煥梅,張文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灣中心小學。